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俊
摘要:中国古代史是大学本科历史学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课,教材内容始终受到时代的局限和政治形势的影响,政治史的内容偏多,观点陈旧,教条化、程式化严重,中国古代史社会史的内容偏少等问题,致使学生对教材缺乏兴趣,学习成效不高;转变教材形式和授课方式,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安排学生必读的史书经典,选取典型史事进行课堂讲授和研讨,重建学生以阅读正史经典为主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课程体系;史学经典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3-0265-02
中国古代史是大学本科历史学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课,自1949年新中国成以来,为适应高校教学需要,我国高校中国古代史教材不断推陈出新,有些已经接近国外优秀大学教材的出版模式。如目前许多高校通用的由“十院校《中国古代史》编写组”编写、朱绍侯等主编的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史》。但总体来看,受到中国传统史学体系的影响和束缚较深,“以史为鉴”的政治、道德教育的功用和目的明显。内容始终受到时代的局限,政治史的内容偏多,观点陈旧,教条化、程式化严重,中国古代史社会史的内容偏少等问题,致使学生对教材缺乏兴趣,学习成效不高。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古代史教材编修中存在的问题
1.明显受到时代的局限和政治形势的影响。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我国高校中国古代史课程教材在内容体系及主题史观方面大的改革,转变了中国古代史教材主要以王朝兴衰和荣辱为基调的单纯史学体系,将以往传统教材内容进行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转变,这是中国古代史课程教材改革的一大进步。然而也同样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内容体系与国家政治形势及时事紧密联系。如持续很长时间的所谓史学研究中的“五朵金花”,它们是:为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讨论、封建所有制形式问题讨论、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讨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汉民族形成问题和民族关系问题讨论。这其中就包括解放初对于农民战争的肯定,所谓造反有理的盲目肯定;对于马克思社会形态与阶级划分学说的生搬硬套;对于西方民族划分理论的过分强调。古代史教材的内容多强调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对唯物史观的生搬硬套,教材内容过于单一和片面,这些都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史教材的突出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主,成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也受到了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高校中国古代史教材内容体系随之进行了第二次大的改革,并最终形成了以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为主题的三足鼎立局面。直至目前,这种局面仍未被完全打破,虽然相对于片面强调阶级斗争的中国古代史教材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进,但仍然难以摆脱以政治史为主要内容的窠臼,社会史内容缺失的情况仍然非常明显。因而,对高校中国古代史课程教材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与改革依然十分必要。
2.撰写风格单一、片面,表述方式概念化、教条化,缺乏史事的趣味性和人物、事件等的完整性。中国古代史内容自原始社会开始,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中国历史。时间跨度从距今180万年前的猿人时代遗物的发现到1840年前的清朝社会。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思想、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涉及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时间跨度长,内容涵盖多,教材的编排许多只是对历史事件和过程的简单归纳和概括。而这种经过对史书高度概括和提炼的教科书,具有明显的概念化、教条化、以及学术化的倾向,忽视了史事的趣味性和人物、事件等的完整性,内容枯燥,缺乏文学性,大大降低了可读性。
3.教材内容片面,社会史及底层群众的历史内容偏少。社会史本当是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历史又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研究不能局限在上层社会和政治领域,只有对社会史和下层人民群众的历史进行充分的介绍和分析,才能更好地反映历史事实,使学习者更为全面地了解历史、感知历史和认识历史。而目前高校中国古代史课程教材内容的片面性,无法客观而全面地将我国古代史内容展现给学习者,不利于学习者对中国古代史的整体感知和深入学习。
4.部分内容脱离学术前沿,表述缺乏科学性、严谨性。应该说,在现行我国大学历史专业使用的各中国古代史教材,都在不同程度地吸收了学术界和文物考古领域的新成果、新观点,对教材内容也在不断进行修改、更新、完善。但是,还是因内容比较广泛,对某些方面的学术问题,教材编写者或修订者不一定有深入研究,甚至不一定有较多了解,导致教材在某些内容的表述、表达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甚至错误。因此,针对历史专业的大学生所编写的教材,必须紧跟学术前沿,编写者必须对相关领域有深入研究或掌握,而且必须熟悉教学环节。朱绍侯先生说过:不搞教学就不容易发现问题,科研会无的放矢;不搞科研会使人对许多问题的认识浮在表层,人云亦云。教学没有坚实的学识基础,不可能把课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效果不可能好。
