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强
摘要:[目的]树立为护理专业所需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服务的新教学观,来进行《医用化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提高为医学而教化学和学习化学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方法]以护理工作过程和职业要求为导向,将化学实验操作与护理工作实际相结合训练,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质培养与职业素质要求相结合训练。[结果]学生明确化学实验对护理专业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实践能力和素质要求显著提升。[结论]符合高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取得较好的实验教学改革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高护;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118-03
《医用化学基础》在高护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是为后期医学课程奠定“够用”的化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实用”的化学实践技能和技术,并在实验中逐步培养和形成严谨细致的实验作风和态度,为尔后的护理实训课奠定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基础。《医用化学基础》课怎样才能做好此项工作呢?首先,要改变以化学专业标准来要求护理专业学生的旧教学观念和方法,明确树立按护理专业知识所需求和护理工作所需求来改革《医用化学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要紧紧围绕这条主线来设计符合护理专业的教改活动和各项措施。其次,化学教师不懂医,要去问、学、改,并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和验证,再经过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形成一套符合护理专业实验教学的方案,来达到高职教学目标的要求。为此在高护化学实验教学中做如下的尝试。
一、改革实验要求单一性,注重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并重,全面培训学生
(一)首先要改变教师的实验教学观和学生实验观
为适应高职“学中做”和“做中学”的教学观,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和实验学时较多的特点,及时更新教学观念,紧紧抓住和围绕为护理专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打基础这条主线索,改变为学化学而教化学旧观念,建立为学医学而教化学的新观念,并用来指导化学教学改革,特别在实验教学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实验要求单一,只注重验证理论知识,这种不适应现代高职培养人才的旧方法,要将实验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放在与验证理论知识并重的地位,认真规划设计,细化改革项目,并在实验严格执行,才能取得教改的成效。同时,新生的实验观念是注重实验结果,对专业要求一无所知,而职业学校的学习任务是为今后的工作而学习,则实验要求也发生了改变,更注重通过实训,学会规范化的操作,达到一定的实验能力和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服务。有了教师的观念转变,设计出符合为医学服务的教改措施,才能去影响和改变学生,学生的实验认识提高了,教改才能有效执行,学生最终才能转化为自觉实验行为,才能起到为后期课程奠定良好实验基础的显著效果。否则,学生就不明白教师对实验操作规范、作风和态度等方面的严格要求,而打击了实验兴趣,甚至反感和消极,影响教改的效果。所以,教师不仅自己要建立为医学服务的实验教学观,更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建立这种实验观。改革需要制度作保证,与教师和实验教师的奖励工资挂钩,来确保教改的进行和取得成效。学生也如此,将实验考核占总成绩的比例提高至35%,促使学生提高思想认识,认真对待并严格要求自己。
实验证明,制度是保障,奖罚是动力,这几年较好地起到了促进教改的作用。
(二)改实验单一要求为多样要求并重
以前实验要求单一,学生按教材实验要求,做好验证操作即可,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并不注重,完成教学任务完事,没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优势,为后期的医学护理课程和护理实训奠定良好的规范化操作技能和专业所要求的职业素质。现做了如下改进:
1.改变实验前的预习要求。除了保持以往实验前的预习(内容、步骤、操作要点和安全)要求以外,现在更注重要求学生预习本次实验操作中与护理工作有那些关联性,利用多媒体放一段护理工作视频,要求学生观看分析比较,带着实际问题来预习和准备明天的实验,并做好实验预习方案。
