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南,吴良芝,王亚玲,张 艺,刘雯雯,陈 钰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妇科,广东 广州 510317)
宫腔镜联合滋肾理血汤治疗宫腔粘连疗效观察
江 南,吴良芝,王亚玲,张 艺,刘雯雯,陈 钰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妇科,广东 广州 510317)
目的:观察滋肾理血汤联合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用宫腔粘连分解术治疗,对照组术后服用黄体酮胶丸序贯治疗,观察组术后服用滋肾理血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88%、对照组84.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理血汤联合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效果显著。
滋肾理血汤;宫腔镜;宫腔粘连;疗效观察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s)是指由创伤、感染等因素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细胞的损伤,导致子宫腔内粘连组织形成,引起宫腔变形甚至宫腔完全消失,使患者出现月经异常、不孕、流产、早产及周期性腹痛等,是育龄期女性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1,2]。我院采用滋肾理血汤联合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共64例,均为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表现为盆腔无其他异常,体内激素稳定,通过子宫输卵管造影和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宫腔粘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年龄21~44岁,平均(35.5±1.1)岁;有宫腔操作史16例,人工流产8例,产后清宫8例;轻度粘连23例,中度粘连5例,重度粘连4例。对照组32例,年龄22~43岁,平均(34.5±2.1)岁;有宫腔操作史14例,人工流产10例,产后清宫8例;轻度粘连20例,中度粘连6例,重度粘连6例。两组年龄、病史、粘连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静脉麻醉后,两组均在宫腔镜直视下行宫腔粘连分解术,对于难以处理的膜性粘连、纤维肌性粘连可采用宫腔镜镜体行钝性分离和微型手术剪分离或手术操作,在超声监测下对于宫底、宫角部粘连及宫腔形态不规则的重度粘连行分解[3,4]。手术完成后放置宫型环1枚在宫腔内,以避免宫腔粘连的复发,且服用一定剂量的抗生素以防伤口的感染。对照组术后第3天服用黄体酮胶丸序贯治疗,每次2mg,每日2次;观察组术后第3天服用我院拟定滋肾理血汤。菟丝子10g,紫河车6g,鹿角胶10g,党参10g,桃仁6g,红花6g,丹参10g,川芎6g,生山楂6g,川牛膝10g。水煎服,1日1剂,每日2次。两组均治疗3周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观察两组阴道超声测量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
治愈:月经量、周期恢复正常,宫腔形态良好,双侧宫角及输卵管开口清晰可见,宫腔粘连完全解除,无周期性腹痛状。显效:月经量、周期基本恢复正常,宫腔形态良好,双侧宫角及输卵管开口模糊,宫腔粘连大部分解除,周期性腹痛状轻微。有效:月经量、周期有所恢复,宫腔形态有所改善,双侧宫角及输卵管开口不可见,宫腔粘连部分解除,周期性腹痛时有发生。无效:月经量、周期没有恢复的趋势,宫腔形态无改善,双侧宫角及输卵管开口完全不可见,宫腔粘连复发,周期性腹痛经常发生。
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例(%)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宫腔粘连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其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经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并联合雌、
孕激素的治疗方法存在一些副作用,雌孕激素序贯治疗虽然可促使子宫内膜增长,使患者月经恢复,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受孕率[6]。但长期服用大量雌激素可导致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滋肾理血汤联合宫腔镜治疗弥补了激素的缺陷,可避免和降低其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发生。研究表明,滋肾理血汤联合宫腔镜治疗可增加子宫内膜的厚度,提高治疗有效率。
[1] 李元华,龙玲,李玉艳.宫腔镜治疗106例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重庆医学,2013,42(18):2178-2180.
[2] 葛玉琴.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21例[J].临床医学,2013,33(6):88-89.
[3] 黄莉,施江平,蒋珺瑛.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宫腔粘连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3(23):3857-3859.
[4] 江南,张艺,郭蕾,等.滋肾理血汤联合宫腔镜技术治疗宫腔粘连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3):117-118.
[5] 刘念,马俊旗,赵骏达,等.影响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疗效相关因素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10(10):1358-1362.
[6] 杨凯乐.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0):103.
R711.32
B
1004-2814(2015)07-0642-02
2015-03-20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立项资助科研项目)(201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