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启发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的探索

2015-12-05 03:45宋彦东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5期
关键词:程序教学法教学方法

宋彦东

(海盐高级中学 浙江嘉兴 314300)

“程序启发教学法”是广西师范大学创立的一种特殊教学方法,它运用了现代教学的整体、有序的教学原理,按照知识的逻辑发展顺序、教学中的心理学规律以及学生的正常认知规律而推出的一套教学方法,已经被部分中学的化学教学所使用,而且取得不错的效果。程序可以看作对一系列动作的执行过程的描述,而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那么“程序启发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任务按照预设的环节以启发的形式完成教学内容。

1 “程序启发教学法”的模式和流程

本人研读了此教学方法,受到启发,此方法可以把教学中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变为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原则推进、深化,使教与学达到更优化,更加切合新课程理念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于是本人在生物教学中把“程序启发法”进行了改进、完善,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应用。下面以“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一节为例来简要说明流程:

1.1 导入启发(5——10分钟)

利用生物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用事例引入本节课内容,抛出重点,激发学习兴趣,探究知识情境,触发学习活动。例如本节教学中通过“汶川地震中DNA鉴定”这个例子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引出问题,DNA有着什么样的特点来支撑它的结构稳定性呢?下面请同学们按照教材内容构建本节内容的知识框架,并利用DNA组件模型合成你所理解的DNA结构。

1.2 自学探究(15——20分钟)

学生通过阅读、质疑、讨论等形式自主处理本节内容重点,并归纳出本节的知识网络结构,教师可在学生自学阶段收集各种信息和疑难问题。例如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对本节课中DNA分子结构和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并构建知识网络,注意此环节需要让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分析,然后教师事先准备好“DNA结构组件”,每4个人为一组,根据同学们从教材中的阅读对DNA结构的理解,将不同颜色的分别代表脱氧核糖、磷酸和不同碱基的DNA组件连接起来,然后展示给全班同学。

1.3 答疑解惑(10——15分钟)

教师对学生自学中产生的疑惑问题进行点评或互评,并将学生归纳的不完整的知识网络以板书或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在同学们对于本节的主干内容已经掌握完成,但是头脑中的知识网络构建不系统的情况下,让同学们与老师建构的知识网络比较并补充,也可以锻炼他们的系统思维能力,并使本节内容重点突出。

1.4 提高深化(5分钟)

精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习题,加强对解题思路的分析,鼓励一题多解,使本节内容深化提高。由于不同学生理解程度不同,为了解决分层次教学,此阶段可以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让有余力的同学完成,使其思维能力得到升华。

流程关系图如图1:

图1

2 “程序启发教学法”的作用和效果

如此一节课下来,实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完美结合,因为整节课的开放性较强,所以不一定完全是按照教师的预想安排进行的,其中可能会遇到同学提出的意想不到的问题而使整个课节奏乱掉,所以需要教师在课前对教材的知识做认真的处理和预设,同时对教师随即应变的能力要求较高,如此一节课可以兼顾培养学生几个方面的精神:

2.1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品质。

自主学习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能力,以往的教师满堂灌式的教学早已被学者们否定,但是如何建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方法也一直被广大一线教师苦苦探寻,所得共识即是“我要学、我想学,而不是让我学、逼我学”的自主学习模式才是学生成绩提高的真正动力。

2.2 敢于质疑问难的学习品质。

学习过程中不可能没有疑问,否则一定是对知识没有深入理解,所以有质疑才是学生对这门学科认可的表现,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优势,将学习的热情延续。

2.3 乐学好学勤学的学习品质。

我们一直认同,兴趣学习才是学好一门学科的最高境界,而这个兴趣的培养当然也是老师要在新课导入上做足功课的,为学生创设一个求知的欲望,引导他们进入兴趣学习中来,乐学在前,勤学自然随之而来。

3 “程序启发教学法”使用中应注意几个问题

3.1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果本节课对学生而言没有兴趣,那么带着无味的意识,自主学习自然是空谈,所以在导入启发这一环节要做足功夫,利用好生物学科与实际生活的广泛联系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本节内容的趣味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才能为本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3.2 该放手时就放手

在起初应用此方法时,也很担心学生不能恰当的自主整理知识点或者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而使本节内容的重点不突出,可是发现只要教师设置的自学思考题得当的话,学生的能力还是不可小视的,所以让学生带着有价值的问题去自主研读非常重要。

3.3 保护学生的提问积极性

当学生充分思考了本节课的内容后,提出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而且有些在老师看来不是重点、难点,但是出于对学生积极性的保护,要多加鼓励才好,同时教师又要精心选择,毕竟问题偏离本节内容太远的话,会影响整节课的效率。

3.4 引领学生勇于探索

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一直是教师们孜孜不倦的追求,所以对于一节内容如果只是让学生掌握了或者记住了,那是远远不够的,能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思考、有所联想才是知识学习的升华。因此教师也可以在最后一个环节上设置一个合适的探究性题目,为学生铺设一个起跑的平台。

我相信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诸如像“程序启发教学法”等优秀的教学方法会更多的被广大一线教师关注、发掘,并灵活的应用于高中生物课堂上。

[1]马秀琼.程序启发教学法初探[J].蒙自师范学院学报,2009,(5):12.

[2]张喜燕.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的思考[J].中学生物教学,2011,(5):12.

猜你喜欢
程序教学法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试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创卫暗访程序有待改进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