海南省农业会展走向分析研究
———以海南“冬交会”为例

2015-12-08 06:15胡盛红张健柯佑鹏
当代经济 2015年2期
关键词:交会会展业海南省

○胡盛红张健柯佑鹏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海南 海口 571101 2、海南省农业厅市场信息处 海南 海口 570204 3、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海南 海口 570228)

海南省农业会展走向分析研究
———以海南“冬交会”为例

○胡盛红1张健2柯佑鹏3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海南 海口 571101 2、海南省农业厅市场信息处 海南 海口 570204 3、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海南 海口 570228)

海南省自1998年举办第一届冬季农副产品交易会(冬交会)以来已连续举办16届,期间举办相关的农业会展多达11种。这些会展大大促进了海南热带农业的发展,提升了海南农业产业化水平。以“冬交会”为例,分析了海南省农业会展发展历程、参展及订单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改进方向和发展对策。

海南 农业 会展 对策

自1998年海南省政府举办第一届(海口)全国冬季农副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冬交会”)以来,海南省农业会展蓬勃发展,先后举办过11种,包括海南农资交易会暨渔资名优新品展销会、中国海南(屯昌)农民博览会(简称农博会)、三亚国际热带兰花博览会、万宁国际槟榔文化节、海南昌江芒果节、海南(永发)冬季优质农资展销会等。这些农业会展大大促进了海南热带农业的发展,提升了海南农业产业化水平,特别是目前仍在连续举办并且时间长达16届的“冬交会”已逐渐成为全国农业会展重点品牌,发展为海南农业的一张名片。本文以“冬交会”为例,分析海南省农业会展发展历程、参展及订单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改进方向和发展对策。

一、海南省冬交会的基本情况

1、海南省农产品会展的提出

1998年,海南省冬季瓜菜种植面积已超过百万亩,产值超过40亿元。由于新品种新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香蕉以及菠萝、芒果等热带水果实现了大面积反季节种植,海洋渔业的海水养殖和捕捞发展迅速。随着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的迅猛发展,农副产品的销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1998年8月,海南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举办“98(海口)全国冬季农副产品交易会”,交易会由省政府和中华全国供销总社联合主办。举办“冬交会”,是贯彻海南省委省政府的以运销为中心组织生产的重要举措,是海南省乃至全国农副产品生产与流通企业展示产品、技术、实力和形象,寻求发展空间与商业机会,实现大交流大合作的大好契机。到2013年,“冬交会”连续举办了16届,不仅在国内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还得到了国际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和赞誉,已从区域性的交易会逐渐变成国际性盛会。

2、海南省历届冬交会主要情况

(1)海南省冬交会举办历程和主要事件

1998年,省委省政府联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提出搞农业会展,取名为“98(海口)全国冬季农副产品交易会”,举办点设在海口市DC商业城,布展面积为5500平方米,设置展位220个。2000年,农业部作为“冬交会”主办单位之一,积极支持会展,展厅扩大到8000平方米,分设11个展馆、2个功能区。2001年,(海口)全国冬季农副产品产易会易名为中国(海口)冬季农副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作为主办单位之一,扩大了国际贸易的内容,当年成交国际合同1.09亿美元,成为一大亮点。2003年的冬交会首次以“一会两地”的方式举行,分别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运销大户表彰、市县招商和田间订货等活动,在北京举办海南热带特色农产品北京交易周活动,为推介海南农产品搭建了一个很好宣传推广平台,扩大了我省农产品无公害品牌效应。2004、2005年,均延用“一会多地”的做法,在海口设立主会场,在北京设立分会场,2005年还增加了上海分会场。2006年,为把海南省热带农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融入区域和国际间的经济大循环,海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将“中国(海口)冬季农副产品交易会”(简称“冬交会”)更名为“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该名称一直延用至今。2011年,海口全新的地标性建筑———海南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落成,当年的冬交会主会场即在此举办,设立9个展区,展厅面积5万平方米,加上设在海南现代农业展示示范园的分会场20万平米,总展示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活动内容丰富,科技特色和休闲特色突显,宣传影响力空前。2012年冬交会主会场布展面积达到9万平方米,首次设立了国际馆和品牌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211家企业选送了89类名优特产品参观。参观客商和嘉宾达到7000名,境外国外客商760人。2013年冬交会突出“信息化”专题,首次与阿里巴巴淘宝网合作,开展农产品网络电子促销活动,设立淘宝网展区,成功举办聚划算汇聚海南之“海南厨房”活动和淘宝网“特色中国—海南馆”活动,3天交易额突破5400万元。

