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2015-12-08 22:11朱早兵商桑穆大伟田丽波
园艺与种苗 2015年9期
关键词:海南省大棚海南

朱早兵,商桑,穆大伟,田丽波

(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0228)

1 海南省设施农业现状概况

自20世纪,设施农业开始在各国兴起,其中美国、荷兰、日本等国家的建设较为发达,其中荷兰设施主要玻璃覆盖[1],中国设施农业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加大投入人力物力,设施农业在国内取得了一定成效。海南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热带地区之一,一直延续着海南不用发展设施农业的思想,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设施农业在现代农业中所占比重的逐渐增大以及在生产效率方面遥遥领先过去小农经济,在海南发展设施农业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所意识,加之1988年海南建省以及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来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海南省也不断加大对农业设施、资源的投入,政策方面也不断完善,目前海南在发展大规模设施农业,资金和技术的条件上日趋成熟,设施农业覆盖面积也不断增加。据统计,近3年来,海南省设施农业面积每年以超过1 300 hm2的速度递增,海南省在中国设施农业发展中的地位也日趋重要,目前已经是中国冬季瓜类蔬菜供应和兰花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

1.1 起步晚,劲头足

海南设施农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吴明珠院士将新疆哈密瓜引种海南省三亚市,利用椰糠等海南特有无土基质培在大棚、塑料薄膜覆盖等设施内种植获得了成功;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利用河沙等设施栽培常用基质栽培黄瓜及甜瓜获得成功。自栽培试验成功以后,在海南发展设施农业逐渐受到政府、科研人员的关注,海南设施农业开始了从单一种植户到公司制规模化种植,从简单设施栽培到现代化的温室栽培的高速发展阶段。各地也都纷纷掀起一股设施种植热潮,仅仅5年时间(2009—2014年)新增瓜类大棚6 700 hm2,瓜类种植总面积超过10 000 hm2[2],种植的作物从单一的瓜类种植到多元化的蔬菜、花卉等栽培。以三亚、乐东和陵水等市县为主的设施栽培逐步拓展到西部澄迈、东方;中部五指山、屯昌、琼中、定安及北部海口等其他市县,形成以自中西、中东等多条设施产品产业带,设施栽培类型趋于完善,以设施拱棚为主的设施栽培逐步向单栋温室,专一化、功能化、高效化及高产化发展,形成西瓜、西甜瓜等作物的适应种植类型,同时实现了育苗、种植专用设施及不同季节的功能分化。各市县设施发展劲头足,乐东县2004年设施农业种植面积不足13.4hm2,到2009年乐东设施农业种植面积已达到1 755.4 hm2,其中仅佛罗镇设施农业种植面积已达1 200.6 hm2,福塘村大棚哈密瓜种植面积达241.2 hm2[3]。2014年海口市委召开十二届二次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拟将海口新坡、那力洋等蔬菜基地,新建设成为333.5 hm2高标准蔬菜大棚[4];2015年三亚拟发展设施大棚达到2 666.8 hm2,2020年设施农业达到 4 000.2~4 666.9 hm2,拟销售总收入上百亿元,未来三亚设施农业将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集群和经济增长点[5]。

1.2 海南设施农业面积增速快

海南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海南省各级部门多项措施并举,加强扶持中小企业,出台多项优惠政策,积极鼓励设施农业技术的创新,使得海南设施农业发展异常迅速。从全省看,2003年全省设施栽培面积666.7 hm2[1];到2008年全省大棚设施园艺种植面积达8 066.7 hm2,其中哈密瓜、花卉、西瓜设施大棚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 000、1 666.7和1 333.3 hm2[6];2009年全省设施面积8 667.1 hm2;2010年海南省设施大棚面积已经是10 000.5 hm2,平均每年增加超过1 500 hm2[7]。从各市县来说,2004年首个采用了无土栽培技术哈密瓜种植的2.01 hm2大拱棚基地在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佛罗镇建立[3],到2005年陵水县英洲镇哈密瓜种植户符劲采用大棚种植哈密瓜3.35 hm2,再到2006年陵水一家公司以规模化种植13.4 hm2大棚哈密瓜,以雇佣周边上百名农民,按一人一亩管理制度[8],实现了设施公司化高效的生产。2009年海南定安县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超过333.5 hm2[9]。同年,三亚市大棚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到了2 000.1 hm2。据相关资料统计,2004年,三亚市已获得海南省认证的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有11个共4 700 hm2以上,产量约170 000 t,2005年,有7家三亚市热作水果生产企业获得海南省的认定,成为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到2009年12月海口全市推广瓜菜薄膜覆盖种植面积8 000.4 hm2,推广荔枝、香蕉等水果微喷滴灌技术面积2 401.2 hm2。

