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弘中国人物画创作观念来源与风格表现

2015-12-05 07:02刘晓达
中国艺术时空 2015年6期
关键词:人物画版画绘画

刘晓达

刘弘中国人物画创作观念来源与风格表现

刘晓达

画家刘弘近照,摄于2014年

熟悉画家刘弘绘画历程的人都知道,他早年在河南大学美术系读书时期,就师从河南著名画家王威先生,其素描的造型基础扎实,在版画、油画方面都掌握了基本的绘画语言。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他则主要从事黑白木刻版画人物肖像的艺术创作与实践。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风格。他的版画作品构图严谨、造型饱满,强调对人物内心情感世界的深入刻画。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黑白灰色调层次的有序衔接与过渡。在他作品画面上则又时时充满着生活的情趣,善于抓住人物心理活动的微小细节进行放大处理,从而显现出朴实、生动的意趣。其代表作品:《孜孜不倦》、《父子情》、《作家巴金》、《作家丁玲》等多次在全国美术展览中入选、获奖,有些作品也已被各类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在这些作品中,木刻版画《父子情》是他于上世纪80年代末创作的,属于他的代表作。当时的中国刚刚经历了一场政治风波,今后祖国的道路该往何处去?这是当时具有历史责任感的中国人必须要好好反思的问题。面对已经慢慢走下神坛的毛泽东,刘弘选择将他从“神话”还原到客观历史中去,用碑形的构图形式来铭刻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革命延安人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画面上,延安枣园洞前,初春的阳光和煦地漫洒在革命领袖和他的家人身上。位于正中的毛泽东帽檐微斜,和蔼可亲。不再是以往革命画作中那种无比豪迈的神姿出现,而是亲昵地和孩子们嬉戏。刘弘一方面用这种率真、天伦之情将毛泽东还原到“人”的层面中,试图挖掘其中显露出的人性意识;另一方面也用无言的刻刀笔触表现了那段艰苦岁月和领袖曾经在中国革命中所做出的巨大牺牲。而这幅作品在当时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获得了1993文化部全国美术大展的铜奖,入选全国青年版画展,《美术》、《美术交流》、《美术界》、《中国版画》、《河南文化报》、《河南日报》等期刊杂志也纷纷做了作品刊登和作者访谈。他的另一幅作品《作家巴金》创作于1999年,该画作则直面巴金晚年的道德反思与人生感悟。在画面中,端坐在藤椅上的世纪老人被象征高洁的菊花簇拥,他手中还握有晚年书写的、可代表其道德操守与反思精神的《随想录》,他目光直视前方,安详与宁静。他在想什么?我们不太清楚。也许是在回忆他一生的旅程,也可能在回溯“文革”中那一段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此作品也曾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获河南省展区一等奖。并由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先生收藏于中国现代文学馆。

《父子情》,黑白木刻版画,1989年

《作家巴金》,黑白木刻版画,1999年

在进行版画艺术创作的同时,他的艺术创作趣味近年来也逐渐由版画扩展到中国画领域,并积极地探索与实践。刘弘出身于书香门第,在年少时期就对翰墨艺术表现出了天资感悟。中国绘画中独特的构图、笔墨逸趣与文人意境很早就使他向往而迷恋。因此在近年来,他开始以中国人物画作为其艺术实践的主攻方向。

