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花
(永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云南 永平 672600)
永平县桑园套种主要模式与管理技术
瞿花
(永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云南 永平 672600)
为加快永平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永平县县委、县政府于2004年决定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战略机遇,引进蚕桑产业进行发展,把发展蚕桑产业列为该县“十一五”规划。共发展桑园1 672.3 hm2,累计养蚕28 517张,产鲜茧998.4 t,产值3 393.6.8万元。建成缫丝加工企业1个,形成稳健的“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力争把蚕桑产业培植成永平县继烤烟、泡核桃、肉牛、黑山羊之后的新兴富民支柱产业。健全了科技服务机构,县、乡、村科技人员固定,技术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建成了博南镇沙鲁村,杉阳镇普棚村、阿海寨村等一批专业示范村、组,“一村一品”产业初具规模、初见成效,为全县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走出了一条新兴之路。
近几年,随着产业化的不断深化和快速发展,永平县出现新桑园发展困难、老桑园管理水平低、蚕桑产业不平衡、效益不高等现象。2009年以来,农户对蚕桑生产积极性不高,蚕桑产业发展严重受挫,截止2014年已挖毁桑园265.7 hm2、弃管636 hm2,有效面积770.6 hm2,养殖户5 260户,实际养蚕户只有1 125户,仅占21.4%,年应养蚕60 000张,实养3 339张,仅占应养数的5.6%,公顷养蚕仅0.3张。永平县蚕桑产业发展不平衡,整体效益不明显。而永平县的烤烟、泡核桃等传统支柱产业发展却呈现出强劲优势。2013年,永平县烟叶收购均价25.28元/kg,烟农收入1.599亿元。核桃种植农户2.9万户,占全县总农户数的50%以上,种植面积10.45万hm2,产量5.03万t,产值17.27亿元。认真分析永平县蚕桑产业发展出现的这一状况,主要因素是受烤烟、泡核桃等山区支柱产业利润好的巨大冲击,导致农户对蚕桑生产积极性不高,没有发展信心,加之农资、劳动力及其他物价上涨因素,栽桑养蚕比较效益低,大部分农户养蚕每年只有500元左右利润。而核桃生产不但市场价格高,而且劳力投入少,成本低,与蚕桑投入相比,只有蚕桑的50%左右。另外,随着城镇化发展,劳动力大量转移外出,农村出现劳力紧缺,普通日工价从15元猛涨到80元左右,有的地方甚致出现“有钱找不到工”的现象。
面对实际困难,县委、县政府千方百计引导扶持桑农发展蚕桑产业,农业科技部门认真开展试验示范、科技服务,提高桑园的综合效益。通过大力推广发展桑园套种薯类、豆类等矮秆作物,探索出了几种适宜的种植模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为桑农增收增加了新渠道,促进了蚕桑产业发展。
1.1 品种选择
本地花魔芋品种。选择1~2年生,大小基本一致,纵横径基本相等,芽窝小而浅,肩宽,球茎充实,顶芽粗壮,表面光滑,无病无伤,顶芽鲜红色,重量在0.1~0.5 kg,圆形或长圆形的球茎花魔芋整芋作种。
1.2 种芋消毒
可用72%农用链霉素1 000万单位可溶性粉剂兑水20 kg浸种芋0.5~1 h后取出晒晾1~2 d。也可用40%福尔马林200~250倍液浸种芋20~30 min,或用0.1%高锰酸钾液浸种芋10 min,取出晒晾1~2 d。有病种芋与好种芋分开,以免传病。
1.3 整地
每年1-2月整地播种,选择土质较深厚的轻砂质土壤地块。结合整地,施腐熟有机肥37.5 t/hm2,进行深翻整平。
1.4 定植
采用穴播方式,每穴1个种芋,距桑树主干0.8 m外套种魔芋,株行距40 cm×40 cm。下种前重施底肥,掺施钾肥,施有机肥22.5 t/hm2、钾肥75 kg/hm2。种芋倾斜错落播种,肥料与种芋不能相互接触,下种后覆盖厚3.5~5 cm细土,再施窝子肥。
1.5 田间管理
及时施好施足追肥,促进球茎膨大。魔芋下种前施足底肥,基肥以迟效有机肥为主,生长期追肥3~4次。魔芋出芽真叶伸展散叶后,施用清粪水15 t/hm2和尿素150 kg/hm2进行提苗,增强树势。打伞期结束进入暴绿期,用三元复合肥750 kg/hm2或农家肥22.5 t/hm2再追施1次,对促进球茎膨大效果最好。追肥要避免肥料沾附于叶片,以防烧苗,引发病害。追肥时要除草和培土,培土厚度以2~3 cm为宜。后期不宜进行中耕,注意防旱排水。
