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斌
学校精神也可称为“校魂”,是整个学校文化的主导和核心。但是,学校精神不可能自发形成,必须经过有意识的培植和引导,才能得到广大师生认同。笔者结合我校的实际,就学校精神的发掘和培育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寻根,向精神更深处漫溯——发掘提炼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不是管理者主观臆想、闭门造车的产物,它是在对学校历史与现状进行诊断分析,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提出的、体现学校特色的价值标准。它的来源有三:一是对学校历史与现状的思考;二是对先进教育理论的学习;三是对师生成长与学校发展的期盼。我们不需要创设学校精神,因为学校精神早已存在于学校之中,我们要做的是“寻根”——进行寻找、挖掘、思辨和提炼。
二、立根,咬定青山不放松——界定把握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只有被广大师生认同,才能成为共同愿景,从而统领师生行为,最终成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此为“立根”。
我校在提炼出了“熠熠生辉”的红星精神后,围绕着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这三个层面,做了如下界定:
熠熠生辉,这是对师生的人生激励。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每颗红星都是与众不同的。学校为每个学生寻找星的源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注入力量,希望每个学生自主活泼地成长,让每个独特的生命熠熠生辉;学校尊重每位教师的发展,为每位教师提供成长的舞台,使每一位教师在为学生进行人生奠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让教育者的独特价值熠熠生辉;校园要成为生命积极力量的发源地,成为激励生命成长发光的梦想园,在星光璀璨中形成自身独特的“红星”校园文化,在特色办学之路上实现学校教育的熠熠生辉。
三、养根,几番新雨待春生——培育践行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必须经过有意识的培育和引导,才能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体现在广大师生的行为习惯上。
其一,打造生态环境,外显学校精神。环境文化作为隐形课程,对师生的教育是随时随地、潜移默化的。学校从教室(办公室)文化、墙廊文化、景观文化、网络文化四个方面着手,潜心打造“红星”环境文化。校园以红色为点睛色调,以“红星”校徽为校园主体图案,以学校吉祥物“红红”“星星”为标志,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熠熠生辉”红星精神的载体。
其二,打造生命课堂,传播学校精神。“熠熠生辉”的学校精神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人是课堂的核心,生命成长是课堂的价值。在课堂中,真正尊重学生自主意识、个体差异、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其三,构建特色课程,彰显学校精神。我们以“闪亮每颗星”为校本课程文化的指导思想,编写了《阳光心语》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开设了阳光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我们还开设了34个特色社团,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个性需求,为每个孩子寻找发光的源点。
其四,完善管理制度,引领学校精神。学校的管理制度是校园文化“精、气、神、韵”存在延续的保障。我校在制度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牢固树立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成全人的“人本”思想,把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内化为教师自我提升的需要,把提高自身素质变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把竞争的压力转化成展示魅力的机会。
其五,坚持经典活动,承载学校精神。活动是学校精神的重要载体和宣传媒介。我们组织全体师生在反复讨论筛选后,确定了“红星”阅读节、“红星”教学节、“红星”科技节、“红星”体艺节四大活动作为“红星”经典活动,每年定期举行,给每位师生展示的舞台。
学校精神就是深藏于地底的根。只有“根” 立得稳,扎得深,学校才能有“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巍然不动”的强大生命力。让我们怀揣理想和信念,带着激情和活力,凭着智慧和勇气,精心培育学校精神,悉心经营学校文化,让精神扎根于文化的土壤,生长于师生心灵。
(作者单位:宜昌市西陵区红星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