1.3 政策扶持、资金投入设施农业有保障

海南发展设施农业一方面适应海南的地理气候条件,实现恶劣气候条件下的高效生产,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政策的大力扶持,2009年定安全县把设施农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措施,政府采取贴息、扶持等优惠政策,开创“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生产模式[9],通过客商和合作社等资金筹集方式,带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发展设施农业。2006年三亚市投入2 000万元发展设施农业,2007年投入5 000万元[10],2008年又投入8 000万元并在凤凰镇妙林田洋建设66.7 hm2标准化钢架大棚[11],2009年,三亚市投入了7 000万元发展设施农业。2010年,三亚继续投入2 400万元发展设施农业[12]。

2 海南发展设施农业的优势

2.1 设施建设

海南的农业设施多采用薄膜、防虫网覆盖技术,以防虫、防雨、保温、调湿等为目的。设施建设较为简单实用,拆装易行、成本较低,满足了在遇到极端气候能把损失降到最低又充分发挥设施栽培在热带气候种植优势,既开发内陆省份不能生产的新品种,又做到了农产品在内陆供应时间差和反季节,展现了海南农产品“早、优、特”的特点。

2.2 设施农业结构

海南地处热带,资源条件优越,设施农业改变海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产业结构,改变农产品的上市时间、提高了农业产品的货架期,在全国发展热带设施农业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冬季瓜菜的主要供应地。在海南对农业设施的要求不高,主要作用是防雨,防病虫害。农业设施可减少暴雨造成的死苗、病害频发,减少害虫对作物的直接危害,进而使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大大减少,提高了农产品品质,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达到进宾馆、进超市、出口和出岛的目标。

2.3 解决水分分布不均

海南中部高、四周低呈倒漏斗型,土地较为分散,主要是沿海丘陵地,农业生产资源相对匮乏,人均占有耕地较少。降雨量虽然丰富但蓄水量有限且蒸发量大,水分时空分布不均,加上河流短、地面水流失大,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冬春时段甚至出现水资源紧缺现象,而设施农业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采用椰糠、甘蔗渣等基质培摆脱了农业生产对土壤的依赖,还能有效避免水分的时空不均的问题。

2.4 植物有效生长期长

相对于内陆,海南温室大棚可以在内陆的基础上多生产1季,在海南省1 hm2大棚年均纯收益15万元,较内陆翻了1倍。设施建造投入方面,大棚的建造多以满足夏季防暴雨、高温及病虫害为主,设施简易、成本大大降低。

3 海南设施农业存在问题

3.1 设施类型多样缺乏统一标准

目前海南的设施类型主要有平顶网棚、竹木结构连栋大棚、水泥立柱镀锌钢管大棚、普通钢架大棚、镀锌钢管装配式机构大棚及连栋温室等类型。其中多以简易的大棚为主,设施结构、设备较为简单,环境调控能力较差,如遇台风、暴雨等极端恶劣气候,简易的设施几乎没有抵抗能力。设施类型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标准。

3.2 设施农业分散、规模小,各地设施发展悬殊,设施产品品质低

海南设施农业多以种植户、村合作社形式的规模为主,分布较散,不同区域设施农业发展的程度差异巨大,如海南三亚、陵水、乐东及海口等地区的设施农业发展较其他地区完善,而对于琼中、五指山及屯昌等地设施十分简陋,有的甚至几乎没有环境调控设备,再者由于设施的简陋,海南设施农产品的品质无法保证,影响产品的商品性,要加快农产品的升级换代,从市场商机和防范自然灾害来调整与设计作物的生长期,从而突破绿色壁垒与技术壁垒,增强海南农产品的竞争力,开拓国内与国际市场,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3.3 缺乏热区设施专用品种,设施生产效益低