2.更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1]例如:在如何配制9g/L的NaCl溶液100ml?的实验操作中。以往实验教师按实验要求准备好相应的药品和仪器,学生不需要动脑筋进实验室按要求做就可以了。现将实验教师准备的实验仪器做了变化,烧杯有1000ml、500ml、200ml、100ml和50ml五种规格;定容的仪器有量筒和容量瓶;量取液体体积的吸量管准备三种不同型号和规格等,考查学生如何正确选择仪器来完成实验操作,同时检验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更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和形成。[2]
(1)着装要求。教师和实验教师严格要求和监督,对不穿工作服的学生批评教育,坚决清除实验室,培养和形成学生的职业着装要求。
(2)责任心要求。教师和实验教师协同并仔细检查学生的实验预习报告,对末完成和敷衍者,监督完成合格后,才能做实验。因医务工作是一个责任心要求非常高的职业。如:病人手术前,护士与相关医务人员要做好各自的工作预案,手术时才能团结协作,配合默契,才能较好地处理手术中的突发事件,顺利完成医疗工作。逐步培养职业要具备的责任心。
(3)实验态度和作风要求。实验完毕后,实验台、仪器末清洗干净,仪器和药品未按要求摆放整齐、有序离开者,责令其返回,按要求做好并在实验日志上签名,作为实验考核减分依据。严格要求并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职业要具备的态度。
(4)加强问题教育,强化职业特性。利用多媒体将近几年来医院发生的恶性医患纠纷从网络上截取下来,做成多媒体,与学生共观看、共分析,大多不是医疗技术事故,而是医疗责任引起事故,通过间接体验,指导和帮助学生了解医生的职业特性,并明了责任重于泰山的职业意义。
(三)改革实验作业的要求
由单一的化学要求向化学与医学相结合的要求转移。如:在电解质性质实验中,除按规范完成实验报告外,并根据往届学生出现的问题,来布置实验作业。根据所做实验,来分析判断下面实验记录和解释的正确性;同时了解形成这种不细致习惯对实际护理工作有何影响。
实验项目一:盐酸性质 实验现象:PH试纸变红PH≈1实验结果解释:酸性
实验项目二:醋酸性质 实验现象:PH试纸变红PH≈4实验结果解释:酸性
不仅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训练学生严谨细致的作风,增加与医学相关的内容,要求学生去问(师姐),去查(图书馆、网络),去交流验证(临床教师、医院护士),培养高职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和专业思想。
(四)改革实验小结的要求和方式
1.以往实验小结方式和缺点。以往实验小结的方式多为利用下课前的5~10分钟时间,无论学生是否完成实验,都要停止实验听教师的小结,时间仓促,实验秩序较混乱,效果极其不佳。
2.改革后的实验小结方式和优点。充分利用多功能一体化实验室的监控设备,将学生实验操作过程截录下来,再利用晚自习充裕的时间,召开实验小结分析讨论会。如:在溶液配制的操作实验中,先看自己和同学的操作(旁观者清),再观看一段护士给病人输青霉素的操作过程。要求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其一,当溶质为固体时,溶解演质的烧杯是选择100ml、200ml还是50ml好?如果溶解溶质的烧杯和玻棒不用蒸馏水洗涤2~3次,洗液不转移到量筒中,那配制的溶液浓度有何改变?与护士操作视频比较,为什么护士要用注射器在安培瓶中反复抽吸几次,一次不行吗?有何影响?其二,在配制消毒酒精的实验操作中,同学们嗅到了酒精的气味,说明酒精有什么性质?与护士操作视频比较,并仔细观察盛消毒酒精的器皿,你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妥?采用学生操作视频与护理工作视频对比的小结方式,其优点是通过“看”、“比”、“议”和“评”这种实验后的教学活动过程,可大大提高学生认识,体会尤为深刻,起到巩固和提升实验操作训练的效果。并能较好地解决以往做得好,无认识体会,最后效果还是不好的尴尬状况。将以往教师一人作小结的方式转变为一种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实验教学小结活动,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实践证明,通过这几年的改革和完善,学生不仅建立了新实验观,更重要的是实验观的转变,带来了实验态度和作风明显的改观和提升,得到了后期相关课程教师的充分肯定。
二、以护理工作过程为方向,指导化学实验改革
(一)选定相关性较强的护理工作过程作为化学实验改革的依据,进行整体性训练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交接班完毕后,先按医嘱去领取药品,再给病人进行配药,最后执行医护操作,在操作中不细致、不规范和责任心不强,就会出现交叉配错药的现象,从而导致医疗事故。以常规的护理工作为依据,一改以往学生不参与实验前准备实验的习惯,现改为每次实验时,每班依次派一组学生来实验室,配合实验老师准备实验的仪器和试剂(包括领取实验用品、规范地摆放和药品的配制)等。学生能够全面参与实验的各项准备工作,实验的训练由“知识点”变成“知识面”,收获增大,效果更佳。
(二)以医学工作过程为依据明确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意义
