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子
在这个电商云集的时代,李静的乐蜂网被业界誉为“女性第一时尚购物网站”,她让电视节目和电子商务互动,使乐蜂网和她的化妆品品牌迅速名声大噪。集主持人、东方风行集团CEO、购物网站创办人、自有品牌缔造者、制片人等多种头衔于一身,从一名“北漂”到取得今天的成绩,短短十几年,李静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城市中必有一盏灯属于我
李静的北漂生涯更多地始于她要强的个性和天生的一股疯狂劲儿。1990年,从河北师范大学手风琴专业毕业后,由于形象出众,她误打误撞成了老家张家口电视台的主持人。
家里的一个远房亲戚认识北影厂导演谢添,当时他正在张家口拍《哀乐江湖》,需要演员。妈妈就把李静推荐了过去。拍完戏,谢添跟李静说了一句话:“孩子,你不属于这个地方。回头我给你寄一份北京电影学院的招生简章,你去试试。”也正是因为谢添的那句话,她毅然决然地向电视台递交了辞职报告,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
李静考的是导演系。报名时才知道,考生都是电影制片厂的副导演,他们都是拍过电影的。所有人都看着她乐,落榜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李静坐在电影学院门口375路车站,默默地看着过往的人和车。“我不做电视了,我要拍电影去!”辞职时的张狂还在耳边,如果就这样回去,同事们会用什么眼光看自己?“不行,我不能这么走。”
李静回到学校里溜达,走到导演系正对的那座楼,看见有一间办公室的门开着,她往里瞅了一眼。正是这不经意的一瞅,李静的生命从此变得不同。一位三十多岁的女老师转回头来,问:“哎,你找谁呀?”“谁也不找,我考导演系落榜了,来看看还有什么机会没有?”“哎,你写作好吗?”“我是语文课代表,还改编过名著呢,莫泊桑《项链》的后续故事都是我们自己写的。”“那你想过当编剧吗?”“可以呀,当编剧也可以啊!”“我们文学系进修班第一年招生,好多人不知道,今年报名的人特别少,你要有兴趣,可以来试试。”
就这样,李静糊里糊涂地读了北京电影学院的文学系进修班。毕业后,从最初生涩地播报天气预报、新闻节目,再到后来成为著名主持人。一切看上去顺风顺水,但对个性要强的李静来说,北漂的租房经历让她至今无法释怀。
1994年,李静在北京电视台做“北京您早”节目,租了一间学校公寓。那时候,她和徐滔、元元一起跑法制新闻。因为经常要不定时地出现场,晚上睡觉都得穿着衣服。
一次,台里派李静出差几天,回来时,房门竟然开不了了。看大门的大爷说:“找了你三天都没找到,学校已经把你的东西收走,放在仓库了。”
李静大喊:“你们多等一天又怎么样?现在你们不给我开门,我就报110!”
门开了。东西都被收走,连墙上贴的很多照片和海报也都被人扯了。李静差点哭出来,但是转念一想,不能哭。她特别想离开,又一想,不能走,走了就代表认输了。
怎么办?李静躺在床板上,思绪万千。“我干吗来这儿?干吗不在家待着?张家口电视台那么好,非要辞职……”眼泪流了一脸,可一觉醒来,她放宽了心:“北京这么大,还能没我一席之地吗?有什么了不起,我早晚要买房子,我一定要在北京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盏灯。”
没有人是天生的游泳健将
李静并不想做女强人,只是要做一个强大的女人。甚至一开始,连强大都是奢谈,她就是想做节目,想成就自己。
1999年,李静决定离开工作了4年的中央电视台,向家人借了10万元,组建了一个仅有三人的团队,在北京小西天的一栋简陋的民居楼里办起了公司。
如今16年过去,公司搬过好几次,而李静却对最初创业的毛坯房记忆犹新。那是北京小西天红联南村居委会顶层的房子。公司没有门牌,屋子被分割成两个房间,一个是财务室,一个是办公室。在财务室的空当,摆了一张特大的床,足够三个人睡。夏天,楼下那个屹立不倒的垃圾堆总是散发着浓重的臭味。
为了推广节目,李静和戴军到处参加展会,当时展位非常贵,一个要3万元。一次《隋唐演义》的制片人程力栋在上海一个展会上卖片子,他递过来一个小马扎说:“李静,你们如果没有钱租摊位的话,就在我们前面摆个摊吧。”李静和戴军把带子摞起来,放在前面,二人就坐在小马扎上。她笑称:“特别像卖葱姜蒜的。”
尽管如此,李静却一点儿也没觉得难,因为妈妈从小就教她要用自嘲的方法化解问题。
展会结束,下起了雨,李静和戴军拖着疲惫的身子矗立在繁华的南京路和淮海路中央。茫茫夜色,许久打不到车,既没有钱又前途渺茫。真是无限颓废、无限沮丧。“我本是从央视出来的人,现在却拎了一个破皮箱,我怎么走上了这条道呢?”李静喃喃自语。
那时候,李静每天都喝白酒,不是为了拉广告跟人拼酒,就是喜欢喝。没人跟她对饮,她就自己喝。“给我来个小二。”服务员拿过来38度的,李静摇摇头,说:“我不喝这个,我要烈性的,52度的。”
李静特别需要刺激,喝了酒,心里就好受些。喝酒以后她可以吹牛了:“我们早晚要成为中国最牛的电视公司,你们觉得呢?”旁人应和:“必须的!”