1.6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软腐病、白绢病和细菌性叶枯病。软腐病可用70%多菌灵1 000倍液浇灌;白绢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喷洒,每7~10 d喷1次;细菌性叶枯病发现后应及时摘除病叶,用1∶1∶120波尔多液喷洒即可消除,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并在病株周围撒些生石灰粉或硫黄粉,以防病害扩大蔓延。在生长期,沟中间的杂草可用41%的农达300~400倍液喷雾防除。
1.7 采收加工
10月倒苗后1个月左右就可采收。收挖后的魔芋,将好芋和伤芋分开摊晾,待吹干水汽后,即在室内地板上或在油毡等防潮物的地面上堆放贮藏,或加工、销售。套种魔芋增收可达3~4.5万元/hm2。
2.1 品种选择
选用市场上销售的菜豌豆品种食荚1号、改良大菜豌豆1号或食荚8号等包装种。
2.2 选地
选择有机质丰富、土壤耕作层深厚、疏松、肥沃、团粒结构良好、微酸性或中性土壤。
2.3 播种
播种方法采用直条播。9月中旬至11月上旬播种,顺桑树作墒整地、松土、开穴播种,每个桑树行间播1行,穴距6 cm,每穴播种子3~5粒,播深3~5 cm,播种后盖土,用种量60 kg/hm2。
2.4 施肥
菜豌豆施肥的总体原则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根部施肥为主、根外施肥为辅,根据植株长势轻施勤施。播种前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7.5~15 t/hm2与播种沟土壤拌匀作底肥。播种时用普钙120 kg/hm2、复合肥75~90 kg/hm2作种肥。出苗后7~10 d进行第1次追肥,用尿素60~75 kg/hm2兑水浇施;15~20 d进行第2次追肥,用复合(混)肥90~120 kg/hm2兑水浇施,以后每隔7~10 d进行1次,可用尿素75 kg/ hm2或复合肥150 kg/hm2兑水浇施促苗株肥壮。花荚期7~10 d浇施1次,每次用尿素90 kg/hm2、硫酸钾120 kg/hm2或磷酸二铵、复合肥150~225 kg/hm2兑水浇施。花期肥选择晴天10~15 d 1次,每次用磷酸二氢钾2.25~3 kg/hm2和硼砂1.5 kg/hm2兑水900~1 050 kg/hm2喷雾,喷施叶面肥2~3次。
2.5 灌水
苗期只要能满足种子出苗,早晨或傍晚叶片不萎蔫不需浇水。开花结荚期是菜豌豆需水较多的时期,干旱不下雨时要及时灌溉,用瓢浇菜豌豆根部,浇透为宜,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切忌大水淹没墒面和长时间积水。
1.3.3 日照 由图5可知,南丰县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多年平均日照时数是1 616 h。最大年日照时数出现在2003年,达1 973.9 h;最少年日照时数出现在2015年,为1 306.0 h,日照时数最大的2003年和最小的2015年相差667.9 h。
2.6 田间管理
播种5~6 d后,根据出苗情况,及时查漏补缺,移密补稀。缺苗多的要及时补种。幼苗3~4叶时中耕培土1次,同时清除杂草。当植株高30~40 cm时立即搭架,将豌豆苗牵引上架攀爬。架高视品种而定,食荚大菜豌豆1号架高在1~1.1 m,食荚8号架高1.5~1.6 m。
2.7 病虫害防治
白粉病防治,在叶片上开始出现病斑、叶面初见白粉状淡黄色斑点时,用百菌清600倍液、12.5%腈菌唑1 000倍液、仙星8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600倍液等交替使用。褐斑病防治,种子或病残体为初次侵染源,种子处理可用温汤浸种,用12.5%腈菌唑100 g兑水60 kg在发病初期喷雾,或用炭克可湿性粉剂1 200~1 500 g兑水60 kg喷雾。根腐病防治,种子处理可用75%百菌清225 g/hm2或2.5%适乐时150 mL/ hm2拌种37.5~45 kg/hm2后播种;幼苗防治用65%好森灵100 g兑水60 kg喷雾或灌根;生长期用敌克松或甲霜灵、甲霜灵锰锌600~800倍液浇根。蚜虫防治农药用10%吡虫啉8 mL或10%一遍净粉剂30 g兑水60 kg喷雾。地老虎,使用三通、30%辛硫磷颗粒撒施即可。
2.8 采收
掌握在豆荚充分长大,品质最好时采收。一般开花后15 d左右,荚内种子尚不明显,荚壁微凸起,纤维少时采收。待采收结束将豌豆地上部茎叶全部埋青,可提高桑园肥力。套种豌豆可增加收入11 250 元/hm2以上。
3.1 品种选择
选用较耐旱品种,大白菜选择小杂56、早黄白品种,大青麻叶选择津白45品种。
3.2 栽种节令
3.3 整地施肥