刘弘近年来在中国画人物创作时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是否可以将民国以来曾经对文化、学术、艺术起过推动作用的文化、学术与艺术家大师们以中国人物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个问题实际上在他早年创作木刻版画时就已经开始酝酿,并进行了初步实践。那么,为什么选择民国作为他进行人物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我们都熟知:民国时代前后虽然中国社会内忧外患不断,国家一直处于分裂与动荡的“天崩地裂”困局之中。救亡、图存成为民国时代最为重要的社会意志。但在这看似迷乱与纷扰的世事面前,一批卓越的学术与文艺大师却能够秉承前代文化艺术与学术的基础上,继往开来,传承开拓。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哲学、文学、科学、艺术等诸多方面,这批学人一方面远承前辈们的学养与艺养辛苦钻研,同时又善于推陈出新,大胆吸收、接纳来自异域的新的方法、思路、艺轨,从而达到融汇贯通、中西交融之新境界。他们在那一内忧外患的艰苦时代,依靠自身的力量,青灯陪伴、玉汝于成,共同承载起复兴古老的中华文明的历史任务。最终使这一连绵不绝数千年的文化、学术、艺术传统得到了传承与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说,民国时期的学术、文化、艺术大师需要重新审视,这种审视一方面当然可以借后人的学术史研究来获得,另一方面则也可以借由视觉艺术的形式来呈现与追怀。我们知道,中国人物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在数千年的发展中,无论从笔墨形式还是观念趣味都对近现代中国画的题材选择与形式塑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传统的人物画思想观念中,自南朝时期齐代的美术批评家谢赫提出绘画具有“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教育、训诫功能以来,这一宗旨也一直成为画家在构思过程中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前提。尤其是,考虑到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相对于唐代以后才形成独立绘画门类的山水、花鸟画,渊源自先秦汉魏两晋时期的人物画是最先成熟的一种艺术媒介。因此,谢赫的评论显然主要是针对人物画所承载的社会功能而言。而在中国古代第一部美术史著作《历代名画记》的卷首部分,美术史家张彦远也沿袭旧说,确认绘画艺术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教化功能并一直传承到今天。这种借传统视觉艺术文化与思想中的“训诫、教化”观念与形式母本,来对民国时期的文化、学术、艺术大师进行缅怀与颂扬的“格套”也就自然成为刘弘进行中国人物画创作一个重要的思想缘起与灵感契机。

近百年来的中国人物绘画发展一方面有赖于传统笔墨图式的积淀,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以及由此引起的西画艺术的再次东渐。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绘画以其造型的严谨扎实和写生观念的日臻完善而对传统的中国人物绘画逸轨进行了挑战。这种挑战一方面极大地冲击甚至压抑了包括人物画在内的中国传统中国画艺术的笔墨范式;另一方面,则又促使一批中国画家能够在传承本民族书画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大胆借鉴,从而形成具有中西融合艺术介质的新样式。如徐悲鸿、蒋兆和、赵望云、叶浅予、黄胄、方增先、杨之光等人,一方面在早年的写生与造型训练中系统地研习了西方绘画的规律与法度,同时又将其与传统中国绘画中工笔、写意、设色等元素融会贯通。而这种理路在卢沉、周思聪、刘文西、刘国辉、吴山明、何家英、赵建成等人的工笔或写意绘画实践中又得到了很好地继承与发扬。而在这种中西方文化与艺术交流与互动的历史与时代背景下,盲目地去讨论到底是中国绘画的笔墨图式优越还是西方绘画的范式高级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因为,毕竟学术、文化、艺术之间的交流没有国界,假如没有中古时期以佛学与佛教艺术为代表的印度与西域文化、思想、艺术的东渐,那么中国本土的文化、思想、艺术也不会在魏晋南北朝与唐宋时期出现如此繁盛的局面。宋明时代的程朱理学如果没有佛学的滋润也不可能参悟自然、直入心性,构建起新儒学体系。因此,以开放性的心态去接受与消化来自世界各个地区的文化艺术形式,也就成为中国文化、思想、艺术得以继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如何借视觉形式蕴涵观念,如何将西画再现主义中的严谨、写实基础与传统的国画技法笔墨进行有机结合,就成为刘弘近几年来在国画领域不断探索的出发点。随着刘弘这数年来的勤奋研习与探索,他逐渐开始熟悉传统中国画特有的表现技法、情致与逸轨。同时,由于之前就具有良好的写实造型能力、写生基础与悟性,他对“民国时期文化、学术与艺术大师”选题的创作与表现也开始逐步进入到了一个比较稳定发展与熟练的阶段。尽管,还远非成熟。

