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月平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医院中医科,广东 东莞 523220)
舒肝清胃养阴安神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研究
袁月平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医院中医科,广东 东莞 523220)
目的:观察舒肝清胃养阴安神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用舒肝清胃养阴安神法治疗,对照组用谷维素和艾司唑仑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的kupperman评分、PQ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4%和8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舒肝清胃养阴安神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效果较好。
失眠,围绝经期;舒肝清胃养阴安神法;对照观察
我们用舒肝清胃养阴安神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共85例,均为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我院诊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年龄44~56岁,平均(51.4±1.3)岁;病程2~18个月,平均(9.4±2.3)个月。对照组年龄44~57岁,平均(50.9±1.7)岁;病程2~17个月,平均(8.9±1.1)个月。两组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西医诊断标准[1],且以难以入睡、醒后不易再次入睡、多梦早醒等失眠症状表现为主。②为肝郁胃热型失眠[2]。口干舌燥,心烦不寐,稍寐易醒,早醒多梦,胃脘灼热痛,舌暗红苔白或少苔脉细数。③病程大于等于1个月,发病频率1周大于等于3次。④无心、肺、肾等器官严重病变,无神经或精神疾病。
观察组用舒肝清胃养阴安神法治疗。药用黄连5g,黄芩5g,黄柏5g,当归10g,柴胡5g,陈皮5g,生地黄10g,山茱萸10g,荷叶5g,泽泻5g,丹皮5g,白芍10g,枳壳10g,酸枣仁20g,山药10g,知母5g,茯苓10g,甘草5g。情绪不佳加夜交藤、郁金,心胸烦热加豆豉、莲子心,惊恐不安加生牡蛎、生龙骨,合并淤血内阻加赤芍、丹参,潮热盗汗加浮小麦、白薇。水煎服,1日1剂,28天为一疗程。
对照组用谷维素和艾司唑仑联合治疗。谷维素片2片,1日3次口服,艾司唑仑片(四川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0084),第1周2mg,1日1次,睡前0.5h口服;第2周1mg,1日1次,睡前0.5h口服;第3周0.5mg,1日1次,睡前0.5h口服;第4周暂停用药。28天为一疗程。
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严禁服用其他精神药物,并按时休息,规律生活。
痊愈:睡眠质量明显提高,醒后精神充沛,夜间睡眠时间大于等于6h。显效:睡眠质量好转,醒后精神良好,夜间睡眠时间较之前增加超过3h。有效:睡眠时间延长,但小于3h,症状有所减轻。无效:失眠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
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失眠症状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失眠症状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失眠症状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kupperman评分 PQSI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3 26.88±5.39 16.36±4.71*△14.52±1.95 7.87±1.03*△对照组 42 26.13±5.25 20.31±4.38*14.86±1.47 10.32±1.12*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围绝经期女性天癸渐竭,冲任虚衰,阴血精津渐衰,肝肾阴虚,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肾不交,肝阴不足,阴虚内热,阳热偏亢,肝失疏泄,肝脾不和,肝胃郁热,热扰神明,最终致不寐。病机为脏腑阴阳失调[4]。治当滋阴降火,调和阴阳,舒肝清胃,养阴安神。方用知柏地黄汤、凉隔散、逍遥丸及酸枣仁汤合方加减。方中黄连、黄芩、黄柏、泽泻、荷叶泻心胃之实火及肝肾阴虚阳亢之相火,柴胡疏肝清热,知母、白芍、生地黄、山茱萸凉血滋阴、柔肝安脾,茯苓、山药健脾安中调补肾阴,当归养血活血安心神,酸枣仁具有敛汗安神、助肝养阴,枳壳行气宽中,甘草清热、调和诸药。诸药合用,相互协调,平衡脏腑阴阳,共奏舒肝清胃养阴安神之效。舒肝清胃养阴安神法可养阴安神,增加夜间睡眠时间,改善失眠症状,疗效较西药更好。
[1] 许乐思,李云君.益肾安神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10):40-41.
[2] 吴宏进,周昌乐,许家佗,等.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文献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3):22-25.
[3] 袁杰,林丽娜,朱建军,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1,43(9):46-47.
[4] 王青.自拟更年安神汤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21):68-69.
R256.239.71
B
1004-2814(2015)06-0511-01
201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