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记者
乡镇“拍蝇”困境亟需突破
文_本刊记者
十八大后,中央高强度“打虎拍蝇”,许多“老虎”应声落马,群众叫好声一片,但对“拍蝇”的评价群众却略显淡漠,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苍蝇相对老虎要多得多,但另一方面或许也与基层反腐存在某些困境有关。
近日,本刊记者采访到湖北黄冈市下辖某县一位在乡镇纪委任职超过10年的镇纪委书记,了解当下基层反腐的一些客观现实和存在的问题。
乡镇纪委书记最尴尬的地方在于,他们很容易陷入上级不喜欢,群众不信任的两难境地。
2014年6月5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称,为增强纪委监督权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湖北省委明确规定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在党委(党组)中的排位,不论资历先后,都排在副书记之后、其他常委(党组成员)之前。在2014年下半年,全国多地都开始了纪委的“三转”工作,以加大纪委的办案力量,增强其权威性。然而,乡镇一级的基层纪委并未包含其中,对于真正处于反腐最前沿的乡镇纪委并没有因为这一次纪委改革获得实质性的改观。
“一个镇里有一个核心层,一般是镇党委书记、镇长、两位镇党委副书记, 然后才是镇纪委书记,乡镇纪委书记是排在第五位的,所以一些比较重要的会议可以允许乡镇纪委书记参加,也可以不让其参加,乡镇纪委书记并不是真正的核心层。”湖北黄冈市下辖某县的一位镇纪委书记告诉本刊记者,由于有一些重要的会议无法参加,纪委书记了解的情况也就十分有限,不了解情况自然无法实施监督。的确,乡镇纪委书记并不像省、市,乃至县一级纪委书记在“班子”中的分量,没有权柄、没有话语权,开展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
本刊记者在以往的采访中也了解到,乡镇一级纪检干部还会时常被要求干一些其他的“杂活”,比如维稳、计划生育、民事调解等,这使得乡镇纪检干部很难有足够的精力从事本职工作。中央在纪委“三转”中要求“转职能”,纪委要攥紧拳头专职反腐;但由于“三转”工作并未延伸到乡镇一级,所以目前乡镇纪委仍然需要“兼职”,很难做到专职反腐。
“精力不集中,力量不集中,这是目前很多乡镇一级纪委的通病。”该镇纪委书记说,纪委的工作就是监督、执纪问责,但面对组织分派的其他工作,作为党员不能拒绝,必须服从组织的安排。在采访中本刊记者还了解到,乡镇纪委书记最尴尬的地方其实在于很容易陷入上级不喜欢、群众不信任的两难境地。
由于身处基层,尤其是在农村直接面对广大群众,农村群众对法律、政策、制度等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容易钻死角。“有的问题,按照制度处理,只能达到某种程度,但有的群众只从自己的标准出发,没有达到他的期许,就认为我们的工作有问题,到最后甚至去上级单位举报。”该镇纪委书记无奈地告诉本刊记者,他自己曾经就遇到过这种情况,7年里被举报了几次,开始领导也能够理解,但次数多了,领导难免不怀疑。
一般情况下,领导不会直接说不要去查谁了,而是会非常委婉地告诉你,某某同志是一个好同志,还是很有能力的等等。
本刊记者了解到,所采访的乡镇有多达43个党支部,然而,镇纪委含书记在内却只有5人(两人挂职),正式纪检工作人员仅仅3人。5个人要监督43个党支部,工作量与工作力量显然不成正比,开展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
据该镇纪委书记介绍,乡镇纪委工作的开展主要是通过走访,这也是唯一的途径。“我们一旦发现问题,首先向镇党委汇报,镇党委同意调查,我们就开始调查,但调查其实是十分困难的。”该镇纪委书记说。乡镇纪委的办案力量十分有限,办案人员少、硬件设备差,并且没有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也很难得到同级别其他单位的支援(如派出所)。
乡镇纪委进行调查时,一个很大的难处就在于找不到人。农村的收入有限,为了生活,很多人选择离开农村去城市打工,而这些外出的人往往就有关键性证人。“乡镇一级的纪委不可能像高级别的纪委那样,出差到外地去取证,办案力量和经费都是不允许的。所以一些案子,需要查很久。”该镇纪委书记告诉本刊记者,这种情况下就只能电话联系,虽然现在通信技术很发达,但对于调查取证来说依然是一种考验。
“以上这些原因使得基层群众对我们基层纪委有看法,他们主观地认为基层纪委不作为,甚至认为在拖延、包庇、敷衍。”该镇纪委书记告诉本刊记者,多年来当地纪委一直尽心尽力地工作,虽然获得了很多群众的认可,却也有被误解的时候,因此十分无奈。
“大多时候群众还是能理解的。”该镇纪委书记说,他以前在别的乡镇担任纪委书记时,曾调查一个村干部,查明后,在大会上给群众做通报,事后群众对纪委很感谢。