选择低洼、下湿地、沟坝地块种植。耙细土块,清除杂草,施腐熟农家肥45 t/hm2加复合肥600~1 200 kg/hm2作底肥,平整土地,作墒,地块周围开挖排水沟。
3.4 移栽定植
底肥施腐熟农家肥22.5 t/hm2左右,配施化肥碳铵 375~450 kg/hm2、磷肥 450 kg/hm2。株距 33~40 cm,行距55~60 cm,留苗1.8~3万苗/hm2。
3.5 田间管理
冬春季干旱,容易缺水,应适时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整个生长期以促为主,早追肥,第1次可在定植后20 d进行,追施人粪尿11.25 t/hm2;第2次在包心期,追施尿素225 kg/hm2。
3.6 病虫害防治
软腐病。从莲座期到包心期易发生。防治措施:25%增效农用链霉素(唯它灵) 可溶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喷雾或灌根;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喷雾;77%氢氧化铁(可杀得)600倍液喷雾;50%氯溴异氰尿酸(灭菌成、消菌灵)1 000~1 500倍液喷雾。
黑斑病。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消除病株残体、杂草,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菜株抗病力。发现病株及时喷施75%百菌清、或58%甲霜灵锰锌、或10%苯醚甲环唑900~1300倍液、或43%戊唑醇悬浮剂2 000~2 500倍液。
大白菜干烧心病。大多是在结球期及贮藏期间发生。防治措施是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氮素化肥,增施磷钾肥,增施钙肥,分别在苗期,莲座期或结球期喷洒“大白菜干烧心防治丰”防治。
蚜虫。用10%烟碱(康禾林)800~1 000倍液、25%阿克泰750~1 500倍液、3%啶虫脒(莫比朗)2 000~3 000倍液防治。
菜青虫、黄条跳甲及地下害虫,用溴氰菊酯(敌杀死)2 000倍液,或15%氯氰菊酯1 000倍液防治。
3.7 收获
大白菜结球紧实后,表明生长成熟,应及时收获上市。成熟至收获的缓冲期为7~10 d,若超过10 d,将会形成破球抽薹或造成脱帮腐烂,轻者降低商品价值,重者导致失收。桑园套种叶菜类经济作物,纯收入近9 000元/hm2,并可大大改变土壤团粒结构,有利于桑树吸收,桑叶产量也明显提高。
4.1 品种选择
选用脱毒良种马铃薯丽薯6号、合作88号、会-2号等。
4.2 地块选择
选择桑树种植2年以上,地势平坦、有浇灌条件、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砂壤土地块,不宜选用积水田或不易排干水的死黄泥田块。
4.3 种子处理
播种前必须做好种子处理工作,要选用无病、无破损、表皮光滑,重25~30 g的种薯,整薯播种最好,防病感染,大薯切块时,必须将切刀放入5%的石灰水中浸泡10 min消毒防传染感病,种薯切口用草木灰拌抹稍晾干后即可播种,同时每块(个)种薯必须保证有2~3个饱满芽眼为宜。
4.4 种植节令和规格
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清理桑园杂草,深耕翻晒桑园,12月底种植完成。播种量750~900 kg/hm2。在种植沟内摆放种薯2行,每塘放1个种薯,按对空摆放,保证每个薯块有1~2个芽。与桑行间距1.66 m×0.33 m,墒面宽70~80 cm,株距30 cm,以便操作管理,种植密度为3.75~4.5万株/hm2。
4.5 肥、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做到适时追肥培土、灌水。播种时施足底肥,用农家肥22.5~30 t/hm2盖种后,塘内施专用三元复混肥600 kg/hm2、尿素75~150 kg/hm2作种肥,加施辛硫磷4.5 kg/hm2防治地下害虫。化肥与种薯不能接触,以防烂种、影响出苗。及时用农膜或稻草覆盖,可保苗、保水、保肥。出苗后视苗情用尿素75 kg/hm2兑水或用人粪尿、沼液提苗。进入初蕾期即喷施100×10-6的多效唑1次,进行化学调控,促进马铃薯高产,薯块膨大期用磷酸二氢钾(氨)15 kg/hm2喷施叶面促进薯块膨大。
4.6 收获和取得效益
4月底马铃薯茎叶开始枯黄时即可收获。2009年以来,永平县每年推广种植桑园套种马铃薯6.7 hm2以上。技术人员实地测产,桑园套种马铃薯3.75~4.5万株/hm2,平均单产20.3 t/hm2,平均市场价2.50元/kg,产值达3.75~5.09万元/hm2,扣除成本1.8万元/hm2左右,纯收入可达2.7~3.3万元/hm2,效益十分可观。
201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