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华,赵 静
(1.延安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陕西延安716000;2.富平县南社乡初级中学,陕西渭南711700)
陕甘宁边区历史教育的实践与现实启示
康 华1,赵 静2
(1.延安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陕西延安716000;2.富平县南社乡初级中学,陕西渭南711700)
陕甘宁边区时期开展了全民历史教育。通过干部教育、学校教育和群众教育培养民众历史意识、民族意识和爱国意识,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教育过程中,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倾向,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加强中外革命史教育,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政治保障,对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陕甘宁边区;历史教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意识
历史教育是培养人们历史意识和历史认知能力,使其达到认识现实问题、指导社会实践、正确把握历史客观规律等目的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素有重视历史教育的传统,特别是在延安时期,党十分重视历史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通过历史教育使人民大众了解、认同、信仰马克思主义,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政治保障,也极大的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本文拟就延安时期的历史教育的实践及基本经验做些探讨和梳理,以求有助于现阶段历史教育的发展。
延安时期正值日本法西斯入侵中国的时期,抗日战争成为延安时期的时代主题。只有发动全国人民广泛参加,才能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因此借助历史教育宣传马克思主义,激发民众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培养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就显得尤为迫切。1937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的提纲,提纲中规定了教育政策应该“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1]延安时期的历史教育坚决的执行了这个政策,在1938年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颁布的《边区国防的教育方针与实施办法》中明确提出“历史教材的选择,应注意中国受列强尤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中国民族要求解放战争的史实,以激发民族意识和爱国心。”[2]
延安时期重视历史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必然要求。从中国的革命进程来看,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就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也就是指中国的国情,即包括悠久的历史发展,也包括复杂的现实状况。所以对中国历史的深入了解和深刻认识,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清楚地认识到考察中国历史状况,把现实和历史结合起来考察,是“认清中国的国情”的必要条件,因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3]通过学习历史,对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有着重要意义。
延安时期全面开展历史教育也是提高党员干部和群众自身理论素质的需要。延安时期边区文化教育极其落后,文盲数量较多,对历史知识更是无从知晓。这种文化状况必然会影响民众对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与执行,影响民众投身抗战的革命热情。历史教育能有效的帮助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并对提高民众的革命自觉性,激发革命热忱,使民众自觉投身到革命队伍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正如毛泽东说:“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4]533因此全面开展历史教育势在必行。
(一)历史教育采用全面开展,重点教育的“点面结合”的方式,以干部教育、学生教育和群众教育三种形式相结合,其中干部为重点教育对象
面对边区薄弱的文化基础,党中央从1938年起在陕甘宁边区普遍举办识字班、识字组、半日班、剧团、冬学以及流动学校等,扫盲的同时加强以社会发展简史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教育,提高边区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政治文化水平。1937年9月,边区政府开展识字运动,并开办了第一次冬学,当年有10337人参加,1938年人数增加到15824人,1944年办冬学3470所,参与识字班的人数达到五万人。[5]普通群众通过识字班历史讲授学习,开阔眼界的同时提高了农民的历史意识和政治觉悟。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的学校教育逐渐正规化,历史教育在各级学校普遍开展起来。1942年,边区政府教育厅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暂行中学规程草案》,具体规定了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历史课程的设置,如初级中学历史课程为三学年,每学期每周2学时,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是两学年,第一学年每周2学时,第二学年每周3学时。同时规定历史作为主要的文化课程,如果不及格需要降级或学年肄业。[6]此外,师范学校的历史教育也逐渐正规化,初级师范一年80学时,共6个学期,共计240学时;高级师范共计200学时;速成班两学期共68学时;预备班半年共60学时。通过学校历史教育,使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历史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全面开展历史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同时,党中央重点开展了干部历史教育。延安时期干部的来源不一,思想各异,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马列主义水平,使之成为担当革命重任的人才是十分必要的。1941年12月17日,针对延安干部学校存在的理论与实践、所学与所用相脱节,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盛行的缺点,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决定》指出“除正确地教授马列主义的理论之外,同时必须增加中国历史与中国国情及党的政策的教育,使学生既学的理论,又学得实际,并把二者生动地联系起来……用马列主义精神与方法去分析中国历史与当前的具体问题。”[7]之后在干部教育中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史以及中国和世界革命的历史常识性教育。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等历史性文章,对党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成为整风运动中重要的学习文献,对干部队伍的理论素养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历史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和革命史为主要内容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要明确地懂得理论,最好的道路就是从本身的错误中、从亲身经历的痛苦经验中学习”。[4]399这说明学习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大众化是在革命史和党史学习和实践中得以实现。所以延安时期历史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和革命史为主要教学内容,侧重中国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和党史。
