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勇 刘召乾
(1,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畜牧兽医局 272100;2,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 272131)
鲁西黄牛育种组织工作的探讨
邵勇1刘召乾2
(1,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畜牧兽医局 272100;2,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 272131)
随着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于鲁西黄牛的选种要求不仅要有所提高,而且应不断地调整选种的方向和目标。为培育出肉用型鲁西黄牛,鲁西黄牛的育种工作也应该不断深入。鲁西黄牛育种组织要根据上级要求与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育种实施方案报上级育种委员会,参加省育种委员会统一组织的种牛生产性能测定、个体鉴定分级与选种选配等技术工作。
要搞好鲁西黄牛育种的选育工作,必须健全育种组织。实践证明,成立育种组织是搞好家畜育种工作的首要措施,它可以把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各部门互相配合,密切合作,积极开展家畜育种工作。其任务是制定选育政策、方案、规划、措施和测量计划,开展科学研究,做好咨询服务,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布置选育措施,组织鉴定、良种登记及评比奖励等。按照育种组织的统一规划,分别建立育种场、繁育场和广大群众办商品场的繁育体系。要选择饲料条件好、母牛较多、质量较好的乡村建立选育区,组建母牛核心群。选育区的母牛要求二级以上。
当前,由于各种牛场、站种牛测定方法及遗传评估方法都不尽统一,相互之间的遗传交流记录也十分缺乏,得出的遗传评定结果可比性、客观性、可靠性、权威性都不足。为了开展联合育种,各育种场、站在理顺利益分配关系后,可按一定比例将小公牛送入公共测定站,在一个共同的环境下,开展生长肥育、胴体品质及体形外貌的测定。以这些性状较高的遗传力,按个体成绩进行选择,也可以达到很高的准确度。例如背膘厚的遗传力为0.50,按个体本身成绩进行选择的准确度可高达0.71。按每年测定300头公牛,从中选择3头最优秀公牛生产冷冻精液,留种率达1%,选择强度达2.67,预期将得到非常可观的遗传进展。待这些工作开展到一定程度,再利用各繁育场的繁殖、生长肥育及胴体记录进行多性状 “场-站”成绩结合的联合的遗传评估就相对容易了。所以,当前公共的性能测定站应该在联合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我国现有的国情,在相当长时间内,似乎还不能够建立类似养牛发达国家的牛育种者协会这样的组织。但一定区域内的中小型养牛场,以人工授精站为核心,转变经营形式,形成育种利益共同体,建立简单有效 “种公牛站+测定站+人工授精站+养牛场”的联合育种模式是可行的,如果肉牛生产企业如屠宰加工再加入进来,事情似乎更好办一些,因为肉牛收购的引导作用似乎更大。
原种场在鲁西黄牛的育种工作中起着骨干和核心的作用。据历次调查,原种场所养牛只均优于社会同期水平,见附表。原种场不仅具有较好的管理条件,而且具有较高的技术优势。例如,邹城金瑞牛业黄牛场自1998年建场以来,狠抓了鲁西黄牛的繁育工作,注重选种选配,使牛群质量逐步提高。2011年6月份测量,基础母牛的平均体高达到134.87cm,体长达到150.24cm,胸围达到187.49cm,体重达到487.2kg,都达到和超过了特级母牛水平。3头公牛也都达到特级水平,适龄母牛繁殖率达到102.5%,幼牛成活率在97%以上。原种场不断为各地提供种畜,对于提高牛群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育种工作的进一步提高,今后继续搞好原种场的建设,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经验证明,建立健全繁育体系,进行群众性的联合育种,是我国开展牛的育种工作的好形式。进行地方良种牛的选育,由于面广量大,采取这种形式尤其必要。要建立以乡村为基础,原种场为核心,各级育种站和畜牧兽医站为骨干的场、站相结合的繁育体系。要大力提倡办牛场,原种场和育种场应具有较多的优良种牛,在不断提高牛群质量的同时,大量繁殖优良种牛,以满足各级繁殖场的需要。
各育种单位每2~3年要进行1次整群鉴定工作,将现有母牛群分为育种群和生产群。
