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实验课程独立设课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15-12-07 20:01高晓霞宋粉云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6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实验教学

高晓霞 宋粉云

摘要:针对目前药物分析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将药物分析实验独立设课,适当调整实验教学的内容,改革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采用更加丰富的实验课教学方法和手段,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实验考核体系,构建药物分析实验课教学新体系,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药物分析实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097-02

药物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方法学科,是通过研发、制造和临床使用等过程的各个环节,全面保证和控制药品质量的一门学科,是药学类专门人才培养的必修课程。实验教学是该门课程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论,独立获得并运用知识的有效和必要的教学形式。药学专业实验课教学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如何增强学生对药学专业知识内在联系的整体把握,提高实验课程的整体性和完整性。鉴于此,我们改变了实验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建立了与药物分析理论课相适应,与药学专业密切结合,具有鲜明特色的药物分析实验课的新体系——药物分析实验独立开课、独立考核并授予学分,基础、设计、综合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

一、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并具备独立开展实验研究的能力是药物分析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高校学生实验能力一般包含实验基本能力和实验高级能力。观察掌握要点、实验基本操作技巧、数据统计与分析、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等能力是实验基本能力。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和创制能力是实验的高级能力。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可通过实验课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强化训练。实验教学的本质和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是实验的高级能力,即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验教学获得的能力。实验课教学主要目的是不光要教会学生“会做”,还要使学生“会想”,即学生要具备科学思维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要求学生撰写实验预习报告,并在预习报告中准备1~2个问题,在实验课堂上老师以提问的方式检查预习情况和组织好实验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活跃教学气氛。

实践证明,学生在预习阶段很难抓住关键科学问题,面对自己的疑问也不知如何去分析和解决,这就需要实验课教师采用“启发式”、“互动式”引导学生深入如何将知识联系与思维,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与兴趣,逐步掌握科学方法论。考虑到学生对实验技能接受能力,当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后,我们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开展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和实践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去分析、自己去操作并且给出结论,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药学专业知识和技巧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掌握创新能力的灵魂必须具备较强的实验思维能力这一创新精神的内核,才能更加有效地获得科学事实,进行知识技术的创新。

二、构建基础、设计、综合相结合的药物分析实验课程新体系

为增加药物分析实验课教学内容的宽度和深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改变实验教学依附理论教学的现状,2010年将药物分析实验课独立设课。修改并撰写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大纲和教学进程,药物分析实验成为独立的一门课程,单独记学分,作为药学(药物分析方向)、药学(创新实验)班的专业课。实验教学主要开设三个层面的实验课,即与理论课程密切结合的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与多个学科的理论相关的设计性实验,以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实验。构建从验证性实验到设计性实验再到综合性实验以及考核实验的完整实验教学新体系,使学生对药物分析实验有了较完整且系统的了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基础技能训练阶段。培养药学专业学生所必须具有的基本药品检验能力。为了给今后学生从事药品质量控制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阶段主要通过对基本操作技能的严格、专业的训练,培养学生规范化的操作和实事求是的习惯。

培养药物分析基本技能的基础性、验证性实验仍然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指导模式。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我们撰写了《药物分析实验》教材,录制了实验教学高清视频录像、部分双语实验讲义和录像。以此为基础,我们将独立课程的教学模式与理论课程相结合,实验教学中学生可随时获取与实验相关的信息。

2.实验设计思维能力培养阶段。培养药学专业学生所必须具有的独立实践能力。这一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药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性实验阶段我们采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实验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2~4人一组,通过专业文献的查找,深入分析实践对象的性质,综合评估各种实验手段并选择适用的实验手段,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方案,实验带教教师和实验准备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方案的可行性,确定方案后,由每组学生独立完成整个实验的全过程,写出完整的、规范的课程综述论文,实验设计方案,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启发式”教学是设计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教学方法,其主要特点是使学生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开放思维,促使学生把学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系统化和实用化,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设计性实验采用启发式、互动式、以问题为主的PBL教学方式,提供学生相关的学习资料,学生通过自学、小组讨论达到相互学习,同学们除了解决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外,能将自己的问题拿到小组中来讨论,解决问题,最终得到一个满意结论再进行实验操作。

3.综合能力培养和自主创新研究探索阶段。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工作能力,开展药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实验。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导师制。以4人为1组,教师给每个小组各安排1个实验内容,要求学生模拟新药研究开发的全过程——药物合成、制剂工艺、药效学评价、质量评价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性实验。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自行查阅文献,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一般要求在5~9周范围内完成,并要求学生准备多个实验方案。设计的实验方案包括方法综述、理论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可行性分析、注意事项和参考文献,经导师评阅指导后再行修改。然后自行预约不同实验室开放时间,独立准备必要的试药、试液和仪器,最后完成实验全部内容。按小组分别写出四个部分的实验报告,包括药物合成、制剂工艺、药效学评价、质量评价四个部分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结论,以及参考文献。并要求在小组会上或在课堂上以ppt的形式进行交流。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实验,让学生模拟新药研究的过程,通过充满探索性的实验过程,让学生体验失败与成功的滋味,并从中学到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思路与技巧。此阶段应注重对学生绿色环保化学的教育以及实验成本核算意识,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使其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这方面的科研启蒙,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同时促进理论教学,为后期的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三、建立和完善多元性、多层次药物分析实验课程考试体系

以往药物分析实验成绩仅占总评成绩的20%~30%,实验成绩的评定以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为依据,使得实验成绩在不同的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依据培养目标和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我们建立和完善了多元化、层次清晰的实验考核体系,将实验考核成绩分成三个部分,即实验平时成绩、实验理论考核成绩和实验操作考核成绩。实验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考核、预习报告、平时考核、实验报告等,其中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占平时成绩的40%,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引导和培养。实验操作考试统一设置某项实验内容,在一定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操作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主要考评学生规范化操作能力以及仪器使用的熟练程度。实验理论考试是对实验的方法和原理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笔试,客观全面地衡量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具体方案见下表。

综上所述,实验课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学思想、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对药物分析实验课教学规律性的认识,对深入进行这项改革很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杭太俊.药物分析[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张群林,李俊,金涌.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安徽医药,2008,(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探讨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