(2)海南省历届冬交会订单和签约金额等情况

1998年,海南冬交会订单数为236个,农产品订单成交量113.41万吨,订单合同金额48.83亿元,招商签约金额3.189亿元;到2013年,当年订单数为2234个,农产品订单成交量482.5万吨,订单合同金额308亿元,招商签约金额70.41亿元,分别比1998年增长9.47倍、4.25倍、6.31倍、22.08倍。历届冬交会订单合同数、农产品订单成交量、订单合同金额、招商项目数、招商签约金额、主题和举办地点等情况见表1;历届冬交会签订农产品订单交易量变化趋势见图1、历届冬交会签订农产品订单金额变化趋势见图2;历届海南冬交会招商签约金额变化趋势见图3。

表1 1998—2013年历届冬交会基本情况汇总表

图1 1998—2013年海南冬交会签订农产品订单交易量趋势图(单位:亿元)

(3)历届“冬交会”参展农产品品种、数量

从历年的订单交易来看,冬季瓜菜、水果、水产品、畜禽产品和花卉等5类产品是交易的主导产品(详见表2)。但随着冬交会内涵的扩大,农资、农机具、科技成果等内容加入,上述5类产品从前几届的占总订单交易额的95%以上,逐渐下降到近年的75%左右。同时,现场销售从无到有,随着参观人数的增加,现场销售金额从 0增加到 2012年的2230万元,2013年因与阿里巴巴淘宝网合作,加上宣传推广到位,现场销售更是达到9.7亿元,暴增43.5培。

二、“冬交会”参展客商参展成本和订单情况分析

图2 1998—2013年海南冬交会签订农产品订单金额趋势图(单位:亿元)

2014年中,对15家参展琼籍农业企业和7家参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对142家省外参会客商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单位实力、参展成本、现场销售、订单合同、订单落实等情况。

1、琼籍参展商的实力情况

15家被调研的参展琼籍企业中,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下8家,占53.3%,超过1000万元的有7家,占46.7%;2013年主营农产品营业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有7家,占46.7%,超过1000万元的有8家,占53.3%,其中有3家营业额超过1亿元,占20%;其中,14家企业开辟了岛外市场,5家企业开辟了港澳台和国际市场;农产品来源生产基地500亩以下的3家,占20%,500—5000亩的有7家,占46.7%,5000亩以上有5家,占33.3%。这些企业均参加过冬交会,其中参加10届以上的有2家,参加5—10届的有7家,参加3—5届的有3家。

7家被调研的参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下的有3家,占42.9%,50万—300万的有3家,占42.9%,超过300万元的有1家,占14.2%;2013年主营农产品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下的有3家,占42.85%,500—1000万元的有1家,占14.2%,超过1000万元的有3家,占42.9%;6家合作社开辟了岛外市场,其中2家合作社开辟了港澳台市场;农产品来源生产基地500亩以下的有3家,占42.85%,500—2000亩的有1家,占14.28%,2000—

5000亩的有 2家,占28.57%,1万亩以上的占 1家,占14.28%。这些合作社均参加过冬交会,其中参加10届以上的有2家,参加5—10届的有1家,参加3—5届的有2家。

图3 1998—2013年海南冬交会招商签约金额趋势图 单位:亿元

2、琼籍参展商的参展成本和订单情况

15家被调研的参展琼籍企业中,最近一次参展花费成本在5万元以下的占6家,占40%,5—20万元的占6家,占40%,20—50万元的占3家,占20%。这些企业最近一次参展现场销售10万元以下的有9家,占60%,10—50万元的占5家,占33.33%,50—100万元的占1家,占6.67%;签订订单数量为0的有1家,占6.67%,1—2个订单的有3家,占20%,3—5个订单的有6家,占40%,5—10个订单的有3家,占20%,10个以上订单的有2家,占13.33%。这些企业最近一次参展签订订单的总合同金额为0的有1家,占6.67%,50万元以下的3家,占20%,50—300万元的2家,占13.33%,300—1000万元有3家,占20%,1000—3000万元的1家,占6.67%,3000万元—1亿元的有5家,占33.33%。这些企业最近一次参展签订的订单落实情况为0的有1家,占6.67%;0—10%以内的有2家,占13.33%;10%—30%的有1家,占6.67%;30—50%的有4家,占26.67%;50%—70%的有4家,占26.67%;70%—100%的有1家,占6.67%;超额完成的有2家,占13.33%。

