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际救援队
关于尼泊尔8.1级地震救援与恢复重建工作的思考与意见
◎ 中国国际救援队
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截至当地时间5月6日中午12时,地震已造成7566人遇难,14500人受伤,约280万人失去住所,灾区涉及尼泊尔境内39个区,受灾人口超过800万。经过尼政府、军方的艰苦努力和国际社会的大力援助,紧急救援救助取得很大进展,但目前灾区仍亟需大量帐篷、食品和饮用水等救灾物资,灾区人民面临着生存与生活的严重考验。
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尼泊尔遭受的灾害,派出中国国际救援队前往开展紧急救援,震后不到22个小时即抵达加德满都,成为第一支到达的经联合国测评的重型救援队。在我驻尼泊尔使馆和尼军方的大力支持下,我救援队在组织卸载装备物资的同时,紧急赶往受灾严重的加德满都市区Balaju地区开展生命救援,经过紧张的连续搜索营救,成功救出2名幸存者。医疗分队全程配合搜救行动,对救出的两名幸存者进行了紧急治疗后转交当地医疗部门。
中国国际救援队还被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办公室现场行动协调中心安排承担分区协调责任,组织协调俄罗斯、西班牙、法国等救援队对加德满都市区西北部开展搜索与排查,组织清理遇难者尸体;其后随着搜寻排查范围的扩大,又承担了加德满都西部区域的组织协调任务,与新加坡、俄罗斯、马来西亚、中国深圳山地等救援队一起对加德满都以西和北部区域的丹丁白希-博卡拉地区、加德满都东北山区等地开展联合搜救与灾情评估,按期顺利完成了搜寻、排查与评估任务。
同时,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加德满都市区、丹丁等灾区开展了巡诊、搭设了医疗点,共巡诊7481人次,有效救治灾民3750人次,发放了价值130余万元的药品物资,防疫洗消面积达170700平方米。
根据中国国际救援队在灾区的现场搜救、排查与评估,结合中国地震局在国内针对此次地震开展的科学研究、灾情信息汇总与分析,我们认为此次地震灾害的重灾区和极重灾区主要分布在两个区域:
2.1 北部山区极重灾区分布
自此次8.1级地震微观震中区向东,在尼泊尔北部山区呈近东西方向分布了长约300公里的极重灾区(地震烈度IX度区及以上区域),主要分布在Gorkha-Dhading Besi-Kathmandu等城市以北30km 左右的Arughat-Chrangephedi-Bidur(Trishuli)-Chisapani-Newargaon乡镇以北至中国国境线的近东西向区域。这些区域内大量建筑物成片倒塌、滑坡体和雪崩大量分布、部分村庄和旅游营地消失、桥梁垮塌、道路交通、通信和电力中断,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部分人员失踪;同时由于地形高程的巨大差异,造成对极重灾区搜救、营救和医疗救援的极大困难。如此大面积的极重灾区亟需将伤员转运出来,亟需开展灾民的紧急生活安置,包括帐篷、食品和饮用水、药品和生活用品等。
2.2 加德满都谷地重灾区灾情分布
加德满都谷地属于重灾区,灾情分布有两个特点:一是以砖结构为主的老旧建筑物倒塌量大面广,包括市区内大量的古建筑倒塌,以及北部农村砖土结构、石结构建筑物倒塌,倒塌数量较多,分布比较分散;二是市区西北部的Balaju等地区,沿着河道两侧分布的高层(5-7层)建筑物的1-4层叠层式倒塌,上部建筑物结构整体完好,呈叠层式倒塌的建筑物造成大量人员被埋压。这些倒塌的建筑物造成了加德满都市区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地震发生后,尼泊尔政府和国际社会快速响应,对地震灾区开展了紧急生命抢救、分区搜索排查、极重灾区的灾民安置等,取得了灾后生命紧急救援和灾民初期安置的重大进展,然而由于此次地震巨灾的特殊性和灾区特殊的山地地理环境,给灾害救援增加了很多困难。
目前此次地震的应急响应和紧急救援阶段已经结束,正全面进入灾民临时安置和救助阶段,灾区的恢复重建也将会逐步开始。根据中国国际救援队多次国内外救援经验,并结合中国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等地震灾区灾民安置和恢复重建的经验,提出以下思考与意见:
3.1 灾民安置和恢复重建总体思考与意见
1)加强后续救灾行动国内外组织协调,有效开展救灾救助
目前,在尼泊尔仍有100多支外国医疗队伍,还有国内外其他各种救灾力量分布在各个灾区,后续救灾行动的开展也还需要更加有效的组织协调。联合国方面已在Gorkha、Kavre、Chitwan等区域建立了区域协调,建议当地政府、军方和国际组织方面加强沟通联络协调,更加高效有序地组织各方力量开展后续救灾行动。
2)制定尼泊尔地震恢复重建整体规划
目前尼泊尔地震救灾工作已从搜救阶段转入医疗、灾民安置和恢复阶段,建议政府及时组织开展恢复重建工作,积极争取国际援助,制定地震恢复重建的整体计划,从居民住房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古建筑文物保护等方面,进一步明确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特别是居民住房重建必须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实行统一规划建设,优先安排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加快修复文物古建筑,减轻滑坡、雪崩等次生灾害的影响,着力培育拓展文化旅游业和登山业等优势产业的发展,重点弥补农业生产在地震中遭受的严重影响,力争通过震后恢复重建工作增强尼泊尔的防灾减灾能力。
3)加强地震灾害救援能力建设与灾害应对准备