使学生明白化学实验操作与今后工作的关联性,通过实验过程体验到仪器的漏拿、型号配置不对、试剂的配制不对甚至错误,就可导致全班学生的实验不成功甚至失败的严重后果。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团结协作精神,达到学习更全面,训练更符合护理工作要求。
三、改革实验教师的指导模式
(一)以往实验教师的指导模式和缺点
以往实验目的单一,主要以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实验为主,实验教师指导为辅的模式。实验教师角色发生换位,不是指导学生实验为主,变成实验中以添加药品、更换损坏仪器和监督卫生为主,缺点是不能协助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规范化操作的指导,学生实验中的疑问不能得到及时全面有效的解决。实验的整体效果不佳。
(二)现在实验室的指导模式
化学实验的改革,相应培训的要求增多,教师一人是无法完成的,实验指导教师回归指导教师的角色,而不是实验保管员的角色,与教师协同来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共同管理学生并严格要求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在实验室中担负与任课教师一样的教学职责。
(三)协同教师培养和考核学生的实验能力[3]
除严格要求、指导、纠正学生在实验中的不规范操作外,更重要的一项实验室工作,就是配合教师分批抽查考核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记录和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作为学生的实验考核成绩。护理专业学生此项训练的重要意义,是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在记录病人病情时,如果记录描述不准确、模糊不清,会影响医生对病情判断甚至误导医生,产生医护矛盾。另记录不规范、不明确,在发生医疗纠纷时,不能作为司法凭证,造成医务工作中的麻烦。作用是将实验能力和严谨细致的实验作风与护理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培训,整体效果更佳。
四、改变教师主导实验的模式,鼓励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协同实验的方式
(一)以往学生实验模式
学生先是观看教师的实验操作演示,同时边看边听教师讲解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最后学生再进行实验操作练习,缺点是学生好像就是按程序设计的被动操作者,无法提高实验的兴趣和主动性。
(二)现尝试改为学生为实验前的示范者,教师作为参与者的实验模式
1.方法:(1)鼓励学生上台说出本次实验的操作要点和安全要求。(2)给大家做本次实验的示范性操作演示。(3)其他学生可提出疑异,并可上台纠正。(4)教师做简要的讲评评和补充。(5)全体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练习。(6)教师巡视、指导、纠错、解疑。
2.措施:(1)自愿上台者,实验考核加分,强制上台者考核酌情加分。(2)鼓励和强制并用,最后要逐步形成自觉行为。(3)以奖励为主罚为辅的原则(即自愿上台者,即使错误也要酌情奖励实验考核加分)。
3.优点:(1)可检查学生预习的真实状况,掌握学生的预习效果和实验操作能力。(2)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性。(3)可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明确实验中的指导方向和侧重点。(4)能有效起到学生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总之,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方向是要为护生的学习、实习和工作服务,虽然《医用化学基础》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在按护理专业的需求来组织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做了一点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毕竟不是医学教师,所以,还要再学习,再提高,并要勇于创新,努力探索能将化学专业和医学专业联系更紧密、更贴切医学实际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措施,为教改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秀芳,贺文英,敖特根.普通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S2):195-197
[2]计晓月.议高职护生人文素质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06):97-98
[3]蒋晓原,张凤.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9,(06):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