7家被调研的参展琼籍合作社中,最近一次参展花费成本都在5万元以下,有些甚至只有5千元。这些合作社由于产品多是新活农产品,现场销售效果不佳,有4家现场销售金额为0,有2家现场销售在10万元以下,1家超过10万元。这些合作社最近一次参展均有订单,其中1—2个订单的有2家,28.57%;3—5个订单的有4家,占57.14%;5—10个的有1家,占14.28%。签订订单的总合同金额在50万元以下有1家,占14.28%,50—300万元的有3家,占42.86%,300—1000万元有3家,占42.86%。订单落实30%—50%的有2家,占28.57%;50%—70%的有2家,占28.57%;70%—100%的有2家,占28.57%;超额完成的有1家,占14.28%。

总体来看,由于政府支持和帮助搭建好标准展台,琼籍参展客商参展成本不高,参展企业现场销售和签订的订单总体上比较理想,一半参展商的订单落实比例达到50%以上。

3、省外参展客商的订单情况

从142家省外参会客商的问卷调查来看,签订订单的有108家,占76.06%。这108家省外客商订单落实比例为0~10%有22家,占20.38%;10%~30%的33家,占30.56%;30%~50%的 26家,占 24.07%;50%~70%的 14家,占12.96%;70%~100%的8家,占7.41%;超额完成的5家,占4.63%。

三、海南省农产品会展的主要成效和特点

表2 1998—2013年海南历届冬交会交易订单分类表

16年来,“冬交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全国农业重点展会品牌,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企业参展,参展品种和数量屡创新高。

1、海南省农产品冬交会的主要成效

(1)“冬交会”有力开创海南订单农业的先河。常听农民说:“手中有订单,种养心不慌。”订单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定心丸和新模式,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标志。16年业,以“冬交会”为纽带的订

单农业蓬勃兴起,累计签订农产品订单5664.54万吨,金额2063.57亿元。冬交会的举办有力促进了我省农产品出岛出口,直接带动海南农民人均销售收入5133元。

(2)“冬交会”有力推动海南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畜牧业、海洋渔业、南繁育种和天然橡胶等六大优势产业优化了海南农业结构,同时也离不开“冬交会”发挥的重要推动作用。1998年首届“冬交会”签订冬季瓜菜订单96.4万吨,占出岛量的57%,推动当年新增种植面积19万亩,此后逐年扩大,到2013年冬季瓜菜面积超过300万亩,产量达到460万吨以上、出岛量突破330万吨。自2002年起,“冬交会”订单从冬季瓜菜、热带水果、水产品为主,逐步向畜牧、热作、种子、花卉等覆盖,此外,很多新兴产业在“冬交会”上找市场、寻商机、谋发展,如2013年农产品网络电子销售成为最大亮点,聚划算汇聚海南之“海南厨房”活动和淘宝网“特色中国—海南馆”活动3天交易额突破5400万元,实现农产品交易从实物交易向虚拟市场的大转变。

(3)“冬交会”有力搭建农业招商引资的重要桥梁。“冬交会”作为农业招商引资的前沿阵地,16年来,功勋显著,累计引进农业招商项目827个,计划投资727.45亿元,覆盖农业产加销各个环节。2011年“冬交会”首次设招商推介专区,策划了78个招商项目,计划投资118.7亿元,2012年招商引资成功签约121个项目,投资额180亿元,2013年签约27个项目,投资额70.41亿元,有力提升了海南农业产业化水平。

(4)“冬交会”有力打造海南农业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海南是岛屿经济,农业发展要想大有作为,必须“走出去”,加强农业对外交流合作,冬交会是推动对外合作的重要窗口。16年来累计近35万人次的客商参与“冬交会”,其中岛外客商翻了四倍多,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杭州良诸蔬菜批发市场董事长张金生等部分客商连续参加15届,张玉玺更是成为了“冬交会”形象代言人。“冬交会”作为交流合作的大平台,有力促进了海南与大陆、港澳台和国际市场的衔接和农业合作。16年来累计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客商参加“冬交会”,从以亚洲为主拓展到横跨北美洲、欧洲、亚洲和大洋洲。