5.对历史事件的简单化与对唯物史观的生搬硬套。过去的中国古代史教材中,过度强调社会形态的划分,片面强调阶级斗争,忽视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和历史进程有共性,但还有很多表现为差异性。历史学研究的是已经过去的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它所讲述的内容是已经不存在的具体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历史不能重演,只能通过历史文物、历史遗址、历史文献来重现。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历史意识,发展历史思维能力。至于贯穿其中的阶级斗争与社会形态的划分,以及历史规律的掌握,只能建立在基本史实、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之上。
二、转变教材形式和授课方式,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安排学生必读的史书经典,选取典型史事进行课堂讲授和研讨,重建学生以阅读正史经典为主的课程体系endprint
1.在教科书中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安排学生必读的史书经典,让学生系统阅读,形成独立、完整的中国古代史史学体系。如对于夏商周三代及秦汉之际的历史,完全可以要求学生通读《史记》,教师定期组织读书引导,回答疑难或问题讨论。因任何专家学者编纂的教材,都不可能代替经典而尽善尽美。尤其是当今的专业历史教育,与中国传统的历史学习相比较,甚至与上世纪初的以阅读经典为主的教育方式相比较,效果确实差太远。从老一辈历史学家如顾颉刚、翦伯赞、范文澜、郭沫若、朱绍侯等人的成长经历来看,无一例外都是从系统阅读经典入门,文史并举,事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读书的过程中积累、思考、探究,然后在教师科学的史学方法与史观的引导下深入思考和研究,最终都登堂入室,进入了史学研究的殿堂。只有通过阅读经典,才能恢复比较完整的了解和掌握史实。基本史料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史有关的基础史籍和史料有更加感性的认识,使学生在自觉阅读中有计划的掌握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内容,潜移默化中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加强史学和人文修养。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教师发挥主导的作用。
2.通过典型人物传记学习历史。对于史料众多,头绪繁杂,史实纷纭复杂阶段的历史学习,可以通过选取典型人物传记学习历史。中国古代史中,典型人物的传记往往与历史进程是紧密联系的,而且这些典型人物的传记也往往是作者用力最深,最具代表性的章节。通过教科书与教师有计划地安排,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这些人的传记,往往能使学生抓住主线,吸取精华,掌握基本史事和主要内容。而且一些典型人物身上代表的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气质,学生通过对其学习,可以学习历史,受到感染和思想教育。
3.有计划、分阶段,选取历朝历代典型史事进行课堂讲授和研讨。纵观中国古代历史进程,在每一阶段都有典型的人物和事件,这些典型的人物和事件,其本身就代表这一时代的历史特点,包括政治风貌、世情风俗、经济状况等。教师的讲授是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只有抓住典型人物和事件的了解和学习,引导学生对这一时段的历史情况有较为全面深刻的掌握,才能抓住关键和核心。在师生研讨中紧密结合学术前沿,拓宽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
4.注重编写质量,历史教材要由单纯的概念式的记事方式向文情并茂、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方式转变。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史书《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既是史学家又是文学家,他以严谨治学的态度,“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论考之行事”,以才华横溢、文采飞扬的语言,“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远大抱负,历时十六年完成五十余万字的史学巨著,成为了不朽的历史名著。因此,历史教材编写者们,应该借鉴前人的经验,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史学和文学的双重价值,注重趣味性,编写出更加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教科书,使学生在陶冶情操、培养情操,在愉悦的气氛中感受其历史和文学的魅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转变授课目标,由知识性向趣味性,由情感教育向身心发展、文史素养、知识情操多等多方位的教育转变。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历史教学要由之前单一的知识教育、情感教育,向注重培养学生文史视野知识情操、家国情怀等多面转变。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记录,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是现代文明之所以能向前发展的动力和支撑,没有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就不会有足够的能力创造未来。因此,现代历史教育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要让学生在立足于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历史背后的规律和时代兴替的必然联系,培养学生以家国天下的宏大视野看待历史的能力,拓宽他们的眼界。总之在中国古代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知识教育为依托,以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等多种教学形式;坚持在教学中贯穿问题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