海南设施瓜类栽培品种筛选较其他设施种植领先,对于其他设施种植的蔬菜并没有统一的设施专用品种推广,导致了海南设施蔬菜栽培的经济效益远低于内陆,大多数种植户也没有意识到设施专用品种在实现设施高效收益中的重要作用,盲目种植,产量低效益差。

3.4 缺乏有效应对地域性恶劣气候专用设施类型,对热区设施农业研究有待深入

对于适合海南热区气候以实现蔬菜淡季的高效生产仍然处于摸索阶段,研究人员还在通过布点测量等方法收集海南现有部分温室内部气候环境的参数,作为探索海南适用型温室的依据。庞真真等[14]对海南3种简易覆盖材料的设施环境参数试验研究发现,防虫网覆盖材料的设施在正中午至14:00在室外温度达到最高的情况下,降温效果最佳,其次是遮荫网覆盖设施,而作为塑料薄膜覆盖材料的温室室内高于室外达到6℃,这也说明了海南设施的主要功能不同于内陆的保温,而是适应海南夏季气候的降温、防暴雨等。

4 海南设施农业面临转型与提升

4.1 改变以政府为主导的设施农业引领现状,加快海南设施企业化、标准化及品牌效益机制

目前海南设施农业主要是以政府政策为主导,以政府贴息、技术资金扶持等手段维持海南设施农业的泡沫式增长,而作为海南设施农业的长期发展策略,海南设施农业要多借鉴日本、荷兰及以色列等国家的长期良性的发展战略,形成以海南热区为特色的设施农业发展新起点,生产具有地域特色设施作物,同时亦可以企业化形式运作,提高设施生产效率以及产品商品性,向内可满足岛内自身需求及向内陆供应,向外出口可实现外汇创收。另外,提升产品品质,树立海南产品的形象,以标准化形式生产是提高民众信任度,及长期良性循环的保证,因而,企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以及产品品牌化是海南设施农业未来重要方向。

4.2 结合海南经济发展特点,加快形成热区地域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具一定规模的产业链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海南三大支柱型产业结构在进行着相应的调整,其中农业方面加快设施农业的发展步骤,改变农民以往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技术的开发的同时将技术相应深入农民,让农民掌握生产技术,形成从农户到企业转型,生产从单一、笼统到技术化、专业化、标准化及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生产适应地域气候,依据海南各市县地理气候差异规模化进行设施生产。

[1]本刊编辑部.世界设施农业发展现状[J].辽宁经济,2015(1):32-33.

[2]肖日新,冯学杰,邓长智,等.海南省瓜菜设施大棚发展的几点思考[J].热带农业工程,2014(5):35-38.

[3]梁振君,孙体雄.乐东转型发展设施农业大有作为[N].海南日报,2009-08-10A04.

[4]单憬岗.海口将新建蔬菜大棚5000亩 [N].海南日报,2014-05-25A01.

[5]王红卫,吴钟斌.政府投资两千亩种下好苗头农户跟进两万亩喜得大甜头[N].海南日报,2009-04-18A06.

[6]田丽波,商桑,张燕,等.海南省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策略[J].热带农业科学,2014(4):91-95.

[7]本报记者.设施农业让农民搭上致富车[N].本溪日报,2010-06-12004.

[8]魏月蘅,王晓樱,张金良.设施农业在海南受宠[N].光明日报,2006-05-27004.

[9]洪宝光,傅林.定安设施农业 发展迅速[N].海南日报,2009-12-09A03.

[10]周月光.设施农业引领精致农业潮流 [N].海南日报,2008-12-08A02.

[11]吴爽,习丹青.对发展海南设施农业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13(1):58-60.

[12]程范淦.设施农业成三亚新亮点[N].海南日报,2010-12-16A05.

[13]李劲松,韩晓燕,柳唐镜,等.海南省西瓜甜瓜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J].中国瓜菜,2009(5):72-74.

[14]庞真真,黄泉,曾宪豪,等.海南地区几种常见设施大棚热环境参数试验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6(1):227-231.

猜你喜欢
海南省大棚海南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海南省北门江中下游流域面积高程积分的应用
怀念海南
海南杂忆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