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屈刚
把爱心洒满家乡热土
——记信阳市平桥区政协委员郭启明
◎文/本刊记者 屈刚
他是一个农民,没有多少文化,却情牵教育;他是一位商人,勤劳朴实、兢兢业业,创业不忘乡邻,致富心系公益。几年来,他先后为家乡的公益、教育事业无私捐资数十万元,他就是信阳市平桥区邢集镇的郭启明。
近年来,邢集镇作为平桥区西大岗的经济重镇,经济发展迅速。2008年以来,郭启明积极投身于邢集镇小城镇建设,引进资金4000多万元,先后打通了富民街和幸福大街,拉大了集镇框架,为邢集镇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成功创业的同时,作为土生土长的邢集镇人,郭启明致富不忘群众,在创业中致力于社会建设,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广泛好评,他也因此连续三届当选为平桥区政协委员。
2009年,郭启明为响应平桥区委、区政府大力发展茶产业的号召,投资40万元,率先在邢集镇八一林场高标准建成了300亩茶园,带动周围群众发展茶叶1000多亩,实现年产值400多万元。当年,按照“六城联创”的工作要求,在邢集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郭启明联合当地创业成功人士投资1200万元,对邢集村赵庄组进行整体改造,拆除旧房2700平方米,统一规划建设了富民街,使得该组居民喜迁新居,改造后的赵庄组整齐、干净,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自农村改革发展实验区建设以来,作为一名区政协委员,郭启明结合邢集镇的具体情况,建议以小集镇建设引领邢集农村改革发展。他的主张得到了邢集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采纳,并纳入该镇重点抓好的经济工作之一。为解决资金难题,郭启明多方协调,以情招商,成功引进了明港籍沿海创业成功人士前来投资,2009年3月,投资2500多万元的邢集镇幸福新村正式动工兴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工程进展顺利,目前,街道已完成全部拆迁征地和主路面硬化工作。
一人致富,带动八方。为了解决周边乡邻发展生产资金困难的问题,郭启明在邢集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于2009年发起成立了邢集镇首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合作社始终坚持“立足农业、服务农民、扎根农村”的办社理念,以扶持“三农”、发展农村经济为宗旨。目前,合作社有成员100余户,入股资金300多万元,有效地缓解了周边农民生产、生活、创业、增收方面的资金需求,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郭启明先生慷慨解囊捐资1.5万元,为我校的学生购置校服200多套,这种无私奉献的爱心和热衷投身教育事业的热心,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2012年10月29日,在邢集镇卞楼村小学的操场上,当校领导致答谢词时,全场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郭启明吃过没有文化的亏,这使得他更加重视教育问题。2009年,当他看到镇中心小学操场破旧时,当即出资1万多元重整了操场;2010年,他拿出2万元交给邢集镇中学用于困难学生救助和优秀生奖金;2011年,他再次拿出4万元对该镇中学进行捐助,购置了一套质量过硬、功能先进的播音和音响设备,并全面平整、硬化了操场……
郭启明致富不忘父老乡邻。2009年冬,当他得知镇敬老院老人们的棉被保暖性差时,一次性拿出4万多元,为镇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了过冬棉衣、棉被和慰问品。敬老院的老人见到他就像见到了亲人一样。
作为一名卓有眼光、思想超前的农民,郭启明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农村文化发展了,才能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精神面貌。基于这一认识,他在创业的同时,还致力于农村文化建设,大力倡树文明新风。
2011年1月,郭启明出资2万多元,购了服装和道具,在邢集镇组建了舞龙队。他还积极动员更多社会人士投资乡镇文化建设,成效显著。2011年春节,邢集镇舞龙队参加了全区元宵节广场文化活动,舞龙演出作为压轴节目被评为“优秀节目”,受到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局的表彰。2011年的重阳节,郭启明个人出资请来了泌阳豫剧团,在邢集镇公共图书馆门前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戏剧展演,观看群众达到7000余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近年来,邢集镇水质下降,浅层地表水污染严重,直接影响着邢集人的身体健康。郭启明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想:如果能打几口深井,建一座自来水厂,把合格的生活用水直接送到每家每户,不就解决了这一难题了吗?可是建一座自来水厂谈何容易,几百万元的资金从哪里来?他为此事犯了愁,寝食难安。作为一名党员,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决定求助上级政府。于是,他把群众的实际困难多次反映到市里、省里。经多方努力协调,一座现代化的自来水厂终于顺利建成,群众将告别污染水,用上放心的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