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铁浩
摘要:在当下方兴未艾的国学复兴热潮中,高等院校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的国学教育是众多教育工作者正在思考与面临的问题。理工科大学的国学教育首先应让学生厘清国学的内涵,在国学课的教学中应注重配套教材,并使国学教育实现常态化。
关键词:理工科;国学教育;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170-02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学复兴、国学热方兴未艾。无论在普通大众还是在高等院校中,“国学”显然都是热门词汇之一。而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如何更好地实施国学教育也是众多教育工作者正在思考与面临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高校成立了国学院或开设了国学班。近两年来,全国的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还成立了全国高校国学联盟。应该说,这些都是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国学教育在高校的普及。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是,在人文氛围浓厚的高校中,无论是师资还是学生的兴趣,实施国学教育显然有其独特的优势。而在理工科大学实施国学教育则往往面临诸多问题。鉴于此,本文尝试对理工院校大学生加强国学教育的实践进行探讨。
一、国学教育应先厘清国学的内涵
时下,谈及“大学生”一词,“精英”的光环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当代大学生思想、人文现状的担忧。而大学生出现这样的状况,应该说是时代和社会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在上世纪中国传统文化遭到极大的批判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西化、功利化的体制教育占据主流,高校的人文传统教育严重缺失。而近些年来,实用主义、拜金主义业已渗透到社会各阶层,国人的民族自信、文化认同比较低。大学生在不良的社会风气和失衡的体制教育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多问题。中国大学生的心态和现状,正如有的学者所言,他们缺乏思辨的兴趣,对高深学问和严肃价值没有敬畏,对本国历史文化传统和异质文明传统漠然无知,充满成功的憧憬,但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又沮丧恐惧,在社会极度利己的人际行为中学习世故的技巧,心态失衡,随波逐流。这与高等教育自身不无关系。“中国当代高等教育所生产的‘知识人才,由于日益表层的知识技能化教育和以各种‘概论组织起来的浅俗教育的交织‘训练,而沦为各种凌乱知识的容器。”[1]这样的情形确实让人触目惊心,但也并非言过其实。
面对高校大学生令人堪忧的现状,国学成为人们希冀改善信仰缺失、解决精神困扰的良药。在当下的国学复兴热潮中,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这样的现象,如长衫奇人设立私塾,教授《四书五经》;孩子们身着汉服,峨冠博带,抑扬顿挫地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几百名学生在十岁成长礼上,正衣冠、拜孔子,吟《诗经》,立志“读国学经典,做儒雅少年”。曾几何时,这些仪式似乎成了人们展示对国学无比热爱的最好方式,并且,在许多人看来,国学俨然已经得到了传承。但在现代社会中,通过各种仪式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或国学,应该说只是隔靴搔痒。而这也从另一方面揭示了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或国学的模糊认识,这样的问题在理工院校更为突出。
因此,在理工院校开展国学教育必须首先让学生透过表象厘清国学的内涵,仪式尽管有其特殊的意义或含义,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精神或本质——以经史子集为主体的经典和学术,才是高校国学教育应该学习和传承的。
二、国学课应有配套教材
国学经典浩如烟海,哪些内容是必须掌握的,哪些书是必读的,如何让学生掌握其精华所在,这些都是高校国学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学教育进校园容易流于形式,一些外在的装饰宣传和零星的活动开展,学生学到的只是皮毛。像国学这样的课程,不能因为学生的畏难情绪或是漠然态度,就听之任之。所谓“因材施教”,对理工科大学生而言,去钻研艰深的经学,似乎是勉为其难,阅读《三字经》《弟子规》等亦非确乎恰当。精选国学经典中的篇目片段进行阅读和讲解,是目前高校国学相關课程的惯常做法,也是一种比较有效和便利的办法。而更重要的问题在于这些内容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冯天瑜提出国学讲习应“一方面介绍基本的国学知识(语言文字、典籍、历史、地理、自然常识、典章制度等),另一方面又彰显国故之学蕴涵的大义,把‘小学功夫与‘大学授受结合起来,达成‘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的水乳交融。”[2]所谓“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是宋人张载在《正蒙·大心》中提出的,就国学教育而言,一言以蔽之,主要是基本知识和内心修悟两个方面。此处,以本人所开《国学入门》公选课示例。在讲《三礼》时,首先介绍《周礼》《仪礼》《礼记》的基本情况、基本内容,讲解时以“礼”字的本义入手,让学生了解“礼”的目的是正君臣、正父子、正兄弟和夫妇,是一种节制,这些礼仪是必须遵从的,但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礼”还包括了等级身份、地位、关系亲疏在内,它通过礼仪要实现建立稳定和谐社会的理想,也是消除破坏社会秩序动力的积极法则,由此,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认识到眼下各种各样的古代仪式展示或表演与国学或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区别。