(5)“冬交会”有力助推海南科技兴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历届“冬交会”充分见证海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和腾飞。从1999年“冬交会”实施“精品工程”,2009年首次设立“海南现代农业展示示范园分会场”,展示大棚设施栽培、大空蔬菜、150斤巨型金瓜等新品种1万多项,成为永不落幕的“冬交会”;2011年首次展示自动化育苗工厂、以色列智能化喷滴灌设备、太空育种等新技术,吸引30多万人参观,充分让人感受了现代农业科技带来的惊人变化;2013年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打造海南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专门开设淘宝馆,线上线下同步运作,推动海南农产品从现场实物交易向电子交易转变。此外,“冬交会”还成为农业科技交流合作、高位嫁接的平台,2002年,省政府和清华大学签订科技,2008—2013年连续举办各类论坛,为促进海南农业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科技的带动下,“冬交会”优势农产品大放异彩,品牌农产品比重不断提升。

(6)“冬交会”有力促进海南会展经济及关联产业发展。从创办伊始,“冬交会”始终是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央、省外、省内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各种媒介发表或转载的新闻报道达到20万条,“冬交会”的专题网站、微博、微信广受社会关注、市民热情参与,16年来累计300多万人次市民参观了“冬交会”。此外,来琼参加“冬交会”的客商和市民极大地带动了人流、物流、住宿、餐饮、交通等会展经济的发展,举办期间累计拉动消费28亿元。同时,连续多年举办会展,培育和壮大了一批与会展相关的企业,培养了一批相关的专业人才,带动了海口市关联产业的发展。

2、海南省农产品会展的主要特点

(1)布展特色鲜明。一是展馆布置简约大方明快。近年的冬交会主要实行标准布展,各展馆均采用开放式空间,最大程度减少装修材料,保证简约中见大方,简单中见特色。二是展馆主题突出。海洋渔业馆100多种水海产品充分彰显海南丰富独特的海洋文化;林业馆展出大量林产品、鲜切叶产品,彰显林下经济发展的广阔空间;各市县馆突出了地方特色和品牌产品。三是彰显质量安全元素。参观展品全部经过检测,均有图片、商标、LOGO,保证溯源,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2)重点活动丰富多彩。每一届的冬交会都精心组织策划了开幕式、专场推介、论坛、集体签约等重点活动,活动内容丰富。

(3)宣传报告力度空前。近年的冬交会,省内外有近30家媒体全方位、多视角开展专题宣传。据统计,各界媒体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发表、转载的报道突破1万条,网络浏览量达5000万人次。

四、海南省冬交会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海南省冬交会已连续举办了16届,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海南省总体上还是欠发达的省份,加上是岛屿经济,与内陆和国际大市场有天然的海峡阻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产业面窄,在会展业方面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会展业整体规模小,专业化程度较低。我省国际性、国家级展不多,品牌展会少,辐射能力弱。大多数展会以展销零售为主,主要面向当地市民,缺少专业观众。

第二,专业采购商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会展经济作为第三产业群体中的边缘产业,其发展对交通、通讯、住宿、餐饮、购物、贸易、广告、印刷、物流、旅游等行业都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经济的关联度高达1:9,在我国会展经济最发达的京、沪、穗三地区,这种经济的关联度也只有1:6,我省专业采购商数量较少,质量偏低成为制约会展经济发展和提升的短板。订单和投商项目每年都签订了不少,但最终落实的不过一半。

第三,会展业配套服务水平不高,缺乏专业人才。我省与会展业发达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相比,会展业配套服务如口岸、宾馆、交通、物流等服务水平相对较弱。会展人才、管理人才较为缺乏,会展业整体素质不高,造成部分展览业资源较低,导致展览业国际化水平总体不高,在设

计、创意、服务等方面与国内外的水平有一定的差距。

第四,会展运作管理模式跟不上会展业变化,办会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冬交会的办会主体是省政府,省农业厅等有关部门、海口市和其他市县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精力和经费组织会展工作。总体上看,我省会展业在行业规划、管理、协调等方面还缺乏有效的统筹,会展市场存在一定的混乱,会展经济辐射范围有限。

五、海南省“冬交会”的改进方向与措施

创新办会机制。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创新办会思路和运作模式,吸取国内外办会成功经验,采取政府支持、企业承办的办会的办法,扩大市场化运作的份额比重。

