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颖
摘要:在所有词类中,英语动词的多角度分类最多,用法最重要,不仅可用于谓语动词的时态结构,也可表达非谓语动词的时态含义,这些表达必须依托动词的各种结构或形变来实现,这也是许多英语初学者面临的最大词法、用法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解读英语动词的不同分类依据及应用。
关键词:动词;分类;形变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3-0178-02
一、英语动词在句子中的地位
和汉语相比,在所有英语词类中,用法最重要的应属动词,因为汉语的所有动词几乎没有时态,英语的动词不仅有谓语动词的时态结构表达,也有非谓语动词的时态含义表达。英语的这些时态或时态含义表达,必须依托动词的各种结构或形变来实现。英语和汉语最大的词法区别,就在于动词的用法,这也成为许多英语初学者面临的最大词法用法挑战。在宏观上,英语句子的完整表达一般都以正确的谓语动词时态表达为基础,其他的非动词部分再围绕谓语动词,从各个不同的局部建立。一个句子如果发生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冠词等方面的表达错误,仅仅是局部错误;但是,如果发生动词时态的表达错误,则是全局性的核心错误,进一步更深入的包括主谓一致、语序、复合句等语法知识的学习,都有赖于正确的动词时态表达。因此,我们有必要解读英语动词的不同分类依据及应用。
二、英语动词的不同分类依据及应用
1.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从动词后是否可以直接接宾语的角度,动词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英语动词的及物性与汉语绝大多数动词的及物性是相同的,除了极少数不同,例如:英语的及物动词marry sb./serve sb.在汉语中是不及物的“和……结婚”/“为……服务”。另外,英语初学者在记住及物动词的英文词性符号vt.和不及物动词的英文词性符号vi.时,可能产生混淆,通过英文全称transitive verb和intransitive verb记住又比较困难,不妨把“vi.”中字母“i”的最后一个笔画和汉语“不及物动词”中“不”字的最后一个笔画都是“点”笔画联想记忆。及物动词后面接宾语有两种情况,一是只接一个宾语,例如:learn English;二是接两个宾语,即双宾语,例如:tell her the news,其中离动词远的the news是直接宾语,离动词近的her是间接宾语。不及物动词后面虽然不能直接接宾语,但是,可以接介词后再接宾语,构成介宾结构,例如:think about mathematic problem。
2.使役动词。使役动词(causative verb)指的是表示“使/让……做……”含义的一组及物动词,是及物动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通常包括have/make/get/let四个,其中使役语气最强的是make,最弱的是let,最常用的是have。它们的宾语后面接宾语补足语的时候,除了get后接不定式时不能省略不定式符号“to”,其余使役动词的宾语后面接的宾语补足语do/doing/done/adj./n./介宾结构等都是相同的。
3.实意动词和系动词。为了区分宾语和表语两种不同的语法成份,把动词分为实意动词和系动词。除系动词和助动词以外的动词都可以叫作实意动词,实意动词是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组成一个动词集合大类。汉语中没有系动词,因为汉语没有时态。英语系动词和实意动词作谓语时的语法地位是并列的,两者一起相当于汉语中的谓语。英语实意动词后接宾语,而系动词后接表语。英语之所以单独列出系动词即link verb 这一动词类别,原因在于系动词后面可以接形容词作表语,实意动词后是不能接形容词作宾语的。英语系动词除最常见的be动词,还有感官系动词、表示“变得……”含义的系动词以及翻译为汉语含有“是”字表达的系动词,例如:remain/mean/turn out等。但是,后三类系动词常常兼具实义动词的词性。其中,感官动词在句中可以翻译为“……起来”含义的才是系动词,否则就是实意动词,例如:The flower smells sweet.(系动词),The dog is smelling the flowers carefully.(实意动词);get/turn/become等词在句中可以翻译为“变得……”时才是系动词,否则就是实意动词。系动词一般不用于进行时态,极少数时候用于进行时态表示抱怨或责备、批评的含义,例如:You are always being late,Tom.