在具体的艺术表现上,刘弘目前的中国人物绘画创作比较讲究构图的简略。主要人物一般放置在画面的中心,依据其在平时生活中的习惯与性格特征或坐或立。人物面相的处理一般采取正面或四分之三侧面进行细致的表现。对人物的面部处理比较强调造型的严谨与体积感,因此用笔较为细密精致,也富有层次感。这一点倒是延续了他在版画创作实践中的风格。同时,他对人物眼神的刻画也比较重视,在他的笔下,梁启超的意气、王国维的开拓、罗振玉的深邃、陈寅恪的沉郁、鲁迅的忧民、齐白石的矍铄、胡适的睿智、傅斯年的锐利、俞平伯的平实、梁漱溟的孤傲、林语堂的安闲、张爱玲的才情、钱钟书的博学等人物特征与内心世界的精神特质都能够借助眼神的处理得到很好的诠释。与之相对应的是,他对人物其他部位如躯干、手脚和背景景色等的处理则比较随意,主要运用大写意式的笔触进行挥洒,并充分利用中国画特有的水墨韵致进行渲染滋润。因此整幅画面的结构与笔法表现就显得主次分明、虚实相映、笔法细腻、收放自如。我们从他已经绘制的几十幅中国画作品中,也能够体味出他借此希翼展现的民国文化、学术、艺术大师们的个人性格与精神特质。

《适之先生造像》创作于2014年。此时的中国社会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实力大增,已然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各地的文物热、文化热、国学热的方兴未艾却也说明此时的国人在追求金钱、物质财富的同时却也带有强烈浮躁心态。面对这一纷繁复杂的局面,重新重视那些百年来曾经为中华民族文化、学术构建做出重要贡献的前辈就成为人们必然要去思考的问题。由于政治环境的影响,作为开启民国时期新文化运用第一人的胡适先生,很长时间都没有引起大陆学人足够的重视。近年来,随着我们对历史的认知越来越理性、客观,对胡适学术文化历程和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也得到了持续关注。在刘弘的画笔下,略带学究气的胡适先生双臂紧抱,怡然而立,以他标志性的微笑面对观众,显得从容不迫、悠闲淡雅。脚下和身后的兰花也让人不禁想起由他作词并曾经传唱于海峡两岸的《兰花草》。以此怡情小景搭配性格儒雅的胡适之先生,也显得相得益彰。

将对人物的表现与相关的景色环境结合在一起的做法在他于2014年创作的另一幅作品《俞平伯画像》中也有明确的显现。作为在20世纪红学领域中两大翘楚之一的俞平伯先生,其对《红楼梦》全书体例、版本、结构、性质与思想来源的探讨曾经影响了数代的“红学”研究者。尤其是,他难能可贵的对诸如“自传说”、“续书说”的自我反思与批判的态度更是值得后世学者学习。刘弘在表现俞平伯先生时并没有描绘他在书桌前奋笔疾书的传统格套,而是采取类似顾恺之所谓“此子宜置丘壑中”的景物烘托法,将人物放置在带有大观园风韵的假山、怪石与竹林景观中。画面中的俞平伯先生怡然休闲,端坐在一处怪石上,远处则耸立着巨石与竹林。对人物面部的表现较为深入、细致。衣纹褶皱与裤子的处理则随着人物的动态进行写意式绘制。整幅画面的主次分明、空间关系较为成熟。尤其是其对人物神态与景物关系的表现较为到位。画面中的俞平伯先生也似乎在怪石、竹林形成的氛围中进入到了红楼梦境中。

《适之先生造像》,国画,2014年

《俞平伯画像》,国画,2014年

从版画转化为国画,刘弘近年来的绘画实践可谓是发生了一个比较大的视觉媒介转向。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他在国画艺术世界的探索中当然也会有一丝迷惘、不适与生涩。但是,正所谓学无止境,通过勤勉与执著,他在中国画领域也正在逐渐地开始建立起他自己的绘画图式风格。在这一艺术转型与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当然也衷心地祝愿他在以后的艺术实践中能够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与收获。而这篇小文也权当是借此向艺术界、学术界诸位方家提供的一个可供继续交流与思想碰撞的平台。

(作者单位:广东第二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人物画版画绘画
版画作品选登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张翔洲中国人物画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董辰生水墨人物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