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农业科研图书馆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5-12-05 11:47亓麟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
决策与信息 2015年27期
关键词:现状与发展农业科研图书馆

亓麟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



浅淡农业科研图书馆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亓麟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

[摘要]文章着重阐述了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多年以来图书馆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未来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农业科研;图书馆;现状与发展

近年来,面向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大力发展农业科研事业,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农业科研事业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发展农业科研工作,调整农业科研总体结构,提高农业科研工作者素质,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型、技能型人才,这不仅是全社会的真切要求,也是科研工作的历史使命。面对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农业科研单位的图书馆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如何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发挥自身的特色和功能,是值得我们探索的课题。

分析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发展的现状,我们看到,一方面图书馆规模化建设快速发展,办馆实力增强,能满足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需要;另一方面图书馆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如图书馆整体发展跟不上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图书馆建设中存在偏离科研工作的要求,办馆效益下降,个别图书馆在规模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忽视质量及盲目扩张的问题等等,需要采取切实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农业科研的图书馆必须很好地跟踪、把握农业经济发展的规律,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稳定推进各项科研建设工作的发展。

一、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目前现状

1、办馆理念和办馆实践难以适应科研工作的需要

由于大多数图书馆是随着科研事业的发展而得到不断提升的,虽然步入了农业科研发展的快车道,但短时间内从馆领导以及普通员工,在办馆思想、办馆观念都难以适应农业科研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工作的要求,理念存在着错位和偏差。

主要表现在:

一是:只认识到科研院所图书馆与普通图书馆的共同之处,而对农业科研单位的基本特征及特殊规律认识不够,现有的图书馆体系,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工作的需要,突出表现在科研工作重要的实践环节得不到文献信息支持保障和服务,很多图书馆在这方面的工作举步艰难,甚至至今仍是空白;二是:受传统科研工作观念的影响,原有科研的“学科型”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是高级科研人才培养的唯一模式,许多人在思想观念上长时间内视其为正宗,而对年轻的科研工作者的“身份”持怀疑态度。这导致科研单位图书馆的定位得不到提高。图书馆因而无形中从自身降低了对办馆水平的要求,突出表现在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还在过去被动服务的模式上原地踏步,缺乏信息组织和生产的意识及能力,不能满足科研人员对信息深层次的需求;三是:理念上对如何围绕科研需要办好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从上到下都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认识。到目前为止,图书馆还没有形成以农业科学研究规律、理论为基础的办馆机制,图书馆工作的开拓和创新陷于主观盲目,处于一种“自娱自乐”的办馆状态,科研规模虽然有所发展,但办馆的整体水平与科研发展不协调,某些方面的工作偏离了科研发展的急需,如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没有建立在读者有效需求的基础上,出现唯数量而追求数量的现象。这些问题如不尽快及时纠正,势必对图书馆的长远发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这是农业科研图书馆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农业科研图书馆是否能够健康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2、文献资源建设滞后

近几年来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地方政府也为科研院所投入了很多资金,使得农业科研图书馆硬件设施、馆藏资源不断增加。但图书馆多年形成的建设滞后的问题仍为突击,特别是在基础设施、资源配置、专业队伍、服务项目、办馆条件上都与高标准的科研型图书馆有较大差距,原有的馆藏资源数量、质量和馆藏结构均无法根据学科建设及时地进行补充和完善图书内容,馆藏文献类型单一、陈旧,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3、馆舍面积不能达标

据相关调查,农业科研图书馆舍大多都在2000-6000平方米之间,少数初具规模的最大可达1万平方米,最小的仅有600多平米。悬殊较大,与科研图书馆的合格要求差距甚远,有的科研院所图书馆落后于地方普通图书馆。

4、现代化自动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农业科研图书馆普遍存在现代化、自动化建设方面严重短缺,水平参差不齐,虽然大多数都实行了计算机管理,但硬件设施和网络条件仍存在差别,少数科研院所图书馆由于现代化,自动化建设起步稍早,也有网络环境支持,但更多的图书馆是刚刚起步,尚未摆脱手工操作模式,设备相对显得原始和落后。

5、专业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农业科研图书馆工作人员,一般来说学历起点偏低,知识结构单一,除图书情报专业外,缺乏具有较强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高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个别图书馆因为编制受限,图书馆不得不引进一批临时工以维持图书馆的正常运转。尤其是有的图书馆无任何高等教育背景的临时工竟占了总人数的40%,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工作长期建立在这样一种人员编制和结构的基础上,图书馆全方位、多功能地开展服务必然得不到保障,业务的探索、创新只能是一句空话,只是维持图书馆传统业务也成问题,又如何谈发展?

