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桥兴
适应高等教育的自主办学,我国高校在本科生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自主权。这有利于我国高校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地理条件和专业特色等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充分体现了我国适应社会需求的自主办学和灵活办学等办学方针。当前,我国高校的几乎所有招生专业基本上都把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若干类别。虽然教育部对于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宏观指导意见,我国大部分高校也基本遵循了这一指导方针,但是相当一部分高校为了迎合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对一些课程特别是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等的课程学时安排随意性较大,即课程学时安排不科学,给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干扰。为了有效规范本科生的课程学时安排,本文分析了课程学时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学时调整的合理化建议。
国内一些高校对本科课程的学时安排不规范和随意性较大。如兰州市某高校为本科生开设了一门专业基础课《管理决策分析》,前几年的学时安排为32学时 (理论教学为32学时,每周2学时,16周完成)。由于学时安排比较紧张,任课教师只好抽取其中一些章节不作为课堂讲授内容。另外,根据我国每学期20周的学期制(其中18周为教学周,2周为考试周),因此该门课程又空出2周。经过反映,教务处把该门课程的学时安排又变更为48学时 (理论课40学时,上机实验8学时)。虽然课程学时提高,任课教师可以增加讲授内容,但是要求在18周内完成40学时的理论教学 (实验课时可根据学校计算机机房的空闲时间灵活安排),此时课程安排又遇到问题。解决办法只能是每周2学时,剩余4学时另根据教室使用情况、学生和教师的方便时间进行协调安排。为了规范本科生课程的学时安排,本文分析了课程安排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如何科学安排课程学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笔者认为,影响本科生课程的学时安排主要有以下因素:
(1)我国的学期制度。目前,我国普遍实行的学期制度为二学期制,即春季学期 (当年3月份至7月中旬)和秋季学期 (当年9月份至次年元月中旬)。国内也有少数高校试行三学期制,即除了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外,另外开设一个月的暑期学期,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下旬。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一般为20周,其中18周为教学周,2周为考试周。暑期学期一般4周。
(2)学生的课程设置。虽然我国教育法规定高校具有办学自主权,但是教育部对于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宏观指导意见,并且大部分高校也基本遵循了这一指导方针。一般来说,高校招生专业的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若干类别,而且各种类型课程的学时安排均占有相应的比例。我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部分体现在课程类别的学时比例分配、选修课设置和实验 (实践或实习或上机)课等。
(3)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规模和专业类别。一般来说,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规模和专业类别等也会影响课程的学时安排。我国高校一般都有自己的办学定位,如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等。研究型和研究教学型高校一般更重视理论教学和引导型教学,上课总学时安排相对较少,学生自学时间较多。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高校一般重视课堂教学和实验实习教学,上课总学时一般较多。另外,教育部自2013年开始倡导高校分流,即分为理论型高校和应用型高校。高校的办学定位将会影响本科上课总学时,从而也影响各课程的学时安排。另外,高校的办学规模和专业类别也是学时安排的一个影响因素。办学规模和专业类别首先影响学校的固定资产投资,比如教室的数量和实验室的投资等,从而影响了课程学时安排。但在我国高校办学越来越标准化的趋势下,这些因素对课程学时安排的影响作用也逐渐下降。
(4)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需求。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需求是高校学时安排的外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有时通过学校内部因素如专业设置等影响课程学时安排,有时也直接影响课程学时,如学校采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则校外教学将占用一定比例的总学时。在一些重视国际交流的高校,也会加强外语教学,如请外教设置口语课程等。
另外,其他因素也会影响课程学时,如学校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对课程的重视程度等。
目前,我国本科专业的培养模式一般为学制4年 (医学类本科专业为5年),其中课程安排的顺序为: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主要安排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专业课和部分 (专业)选修课一般是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兴趣)选修课和实习课一般是第四年等。由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数量和学时数量一般较多,因此学生在第一至第三学年的学习任务较重,第四学年一般比较轻松,特别是第四学年的春季学期,将很少安排课程学习。
本文探讨课程学时的设置和调整,主要体现在每门课程的学时安排。当前出版的教材基本上都有课程安排的建议学时数,任课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对教材内容作适当调整。因此,教师往往会由于学校安排的课程学时数对选讲教材内容,导致本科生课程学时安排不科学。
根据前面对课程学时数的影响因素探讨,我们首先提出课程的最佳学时数建议 (见表1)。一般来说,学时安排较多的课程可计划一个学期结束,学时数较少的课程可在半学期结束,而一些涉及专业前沿领域的专业选修课等可安排一个月结束等。基于此原因,表1给出课程的可能学时数。由于本科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并且大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掌握现代科学基本知识体系和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因此对于一些课程可按照就近原则安排学时数,如某一门课程若计划安排40学时和一学期结课,则可确定该门课程为36学时。在表1中,列的括号内数字表示该门课程的结课时间,如3(4)表示该门课程在4周内结束,其中3周为教学周,1周为考试周。目前我国普遍实行连堂课方式,即1次课安排连续2节课或3节课。因此,表中行的括号说明表示每周安排几次课,如6(2次课)表示一周安排2次课,每次课3节。表1中的左上角和右下角“-”表示目前还很少有课程可安排如此多或少的学时数。
表1 课程学时数
根据表1,可以提出以下课程学时安排建议:
(1)基础课 (如外语、数学等通识课)、专业基础课 (如管理学专业的运筹学、管理决策分析等)和专业课 (如管理学专业的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等)等教学内容较多的课程,可安排一学期(20周,包括考试周)结课,其中每门课程的学时数可安排为54学时、72学时或108学时不等。
(2)一些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教学内容相对较多的课程,可安排在半学期 (10周,包括1个考试周)或一学期 (20周,包括2个考试周)结课,建议每门课程的学时数分别为18学时、27学时、36学时、54学时、72学时或81学时不等。
(3)一些专业课和 (专业)选修课等教学内容相对较少的课程,可安排在暑期学期 (4周,包括考试时间)或半学期 (10周,包括1个考试周)结课,建议每门课程的学时数分别为9学时、12学时、18学时、27学时或36学时不等。
(4)一些 (兴趣)选修课和学术前沿讲座等课程,可安排在暑期学期 (4周,包括考试时间)或半学期 (10周,包括1个考试周)结课,建议每门课程的学时数分别为9学时、12学时、18学时或27学时不等。
鉴于目前一些高校的课程学时安排不科学等现状,本文分析了影响学时安排的影响因素,提出本科生课程的“标准化学时”建议,有利于高校根据课程性质合理安排学时数,促进本科生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