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慧
(河南省财经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王宇慧
(河南省财经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日益发展与成熟,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学校的教学当中。职业教育因其固有的“职业”特性,强调学习者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提供了现代教育技术发挥的巨大平台。本文通过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我省中职课程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我省中职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现代教育技术;中职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教育信息化步伐的不断推进,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职业人才,已经成为当代职业教育所肩负的必然使命。近年来,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传统的职教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产生了持续而深刻的影响。袁贵仁部长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的工作部署中,强调要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加强“慕课”建设、使用和管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河南作为全国信息化教学试点省份,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建一种“自主、互动、协作”的新型主体性教学模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大胆创新课程教学,充分借助网络信息资源、多媒体技术、社会实践和校园网络平台,努力构建“自主探究、交流合作、总结拓展”的新型课堂教学形式是目前急需研究的课题。基于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课程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性、建设性的解决策略,对加快河南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中原地区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在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再次指出: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随着信息技术进程的推进,职业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又一个崭新阶段。
传统的职业学校课堂,普遍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不能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特色,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了这一僵化格局。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学生不仅能够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模拟职业情境、模拟实验实训等,而且随着网络教育资源的极大丰富,学生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进行有个性化的学习。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整体改革和职教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一)硬件设备落后,配置不够合理。
硬件设备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的基础。受领导决策、资金、专业设置等条件的限制,中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无法满足课程教学的需求。一方面,不仅硬件设备数量非常有限,而且大多设备陈旧落后;另一方面,硬件配置存在不合理现象。一些职业院校盲目在个别短暂热门专业领域投人大量资金购买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以期通过改善这些重点专业的教学环境来吸引生源,结果造成其它多数专业在常规电教设备购置方面的资金短缺。
(二)多媒体手段单一,课件质量较低。
在经常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程教学的中职教师中,超过90%只是会使用投影仪,而使用其它多媒体手段的不足10%。利用PPT展示课程内容,投影仪只能简单充当电子黑板,无法真正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而且,由于部分教师PPT投影展示用得过滥,形式呆板、内容平淡,反而引起学生的普遍不满,影响教学效果。教师的课件制作质量总体不高,大多只是简单罗列授课内容提纲,没能发挥出多媒体手段本应该灵活、生动、活泼的展示效果。
(三)授课形式有待改革。
由于缺乏系统的现代教育理论指导,加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技能不足,省属中职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的范例较少。许多教师只在教学技能比赛或示范课时,才会关注教学方式的合理运用。在常规教学中,忽视教学方式的选择或简单重复同一种教学方式的情况普遍存在。
(一)完善硬件设备的引进和管理制度。
在目前情况下,省属中职学校还需继续加强常规电教设备的建设,力争逐步完善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网络教室、模拟实训室等建设。在淘汰陈旧老化教学设备的同时,要注重分阶段适时引进技术含量高的新型设备;对现有教学设备进行常规检修与维护;制订严格的管理制度,科学管理;优化资源配置,营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二)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技能培训。
为中职学校教师提供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是提高其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将教学实践作为培训的主要环节,强调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技能对教学实践的最优支持。不仅要提高中职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知识,而且要提高他们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实践能力,使其不仅会用、乐用、而且善用。
(三)有效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资源。
中职学校要努力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资源,找到两者的契合点。整合现代教育技术与专业课程不仅只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而且包括与课程的呈现形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整合等。在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增加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中职课程资源开发主要是对课程教学新媒体的开发,除强调传统的视听媒体技术以外,更需注重结合职业课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基于计算机及网络的多媒体资源,为中职课程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营造现代化的中职教学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中职课程教学已成为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职学校必须加大推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力度,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调动现有一切可利用的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资源,为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使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更具活力。
[1]陈至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N]. 中国教育报,1998.
[2]胡小强.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李志峰.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8).
[4]许玲.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5).
G712
:A
1671-864X(2015)10-0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