该镇纪委书记向本刊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几年前,他接到群众举报,说所就职的乡镇下辖某村的村支书有贪腐情况,于是向党委汇报后立案调查。但调查结果显示这个村支书没问题,或者问题并没有群众反映的那么大,事后只给其党内警告的处理。“举报人对此十分不满,认为我们在包庇,于是直接到县里上访,把我们也一并告了。”最后为了平息上访,这个村支书主动引咎辞职了。但是,到了下一届村委会成员选举时,这个村支书又被选了上来。
“民主的好处就在这里,大多数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该镇纪委书记告诉本刊记者。
当然,乡村毕竟只是一个很小的地域范围,中国又是一个人情社会,查案的和被查的主体很多情况下都是熟人,这其中会不会存在人情问题呢?该镇纪委书记明确地告诉本刊记者,别人不知道,但自己这些年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从没有因为是自己的熟人就“放一马”。在被问及是否有过领导替查办对象“打招呼”的经历时,他也表示自己从未遇到过,“我们县纪委的领导还是很支持我们的工作,我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该镇纪委书记说。
然而,另一位原就职于某乡镇纪委岗位现已调职到其他单位的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虽然领导帮被查对象打招呼的事情并不多,但并非完全没有。“一般情况下,领导不会直接说不要去查谁了,而是会非常委婉地告诉你,某某同志是一个好同志,还是很有能力的等等。”该人士说,这种旁敲侧击,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很多情况下会给办案者带来压力。
乡镇纪检干部,干着得罪人的工作,收入低,又很难得到升迁。说完全不影响工作积极性,那是假的。
本刊记者所采访乡镇的镇纪委副书记是一名部队营级干部转业,回到家乡后便在乡镇担任纪委副书记多年,在面对本刊记者的采访也吐露了很多“苦水”。“由于镇纪委书记要参加镇党委安排的其他工作,所以查案的工作多是我这个镇纪委副书记带队去,但很多情况下别人并不买账,因为我的级别太低。”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这让他感到有些憋屈。
此外,缺少经费是最现实的问题,据该镇纪委的书记和副书记介绍,县纪委有明确要求,县域内所有乡镇纪委每年的经费不得少于3万元,然而事实上很难达到这一标准。该镇纪委书记甚至无奈地拿出公文包中的一打发票给记者看,这是他今年出差的花费凭证,至今找不到地方报销。
升迁渠道的狭窄也是困扰基层纪检干部的一个烦恼,上述曾就职于乡镇纪委的人士告诉本刊记者:“乡镇纪检干部,干着得罪人的工作,收入低,又很难得到升迁。说不影响工作积极性,那是假的。”
以该镇纪委书记为例,他已经在基层纪委书记岗位上干了超过10年,先后被评为所在县和黄冈市优秀纪检干部的他却依然只是平调,并没有得到升迁,镇纪委副书记的情况亦不乐观。但他们表示,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多年,也产生了一定的感情,还是比较热爱自己工作的。
本刊记者所采访的乡镇纪委所面临的困境只是全国乡镇一级纪委的一个缩影,该镇纪委书记只是说出了大多数乡镇纪委书记的心声。所幸的是,该镇纪委在困境中依然努力寻求突破,坚守自己的工作职责。
该镇纪委书记向本刊记者展示了三份最近的村干部摆酒的申请书,其中有的村干部因为娶儿媳或者为父母过寿呈报的申请,按照农村礼节必须摆酒,故此向镇纪委提出申请备案。
“八项规定和反‘四风’我们一直是坚决执行的,这方面县纪委也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村干部要摆酒可以,但必须先向镇纪委备案,摆多少桌、收礼是什么标准,这都必须先上报方案。如果有群众举报你超规格,那么镇纪委就会根据村干部的申请标准进行调查。”该镇纪委书记告诉本刊记者。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2015年,该镇纪委书记所在的黄冈市下辖某县纪委办公室曾发出文件,其中就有关于进一步落实“三转”要求,加大办案工作力度,组建办案协作区的内容。该县被分为三个办案协作区,该纪委书记所在乡镇和另外3个镇及1个开发区,1个养殖场被划入第一区,该区负责人由该县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担任。
看得出来,基层纪委就如何贯彻中央的反腐精神做出了不少努力,他们希望通过统筹多个乡镇统筹纪检力量,用区域合作的方式突破乡镇纪检工作的困境,进而提升乡镇纪委的反腐效能,以适应当下“打虎拍蝇”的大节奏,但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还有待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