4.助动词。英语的助动词(auxiliary verbs)完全不同于汉语的助词,它绝大多数时候有部分或全部表示时态含义的功能,同时,在主谓一致、疑问句、强调谓语动词、倒装句等语法现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把助动词单列并分类。助动词可分为五类:一是系动词;二是情态助动词;三是完成时态中的have/has//had;四是将来时态中的will/shall//would/should;五是针对实意动词借用的do/does//did。其中,情态助动词的基本使用原则是后接动词原形,但诸多的情态动词各有其特殊用法;have/has//had兼具实意动词和助动词两种动词词性,只有在完成时态中才是助动词,没有具体词义、不翻译,在非完成时态中则表示实意动词含义“有”;will/shall//would/should在将来时态中是助动词,它们也有情态动词的含义和用法;表示“做”含义的do/does//did是实意动词,只有在针对实意动词的疑问句、强调谓语动词、倒装句中,借用的do/does//did才是助动词,例如:I did see her yesterday in our campus.
5.延续动词和瞬间动词。并非所有的动词都可用于进行时态或带时间状语的完成时态,所以需要把动词分成延续动词(durative verb)和瞬间动词(momentary verb)。所有动词都可用于一般时态,但是,除了其中的延续动词可同时用于进行时态,瞬间动词一般情况下不用于进行时态。有时候,同一个动词可能既有延续动词的用法又有瞬间动词的用法,例如:Jenny falls down onto the wet floor. / A few red leaves are falling down from the trees. // His father died of disease last year. / The wild goat is dying in the cave.所有延续动词和瞬间动词都可用于完成时态,但是,瞬间动词用于完成时态时不能与时间状语连用,例如:可以说They have married./不能说They have married for three years./也不能问How long have they married?/ How long have they got married?endprint
6.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为准确界定在句子中有完整时态结构的动词和仅有时态含义但没有完整时态结构的动词之间的区别及应用,需要把动词分为谓语动词(tense verb)和非谓语动词(non-tense verb)。
谓语动词涉及人称、数、时态、语气等方面的变化,是理解非谓语动词的基础,其基本表现形式是八种基本时态,包括两个一般时态、两个进行时态、两个将来时态和两个完成时态,另外还有几种复合型时态。非谓语动词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不定式(infinitive)(to)do/现在分词(present participle)doing/过去分词(past participle)done,另外还有几种复合型非谓语动词变体。理解非谓语动词的关键在于,运用逻辑主语概念解决其语态表达,通过非谓语动词和句中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发生的时间先后,决定其时态含义及表达形式。
所有动词都有谓语动词形式,但是,并非所有动词都有非谓语动词形式,少数动词是没有非谓语动词用法的,例如:所有情态助动词都没有非谓语动词形式。
三、英语动词原形的谓语和非谓语动词形变及基本含义
动词原形除了可以有构词法上的形变,还有句法上的谓语和非谓语动词形变,它们分别是:动词在一般现在时态主谓一致中的复数形式、动词的现在分词、动词的过去式和动词的过去分词。其中,有些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形变是不规则的,甚至极少数动词原形在一般现在时态主谓一致中的形变也不规则,例如:动词原形be在一般现在时态中的谓语形变有am/is/are三种。但是,并非所有的动词都有这四种形变,例如:情态助动词就部分没有谓语动词的形变,全部没有非谓语动词的形变。
v.+s/es的形变只可能出现在谓语动词中,非谓语动词没有这样的形变,表示在一般现在时态中主语是单数第三人称代词或相当于单数表达的非人称单词。v.+ing的形变可能表示正在发生的动作、习惯性爱好、功能用途、动名词含义,可以和其他词一起构成谓语、主语、宾语、表语、状语、补语、独立主格结构以及插入语等。过去式的形变形式可能是v.+ed,也可能是不规则的,仅表示在一般过去时态中作谓语动词的含义。过去分词的形变也有规则和不规则两种,可用于谓语动词结构中,也可用于非谓语动词结构中,可能表示被动中的将要被、已经被、正在被的含义,也可能只表示主动态的完成含义,例如:不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变就只表示完成不表示被动含义。
参考文献:
[1]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2.
[2]楼光庆.简明英语语法教程[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6.
[3]李基安.现代英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董亚芬.大学英语语法与练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何桂金,高纪兰.新英语语法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7]陆国强.现代汉语词汇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