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航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实验。初中生刚开始学习物理这门课程,许多知识点需要用实验更直观地体现出来,所以实验成为打好学习物理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如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更需要适应这个时代的创新型人才,通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能够加强学生手与脑的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一份贡献。那么,如何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以下是本人通过实际教学经验得出的几点浅识。
一、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中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难免觉得枯燥,要想让学生打好基础,学好物理,就必须让其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影响这些的最直接因素就是兴趣,所以教师就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加入新奇的、联系生活实际的一些实验,如摩擦起电实验,学生在生活中都有经历,在做这样的演示实验学生更感兴趣,教师再因势利导,让其不仅观察现象,还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手帕摩擦过的塑料薄膜能吸引碎纸屑说明什么问题?(2)手帕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薄膜相互靠近时,有什么现象出现?(3)把用手帕和毛皮分别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薄膜靠近又会出现什么现象?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学生能够自己得出“摩擦过的物体带电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结论。由于物理实验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再加上老师在实验过程中的启发,不仅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感兴趣,还能激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二、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中通常会加入很多探究性实验,这就要求学生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预测和猜想,并且在这样的预测和猜想基础上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而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对于这些未知的内容探究就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例如,设计电路图、滑轮组组装图等,都是靠预测猜想和实践来认识物理规律。再比如,学习导体切割磁感线时,学生要在教师的启发下想象右手拿着镰刀在割小麦的场景。依据右手定则,电流方向是四指,导体运动的方向是镰刀,磁感线方向是小麦,这样通过想象,它们的关系也就明确了,易于学生牢记。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结合实际,让学生大胆的猜想、预测,开拓学生学习物理的思路,促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掌握抽象的概念和规律,打好学习物理的基础,提高学习物理的能力。
三、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学生运用想象力在头脑当中形成合理的猜想假设,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这些都需要动手实践才能检验是否正确,是否可行。实验方案也要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的修正,最后才能获得完整的方案,以及正确的结果。要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学习初始的实验教学中就要强调细节、严格要求、演示实验等尽量让学生操作,并且及时纠正错误,给学生将来的独立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电学的实验中,教师要不断地强调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连接方法和正负接线的要求,练习让学生利用欧姆定律来估算量程,避免在实验过程中量程过大或过小,导致误差过大或损坏仪器。在不断的实践、纠错、再实践的过程中,使学生渐渐养成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独立选择合适的器材,并独立完成实验,最终能在分析实验结果时提出有价值、有新意的问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会物理知识,更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还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利用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虽然实验很多,但是往往都是演示实验,教师最多只能让几名学生操作,导致很多学生动手机会少,动手能力差。所以教师在不断地尝试用其他方法尽可能多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探究精神,家庭小实验就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改进,改为家庭小实验,不仅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动手操作,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小实验、小制作,更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进而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例如,教材中的纸盒烧开水、自制小手电筒、制作针孔照相机等,既贴近生活,又有很强的趣味性,学生在“玩”中发展,教师再通过对这些小实验、小制作结果的评价与分析,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更促进了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家庭小实验结合教学,事半功倍。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结合实验教学,能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未来的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张颖颖.浅谈如何利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03).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