尼泊尔8.1级地震人员死亡及建筑物受损分布图-截止到5月1日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强震带上,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强烈地震,此次8.1级强震后,地震高风险依然存在,应全面开展地震灾害的风险分析,并据此开展国家和地方的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包括现已规划的国家级2个中型、7个轻型救援队以及社区第一响应救援网络体系建立,加强专业救援队及公众的培训和宣传,从而使国家和各级政府、NGO组织体系能有效应对地震灾害,极大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
4)建立救灾管理与服务平台,提升灾情信息获取能力和灾民安置效率。
由于地形地貌原因,北部山区乡村居民点分散,导致大量灾情信息难以及时收集,建议建立国家救灾管理与服务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及时收集灾情信息,特别是交通不便的北部山区信息,开展科学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以利于及时向灾民提供救灾救助,提升灾民安置效率和灾民安置的覆盖度。
5)加强地震监测预警,提升地震灾害应对能力
建议在现有地震台网建设的基础上,增加地震台网监测密度,适度考虑地震预警系统,尤其是对重点设施和公众的预警,提升政府和公众防范地震灾害的能力。
3.2 北部山区极重灾区灾民安置与恢复重建思考与意见
1)把握宏观灾情,开展救灾救助总体需求评估
北部山区东西长约300Km,南北宽度约80-100Km区域为此次地震的极重灾区,高山和峡谷中大面积分布有若干村镇,目前亟待进行北部山区救灾救助总体需求评估,包括伤员转运、灾民安置、生活需求等,充分了解灾情和需求,以便政府更好的采取措施进行救灾救助。
2)开展灾民紧急安置,保障灾民基本生活
据中国国际救援队专家现场与宏观灾情的汇总分析,目前北部山区的救灾救助亟待开展,在这些深山区域由于大量建筑物成片倒塌,加之滑坡体严重,目前急需大量帐篷,一些峡谷中居住的灾民亟需转运到外部或山区受余震、滑坡体及其次生灾害危险性较小的区域,集中建立灾民临时性安置区域,保障灾民在短时间内的居住、生活必须品等,尽管目前直升机将生活必需品不断的运送到极重灾区,但力度仍需加大。
3)及时修复基础设施,为恢复重建提供保障
由于地震造成了大量的滑坡体,导致通往北部山区的道路几乎全部堵塞和中断,目前急需将通往灾区的主干道路打通,如加德满都-樟木口岸、加德满都-Bidur(Trishuli)-Dunche、Dhading Besi-Lapa Khola等通往灾区的主干道路,以实现陆路的救灾,及时修复通信和电力设施,也为后期的北部山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重要的运输保障。
4)加强灾区医疗防疫,防范大面积瘟疫传播
对北部山区中的主要城镇开展全面的医疗防疫工作,尤其是对造成大量人员和牲畜死亡的地区,全面开展卫生防疫,向国际社会呼吁建立北部山区的多个流动医院和防疫中心,指导当地政府开展卫生防疫,防范大面积瘟疫传播。
5)加强地震次生灾害防范,及时做到泥石流预警
尼泊尔的雨季即将来临,大量的滑坡体在强降雨的情况下极易导致泥石流和局地洪水,余震还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北部山区极重灾区灾民和外部救灾救助人员等应及时防范地震次生泥石流灾害和余震造成的滑坡体灾害,适度考虑泥石流灾害预警并制定有效的应急撤离计划。
3.3 加德满都谷地灾民安置和恢复重建思考与意见
1)加速灾民安置、确保社会平稳
在紧急生命救援和埋压尸体挖掘之后,需紧急开展以下工作:
I 加强全市医疗防疫,防范大面积瘟疫传播。
尼泊尔8.1级地震网络报道人员死亡随时间变化图
II全面开展建筑物安全鉴定,尽快落实居民安全居住环境。
III有效管理避难场地,确保灾民生活有序。
IV建立接受北部山区及外部灾民的机构和区域。
V加强安全保卫,避免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发生。
VI建立政府与NGO对接管理与服务平台,积极发挥NGO组织在灾民安置中的作用。
2)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计划,加速城市可持续发展
2013-2014年以来,加德满都市区加快了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市区的道路状况有了极大的改观,建议:
I及时制定加德满都市区灾后恢复重建计划,在计划制定中充分考虑城市的中长期发展,通过对危险建筑物的清除,规划和建设小区和社区以及城市功能区域,实现城市区域的科学规划和建设。
II加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包括城市道路桥梁、通信、供电、供气、供水等生命线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市区主干道和次干道以及通往山区的道路等。
3)开展城市地震安全性评价,提升建筑物抗震设防能力
在加德满都市区开展活断层探测、小区划和震害预测,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避开发震活动断层,判识地震烈度异常区域,提升建筑物抗震设防水平和标准,从而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规避地震灾害风险。
*曲国胜、赵明、杜晓霞、郑荔、张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