推动“冬交会”走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的路子。近年来,“冬交会”吸引了200余家省外境外企业参展,但离国际化还有一定差距,应更加突出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的元素,进一步增强冬交会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认真总结经验,培育新型办会业态。借鉴信息化等现代手段,总结与阿里巴巴淘宝网合作打造海南农产品电子商务成功的经验,发展农业电子商务,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产供销数据链,探索发展我省农产品网上交易、电子交易、行情分析等新型流通业态,减少农产品流通成本和办会成本,打造永不落幕的冬交会。

抓好订单落实。重点落实好冬交会签订的农产品订单和农业招商项目,务求取得实效,确保冬交会真正成为农产品产销对接、交流订货的重要平台。

处理好冬交会和其它类似农业会展的关系。冬交会和农博会都是在农业厅主导下的涉农会展。目前看来,二者的主旨性内涵比较接近,分工不够明确,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客商流失,加重地方政府和参展企业的负担,构成两会的竞争态势。同时,其他农业会展也有类似的重复设展、重复参展的情况,应重视会展分工、突出特色的问题。

六、改进政府对农业会展的扶持

当前,政府仍是推动农业会展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有必要改进政府对农业会展的扶持方式。

会展的主办机构由政府为主导向行业协会为主导转变。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将起到决定性作用,这是会展经济全面转型的一个新信号。那么以政府为主导的展会将被市场机制为主导的模式逐步取代,为此,要大力培育会展市场主体,坚持把其作为会展业发展突破口,形成一个以大型会展企业集团为龙头,中小型会展企业相辅配套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做足热带生态农业和海洋海岛文章。海南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一流的生态环境,陆地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海洋面积200多万公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海洋大省。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海南省农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海南经济十分重要的增长极。建议下一步要加强宣传推广热带生态农业和海洋海岛产业发展。

出台相应的技术规范,提高会展业的专业化水平。海南省会展业与上海、北京相比差距甚远。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展示工程专业委员会于2006年成立,目前有300多家展示工程企业加入专业委员会。展台搭建服务规范程序和技术规范贯穿于布展前期、布展期间和撤展期间,为展览业特装展台搭建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提升了展位的美感,为展览会增色不少。海南会展业主管部门有必要加强研究,出台相应的技术规范。

设立地方会展业发展扶持资金。应结合实际设立会展业发展扶持资金,纳入地方预算,并根据会展业发展实际适时增加额度。政府对会展项目的资金补贴均纳入其中,由会展业管理部门统筹安排,科学使用,财政部门加强监管。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鼓励开发、创办符合本地产业发展方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拉动消费的重要会展项目的扶持。

加强对会展企业的培育。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会展企业通过合资、合并、合作和改组、改制以及参股入股等多种方式,做大会展企业,创建企业集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不断壮大会展企业规模,提高招展、组展、办展能力。培育规模大、竞争力强并能承办大型展会的会展企业。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会展行业协会与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实现行业协会的服务、协调、自律功能,协助会展管理部门加强对会展行业进行协调和引导。通过制定和建立行业规范,以及会展企业资质评定、展会评估、会展统计、行业纠纷协调与仲裁等规章制度,形成行业自律机制,使会展业形成公平有序,持续发展的格局。

[1]光明:冬交会落实订单超212亿元[N].海口晚报,2013—12—11.

[2]冷张玲:聚焦海南冬交会[J].中国果菜,2012(55).

[3]赵文珺:农博会展经济在“三农”中的作用[J].吉林农业,2012(9).

[4]王杏丹:浅谈会展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J].城市经济,2013(9).

[5]马志新:国内外绿色会展研究综述[J].经济发展研究,2014(4下).

[6]金国盛:会展打造经济新“引擎”—义乌会展产业发展路径探析[J].时代金融,2013(12).

[7]周弘:欧洲会展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报,2013(36).

[8]付连英:会展业竞争力将更强[N].国际商报,2014—6—3.

[9]叶灵燕:传统会展业借力互联网思维跨界创新[N].中国贸易报,2014—6—17.

[10]姜仁良:会展产业生态化:特征、价值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6).

[11]周明洁:昆明会展业发展比较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2012.

[12]沈守琴:我国中部会展业发展战略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2013.

猜你喜欢
交会会展业海南省
拨开迷雾破而后立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海南省北门江中下游流域面积高程积分的应用
一雄科技携新品“车匠C60”亮相汽交会
立方体星交会对接和空间飞行演示
海南省房地产投资问题研究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如何发展海南会展业?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