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海君
朝阳让我感到温暖
文/赵海君
人患绝症无助的时候,除自身意志力忍受恐惧与痛苦之外,更多的是寄希望于能够选准一个好医院,碰上一个好大夫,得到起死回生的诊治。我是幸运的,成为了这所地处于北京的三甲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的患者。
我来自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是一名常年奔波在农村牧区,为百姓演出、宣传、辅导、服务的基层文艺工作者。由于食宿不定时定点,凉热不均,加上工作压力,久而久之积劳成疾,2013年4月被当地通辽铁路医院查出双肾恶性肿瘤,为得到有效治疗,选择了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泌尿“外二”作为自己重生的平台。庆幸的是,接下来近两年的手术与治疗,我恢复良好,特别是朝阳医院仁术仁爱救死扶伤的医德与人文精神,令人钦佩,让我感到温暖……
两年来,我陆陆续续做了5次手术,虽然饱受病痛袭扰,但精神蛮好,手术与治疗期间,大夫与护士们亲如家人,夜以继日的守护,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感动,感受到了医患之间不仅仅是医生与病人的关系,而更深层次的是人性回归的人文关怀与亲情的延续……我亲眼所见,主治大夫和他的助手们为挽救一个个危重的生命,仔细询问病情,研究案例,制定相应有效的治疗措施,实施手术。站在手术台上,他们忘却了自己,忽略了健康,超负荷工作,短则几小时,长则10余小时忍受饥饿与疲劳,可以说他们是一群创造奇迹,缔造生命的白衣天使,所从事的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生命工程。
我忘不了主治大夫为患者着想,“可以药物治疗的绝不手术”的话语,为患者节约大量的诊治费用;忘不了我的同事看病,不属于泌尿科,肝胆出现问题的,因大夫帮忙联系得到了有效治疗;忘不了医护人员端水倒尿擦拭患者术后身体时,那一声声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亲切的呼唤……
海上日出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推荐
我们不否认极个别医院由于医德医术问题,促成的医患紧张关系,但作为患者扪心自问,我们就医时配合治疗的心态和方式有否偏颇?实际上医患间最大的障碍就是相互间的认知度。只有彼此信任,才是推进治疗走向康复的坦途。
我想我该做些什么。我先后5次住院,不同的病房不同的患者群体,为消除患者和家属的恐惧心理,我现身说法,从自身的病情,手术过程及大夫们手术等诸多方面,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营造轻松氛围,使患者们相信大夫,配合治疗,一扫阴霾不爽的心态。护士们往来穿梭,打针输液,端屎倒尿,十分辛苦,我们应该道声谢谢。有时由于患者体质与病情不同,血管显现不突出,护士针扎不到位,可以理解,不该心烦气躁,只有相互配合的良性运作,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病情好转。
我是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我所带的团队乌兰牧骑每年都为百姓演出百场以上,2013年荣获了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2014年我又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正是朝阳医院的仁德仁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才获得了这许多殊荣。我是一名来自草原的蒙古族患者,是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我向往北京,那是祖国的心脏,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我由衷地感慨,美丽天使,美丽北京,有了朝阳,才有了温暖,有了朝阳医院,才有了我重生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