在陕甘宁边区的干部教育中,主要开设有《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与共产党》、《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世界革命运动史》、《苏维埃运动史稿》、《六大以前》、《六大以来》、《甲申三百年祭》等课程。其中,《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最受重视,因为“这本书是历史的,又是理论的,又有历史,又有理论,它是一个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在俄国成功的历史”[8]所以被誉为是学习马列主义和历史遗产的好教材。
在边区学校教育中,历史课是一门必修课,亦注重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和中国革命的历史教育。如鲁迅师范的《中国历史》课程采用李鼎声编撰的《中国近代史》为教材,主要讲授中国革命史和近百年历史。该教材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新史学著作,非常适应广大学生学习马列主义热情这一政治形势的。在延安大学,中国革命史和革命人生观等科目被设为全校公共课,通过对学生进行中国革命历史与现状、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革命立场。
在边区群众历史教育中,《解放》、《中国文化》、《解放日报》等报刊作为主要宣传阵地,用历史知识武装民众,用民族文化传统激励民众的爱国热情。由于广大民众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所以通过历史通俗读物渗透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曹伯韩的《中国近代史常识》、《中国近百年史十讲》、许立群的《中国史话》、韩启农的《中国近代史讲话》就是这一时期通俗化史书的典范。这些史书注重下层民众生活与斗争,饱含民族情感、通俗易懂,正如吴玉章指出:“编者用最新的科学的唯物史观方法来叙述中国历史的过程。这和历史的叙述方法有天渊之别,而且通俗化、大众化,使广大的劳动群众容易了解,能发动其为国家民族而牺牲的精神,实为抗战中最宝贵的历史读物”。[9]
(三)开展以讲述、学习、讨论、观看历史剧等多种历史教学形式
延安时期历史教育的讲授极具特色,采用“由近及远”的倒叙法。例如先讲国共合作,再讲五四运动,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以此类推,由今及古。这种讲授方法先讲现实使学生产生兴趣,容易接受历史观点,然后用唯物史观再去分析古代史实,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
史学通俗化工作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的一个部分。采用民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形式,如用平话编写的历史读本、用传奇编撰的历史人物传记、用大鼓、说书、戏剧、民间小调等形式满足不同层次学习历史的需要。特别是新编历史剧的推广,如《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岳飞》等从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分析法出发重新塑造人物形象,使广大民众在娱乐中得到了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思想观念,对广大民众的思想教育起到了推广作用。
随着陕甘宁边区历史教育的发展,马克思主义逐渐深入到普通民众的思想当中,这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获得普遍的支持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延安时期历史教育的经验对我们今天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很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必须把历史教育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全民进行历史教育。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之一是改变人们的观念,提高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历史知识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任何一种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是对历史做全面、深刻认识后的结果,所以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历史教育,离不开历史知识的普及。延安时期对历史教育非常重视,不仅毛泽东多次发表讲话提到理论联系实际离不开学习历史,而且陕甘宁边区政府狠抓历史教育工作,历史教育不仅针对学生,更扩大到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
其次,历史教育必须具有明确的马克思主义针对性和导向性。延安时期的历史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历史教育体系的开端,很多历史教育工作者运用历史知识开启民智、彰扬民族主义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毛泽东思想,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和强烈的导向性。因此,现阶段进行历史知识普及教育时,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导向,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解释历史现象,阐述历史发展规律。特别需要加强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用中国历史素材阐述马克思主义,阐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规律,让群众从历史史实和历史规律中理解马克思主义,逐渐相信马克思主义,最后自觉贯彻马克思主义。
最后,利用历史教育的多样化形式扩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历史教育的手段是多样化的,延安时期利用编写新教科书、观看新编历史剧、阅读通俗历史读物等特色途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历史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变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更为广大群众所接受,这点值得现阶段借鉴。当然历史通俗化并不是庸俗化,必须恪守观点正确、论史求真的原则,使人民群众真信、真学、真用马克思主义。
[1]陈元晖.中国现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77.
[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方针政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7.
[3]毛泽东著作选读[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87.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N].延安:新华日报,1944-06-06(2).
[6]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中等教育部分[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40.
[7]中共中央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五)[G].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0.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157.
[9]吴玉章.中国史话·序言[M]∥许立群.中国史话.上海:上海野草出版社,1946.
[责任编辑 刘国荣]
G529
A
1004-9975(2015)04-0047-03
2015-03-23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延安时期历史教育的特色及现实启示研究”(SGH13092);延安大学专项社科基金项目“延安时期历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YDS2012-30)
康 华(1977—),女,陕西榆林人,延安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赵 静(1984—),女,陕西富平人,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南社乡初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