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赣愚民主宪政思想研究

2015-12-08 23:52刘倩倩王晨瑞
人间 2015年33期
关键词:云南大学宪政民主

刘倩倩 王晨瑞

(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000)

王赣愚民主宪政思想研究

刘倩倩 王晨瑞

(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000)

民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政治学大家,王赣愚就是其中一位,他以自己系统的政治学理论知识和对国情的分析,写出了许多政治学著作,对当时中国的民主宪政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如今,中国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正逐步现代化,王赣愚提出的民主化和法治化也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两大衡量标准,因此回过头来研究王赣愚的民主宪政思想有重要意义。

民主;宪政;政治制度化

王赣愚是福州人,1929年在哈佛大学就读于政治系,1933年回国后,在南京中央政治学院任教,1935年在南开大学任教,1942年担任西南联合大学专任教授,同时担任云南大学教授一职。王赣愚用自己学过的系统的政治理论,结合中国国情,写了许多时政论文和专著,在当时学理界产生重大影响。

一、民主宪政的理论渊源

关于民主内涵的解释是多元化的,大概有以下四种理论:

第一是古典民主理论,古典民主理论的代表者有亚里士多德、洛克、卢梭。亚里士多德提出:民主是多数人执政的政体。洛克提出:民主是按照人民的意志来进行统治。卢梭关于民主的代表观点是民主就是人民主权的实现。精英民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熊彼特,熊彼特提出:民主就是选举产生政治家的过程。第三种民主理论是多元民主理论,其代表人物是达尔,达尔认为民主是多元利益集团,以博弈和妥协来形成公共政策。第四种民主理论是参与民主理论,其代表人物是柯尔,他提出:民主是以社团为基础的人民参政。

中文“宪政”一词是从日文翻译过来的,1887年晚清著名学者黄遵宪在其《日本国志》一书中有介绍了“立宪政体”,梁启超随后将其推崇。至今为止,关于宪政理论的解释有很多,其基本内涵只要包含两点:一是将政府权力纳入法制化轨道,使其受到监督和制约,二是保障公民的权利,使公民的利益不受损害。

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开始探索一条新的出路,中华民国的建立是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民族热情被激起,对民主宪政的呼吁越来越强烈。王赣愚在自己的诸多政治学论著里不断提及民主宪政的重要意义。

二、王赣愚民主宪政思想提出的背景

(一)西式教育的熏陶,先进思想的吸收。

王赣愚1925年进入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学习,渐渐开始在美国的教育模式下学习知识,接受西方思想的教育熏陶。1929年又公费出国,在美国哈佛大学系统地学习了政治理论,同时又积极的研究中国政治现状。他的理论基础和成长经历使他具备了高度的政治敏感度,和清晰的国情认识。

(二)内忧外患的国内形势。

王赣愚著作最多的时期,也是中国形势较为严峻的时期,一方面受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另一方面1927年至1937年,国共经历了十年对峙。随着民族危机的爆发,国内各种力量开始团结起来,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在云南特殊社会政治环境让王赣愚的才华彩得以施展,为其民主宪政思想的完善提供前提条件。

三、王赣愚的宪政民主思想

第一,统一是推行宪政民主的前提条件。在国家出现内忧外患的情形时,王赣愚提出了抗战的必要性,认为“战争——尤其是自卫战争——是一国趋向自由独立的阶梯”,王赣愚认为,战争是有利于刺激民族意识的崛起。他引用了马基雅维利的观点—战争是治疗弱国的强剂,也分析了中国民族意识不强的原因是传统中国提倡和平,反对战争的思想。

第二,立法和民治在军队中运行的重要意义。王赣愚在《统一军权的大时机》里写道:“现代宪政先进的国家,对于军权的控制,早有适宜的办法,尽量使其直接或间接放置,在国民的监督之下。就宪政原理上言之,军队不过是政府在法律范畴内执行特殊职务的有效工具,而在制度上让许民意机关对于军权行使一种监督的权能,以求贯彻民治的精神。”

第三,维持社会正义与秩序,以民治为精神,促进法治。辩论了民治与法治的关系,指出“原来民治与法治并非一物。前者包括后者,而后者却不一定是前者,因此现今世界上有所谓非民治但系法治的立宪国家。

四、王赣愚民主宪政思想的启示

(一)为了更好地推行民主宪政,应当更加努力地发展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要稳定政治环境,推行民主宪政,首先要奠定经济基础。王赣愚在《民治的经济基础》中写到:“民治成功的先决条件,是大众生活的安定,这项条件与经济制度息息相关。大众永为贫乏所困苦,勉求温饱尚不可得,更说不上参加政治了。”

(二)培育个性解放,尊重个人价值,倡导自由平等的政治文化。王赣愚在1944年《自由论坛》中写到:“集团主义在政治上抬头,已使民治处处碰到暗礁,但都不会予以致命的打击。民治主张个人的解放,重视个性的伸张,这就是承认人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人是一切价值的决定者。”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如果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个人能有资格来参与政治,尽量发展才能,社会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力量来进步。

(三)用法治思维来推动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用法治思维来推动政治制度化,现代化,就是要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机制,需要建立有完善的制度安排和规范的公共秩序。另外在法治化的基础上推进民主化,最大限度的保障公民的利益。

五、结语

在《政治学说史》中,萨拜因指出,近代以来的主流思想都是在洛克的财产权的基础上展开思考的。社会赖以维系夫人动机是普遍的自私,它的作用主要在于能为其成员的安乐和保障服务。综合王赣愚的政治思想,也可以看出他也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要想实现真正的民主宪政,必须首先发展经济,人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政治文明的发展才有了切实的保障。

[1](日)水羽信男抗战时期的自由主义:以王赣愚为中心[J].学术研究,2010(3).

[2]王赣愚.中国的政治改进[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1.

[3]方敏.抗日战争时期中间势力的宪政思想[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12).

[4]聂红珍.“九一八”事变后民主宪政运动的特点分析[J].黑龙江史志,2009(19).

I210

A

1671-864X(2015)11-0080-01

本文系云南大学研究生科研课题资助项目:《抗战时期云南大学政治学系研究》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NUY201475。

刘倩倩,女,云南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2、王晨瑞,女,云南大学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云南大学宪政民主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须知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论文版权授权确认书
云南大学百年校庆启动仪式举行
中国式民主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见证民主法治铿锵前行的力量
中共在国统区掀起的两次宪政运动高潮
The Whole Society Should Take Necessary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hildren
民主制度在军队推行的由来
宪政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