听了李静的故事,很多人都说:“我真是从内心挺佩服你的。如果是我的话,可能就坚持不下去了。”李静说:“我不是坚持下去的,是被人推到了水里,出于自救的本能,就游起来了。别人说,‘哇,你天生就是游泳健将。其实可能没有必要去做这样的付出和牺牲,但真的把你推到那个境地时,你是可以的!”
相信梦想就有可能实现
多年过去,凭借特立独行、率真、俏皮的主持风格,李静已是多档节目的当家主持,她制作的节目也发行到海内外,多达200多家电视台,更是涉及电子商务,并拥有了自己的化妆品品牌。
李静渐渐适应了传媒公司老板这一身份。而这一路,经历了太多的喜怒哀乐,她感慨说:“千万别以为我的意志多强,我也是一阵一阵的,有时候觉得坚持累,但又一想,其实坚持还是有意义的,而且每天都在这样的纠结中。”
作为乐蜂网的创始人,李静需要参加各种论坛,与会的基本都是男性,她有点发怵。然而,融入那个氛围后,她发现他们谈论的东西并没有事先想象中那么难懂。她还壮着胆子上台演讲,从女人购物体验的角度谈物流的发展空间,这让一群男人叫好。他们认为,李静依然不是个地道的生意人,但她了解女人、研究人性。
李静巧妙地构建了达人经济模式。首先召集国内具有较高专业度的达人参与电视节目,分享服装搭配、皮肤保养、化妆的技巧;其次,借助节目提升达人知名度、扩大节目影响力,从而带动乐蜂网的商品零售。
目前,李静最大的挑战就是管理,每天为此而感到痛苦。原来管好自己,管好一个节目组,现在要管好1700人,这对她来讲是前所未有的经历。至今,李静依然认为乐蜂网的顺利运营,同自己胆大、脸皮厚的个性分不开,“我跟很多创业者不太一样的是,我不懂电商,我乐意找内行人来进行网站运营;我也不怕失败,最多乐蜂网做砸了,但我至少还是个成功的主持人。”
有时候,李静觉得这一切特别不真实。每次回张家口,她都在想:“我是哪里人?张家口?北京?很多时候我仍然觉得我不是北京人,觉得过去也离我很远。”她仍然觉得错位,经常和戴军回忆过往,觉得就像做了一场梦。
李静特别希望在北京漂着的年轻人,在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能坚持下来。她有一个相信理论:只要你相信一件事情,并且是真的相信,它不一定会发生,但有可能会发生。但如果你不相信的话,它就一定不会发生。所以,一定要相信,再难的时候也要相信。
作为女性,李静这样说:“我有些朋友,希望好好嫁人,然后平平安安,其实她们犯了一个错误。她们应该一直往前走,不应该停留,女人要一手抓幸福,一边往前走,你的幸福才能跟上你的脚步!你原地站着,幸福就会掉队!我建议年轻的女孩,千万别因为房子、车子、票子而选择终身伴侣。”
一条狗、一个孩子、一间有落地大窗的屋子、一个爱她的人。这曾是李静北漂时的梦想。而今,这一切已如愿以偿。
(编辑·麻雯)
mawen2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