不过,在实际的教学中,精选篇目片段这样的教法学生虽然有不少收获,但总归是截取只言片语,学生还是不免迷茫,对于这些经典的内核和精神仍然很难把握。经典本来就是比较难于读懂的,而现实中的快餐文化如此之多,国学这样的博大精深的内容虽然对学生有不小的吸引力,但也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知难而退,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因此,我们编写《四部寻津》一书,作为国学课程的配套教材,选取关于国学经典著作的序文,希望能够通过序文帮助学生阅读经典,这些序文有自序、编者序、注者序、评点者序、门生子孙友朋之序等等,不一而足,它们对于作者的创作宗旨、传世典籍的缘起及涵义、精神意旨等都有深入的阐述,可以帮助学生由博返约,探寻经典的内核,可谓引渡之津筏。在内容版块设置上,有序文原文、译文、解题,力图使学生对所学经典有一个清晰的全面的认识和把握。藉乎此,学生在学习常识、解读原文之外,对这些经典著作又增添了一些新认识,也有利于深化对经典的理解。与此同时,对于限于时间不能讲述的部分,学生可以自学,取得一个系统的认识,进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国学教育应实现常态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与此同时,教育部也曾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其中指出大学阶段要“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国学需要传承,而高校培养的高级人才更是中国社会文化的建设者和参与者。他们对国学的学习和传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髓被继承和发扬的状况。因此,近年来,上至政府,下至基层教育工作者,都对国学教育实现常态化或系统化提出了不少建议,做出了很多努力。
国学的学习不应是一种短平快的短期行为,而应该变成一种长效机制,使国学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是高校工作者对国学教育如何更好地实施的一个共识。左东岭在谈到优秀传统文化要进入课堂取得实效时,提出的几点建议对理工科院校国学教育也颇具借鉴意义,如“设立课程,让所有课程都参与传统文化的教育,让所有学科都参与到传统文化教学当中去……不如设立一门国学课程,以国学的价值观教育和经典学习作为课程最核心的东西,哪怕一周只有两节课。”[3]理工科院校开设的大学语文课,其实正是参与国学教育的一个比较有利和有效的途径,但两者目的并非一致也是显而易见的。
目前理工科高校的国学教育往往采用的是全校公选课的形式,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開设这门课程的教师也是少之又少,其中有师资不足的原因,但学生的兴趣也是老师开课的动力之一。由于当下学生更喜欢一些轻松自在带有休闲娱乐性质的公选课程,像国学这样的公选课选课人数有时不免让人尴尬。当然,并非学生认识不到国学的重要意义,个中缘由应该不是单纯的兴趣或者爱好可以解释的。以本校为例,公选课一般为16课时,1学分,且不谈专业必修课的课时和学分,即以专业选修课而言,多为32学时,2学分,相较之下,哪个课程在学生心目中更有地位不言自明。在实际的教学中,学校对公选课的管理比较疏散,若学生缺考或者不及格,可直接重新选修其他课程,对学生没有任何影响。因此,以公选课的方式进行国学教学,弊端确实不小。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学应该考虑学生的兴趣,但教育不能完全按照学生兴趣而行。将国学课程设为全校各院系必修的通识课,其学时和学分相应地增加,有了制度的支撑,这门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自然会有所改变。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这其实也是将国学教育常态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另外,在理工科院校运用多平台、多渠道进行国学教育,如微信、论坛、文学社、讲座、校园朗诵会等等,都可以作为国学教育常态化的有益补充。
国学教育任重而道远。据报道,相关部门已完成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标准化传统文化教材的研发工作,教材的规模试用工作也将陆续开展。如果这样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经过了大学之前各阶段的系统的国学教育之后,不难想象,理工科院校大学阶段的国学教育或许会有更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冯天瑜.对当下国学阅读的期待[N].湖北日报,2015-04-19.
[2]汪瑞林.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学生血液[N].中国教育报,2015-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