牛群鉴定不仅是鉴别和进行等级划分的重要手段,而且是选育工作不可分割的一个环节。鉴定的目的在于评定牛只的品质,检验育种工作的进展和水平。
2.1.1 牛群鉴定工作的实施要求
①牛群鉴定工作应由市 (地)级以上黄牛育种委员会或其他部门统一组织进行。
②牛群鉴定根据体型、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祖代和后裔进行综合评定。
附表 牧场与社会所养鲁西黄牛体尺调查比较表 (单位:cm)
鲁西黄牛在2岁、3岁和5岁时分别鉴定3次,5岁以上不再鉴定,但可根据后代品质情况调整其等级。
③做好记录和生长发育测定工作。在初生、8月龄、1岁、1.5岁、2岁、2.5岁、3岁、4岁、5岁时分别测定体高、体斜长、管围、胸围、髋宽和尻长6项体尺和进行称重,作为鉴定工作的依据。
④凡精液品质不良,或有遗传性疾病的种公牛,无繁殖力的母牛,有病、过度瘦弱及2岁以后发育显著不良的牛只一律不予鉴定。
⑤鉴定成绩记入牛只卡片内,卡片应1式2份,分别由畜主和畜牧主管部门进行保管和掌握使用。
2.1.2 鉴定标准
参照山东省标准局发布并批准实施 《鲁西黄牛》标准执行。
2.2.1 建立记录、统计制度
牛场中的主要记录有:配种繁殖、犊牛及育成牛培育、肥育、屠宰、饲养、牛群饲料消耗以及牛场日记等,综合各项记录,登记于每头牛的卡片上,建立牛籍。
养牛场的育种工作,主要是按育种的方向进行选种选配,提高和改进牛群的某些性状,积累育种经验。要根据日常记录,定期进行育种分析与总结,还可根据日常记录进行生产与工作总结,根据记录了解牛只的个体特性,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如果日常不做任何记录,即使有较好的育种计划也将无从实施。所以,建立记录和统计制度,对顺利开展育种工作,进一步提高牛群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2.2 牛的编号及标记
每头牛皆有编号或名字,这是记录工作所需要的。根据牛场经验,年度号与本身编号连在一起使用,是比较简便而不易发生错误的办法。若有牛只死亡或淘汰,出场时,不要以其他牛只填补其号码。从外地购入的公牛可继续延用原来的号码,不要随便变更,以便日后查考。编号格式多使用英文大写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编号共六位。品种或杂交组合编号,用一位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出生年度两位数 (出生年度的后两个数码),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年内出生顺序号三位数。用三位阿拉伯数字表示,最后以用偶数代表母牛。
鲁西黄牛的良种登记应根据全国地方良种黄牛委员会颁发的 “良种登记办法”进行。在进行普查和鉴定的基础上,公牛符合特级,母牛在特、一级才有条件进行良种登记。凡进行良种登记的鲁西黄牛,要颁发良种证书,给以适当的特殊管理,必要时可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以推动群众选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母牛登记卡片见附图。
附图 鲁西黄牛母牛登记卡片
育种评估应在规定时间内按时进行。20世纪50年代开始,山东省畜牧部门每10年组织一次鲁西黄牛调查和测评,虽然评估内容不够详细,但也取得了较好效果。这种做法应坚持下去。育种质量评估的内容大体包括体格、体形、增重、屠宰率和肉质等。评估时,应制定详细的评估方法并严格按照执行。
赛牛会是推动群众选育工作的好形式。鲁西南地区历史上就有各种形式的赛牛会、亮膘会,在鲁西黄牛的育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除组织专门的赛牛会之外,每年在农闲之际,各地都有不同形式得到赛牛活动。这些良好的传统应当继承和发扬。近年来,由政府组织的不同规模的赛牛会也越来越多,必将为鲁西黄牛的育种提高发挥较大作用。赛牛会的举办要制度化,以便刺激育种场和养牛户较强的期盼感。赛牛会的比赛标准要与育种目标相一致,要提前公布,使广大育种者知晓,以提高育种积极性并有章可循。
育种工作能否很快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育种工作者是否具有识别优良遗传性状的能力,以及能否选出优良的公牛与母牛。鲁西黄牛育种组织始终坚持品种保护与资源开发并重的方针,致力于鲁西黄牛优良品种质量和肉用品质的提升,以确保鲁西黄牛产业健康发展和产品优质化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