6、投入增加与办馆效益下滑的矛盾难以协调

对图书馆来说,增加经费投入本来是件好事,但在农业科研图书馆办馆理念、人员、服务体系等尚未具备相应条件的情况下,部分图书馆的基本建设脱离了图书馆的发展规律,与规模扩大相对应的是,经费使用不合理,馆藏质量下降,资源极度闲置和办馆效益的持续低下。这样的情况使图书馆处境尴尬,甚至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因为图书馆将有限的人力和财力都投入到基本建设,而影响了图书馆的日常服务工作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经费优势非但没有转化为服务优势,反而是投入越大,造成的浪费越多、效益越低。短时间内图书经费高涨,达到正常年度经费的几倍,图书馆于是突击进书,购书时顾不得内容是否合理、出版年限是近是远、复本量是否符合实际借阅的需要等等。更为严重的是,图书馆对科研人员的文献需求和读者阅读需要还缺乏深刻了解,图书馆采购不是建立在有效性和合理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而使馆藏建设工作、馆藏质量、馆藏结构没能得到提高,相反起了负面作用。这样的突击采购方式很可能导致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整体偏离科研工作的需要,所以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应引起农业科研图书馆的充分警惕和重视。

二、农业科研图书馆发展的策略

1、与时俱进,准确定位

随着科研工作的向前发展,图书馆作为科研单位的一个重要支柱,应根据科研的定位、发展方向、办馆规模、学科布局、服务面向等要求,确定图书馆的办馆方向,主动为科研服务。因此农业科研图书馆既不能完全照搬普通高校的办馆模式,也不能沿用专业图书馆办馆模式,因为科研院所对信息检索利用和文献加工等需求均较高,所以作为农业科研图书馆应正确定位,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办馆方向,搞好自身的特色建设,加快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转型的步伐。

2、建立具有农业科研特色的馆藏体系

文献资源是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衡量图书馆实力不仅是馆藏数量,更要注意馆藏质量和馆藏结构是否合理,同时还要考虑数字化资源的拥有量和读者获取信息的快捷、方便的程度。农业科研图书馆发展方向定位以后,要紧密结合科研的特点,确定自己的倌藏特色,不要盲目的和普通大学攀比,片面追求藏书规模和体系,要充分发挥有限资源为科研服务,因此在馆藏资源建设方面要掌握其特色,紧密结合专业设置、课题安排和科研方法等,保证馆藏规模与科研规模相匹配,并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文献收藏应丰富多样,除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外,应侧重农业技术、特色技能,也要关注当前新学科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结合学科特色,还可以收藏一些实用性、操作性较强的图书,重点收藏具有指导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资格证考核标准及相关资料,使科研院所图书馆收藏的文献既强调专业性,更注重实践性。现代化图书馆不仅要求有纯文本信息,而且要有声音、图像、视频、影频等多媒体信息。电子文献有查阅方便、快捷、全面、准确等优点,它是科研图书馆文献信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载体的多样化,在馆藏文献资源上,既要扩充传统的纸制文献的收集,也要有目的地加强电子文献和多媒体资料的收藏,使传统书刊与数字化信息资源协调发展,优化馆藏结构。

3、统一业务规模,提高业务管理水平

随着科研图书馆的定位,图书馆服务对象为科研人员,他们均有较高的文化底蕴,科研的项目既有广度也有深度,因此要求在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标准化程度和管理水平上均有待提高。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是文献的编目、标引和文献资源建设。没有统一的文献标准规则,著录数据就不可能实现全馆统一管理和馆际间数据交换,因此科研院所图书馆,应首先确立统一规范的著录格式和详简级次,为数字化建设及其它各项业务工作打好基础,便于今后科研院所间的馆际合作,实现资源共建和共享,促进农业科研图书馆的整体发展。

4、积极向虚拟图书馆迈进,加速图书馆现代化建设

现代化图书馆建设,是指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图书馆管理自动化、标准化,读者服务高效化、全球化,以及图书馆人员素质高层次化等。它是保证办馆质量的主要手段。由于新建或合并后的高职院校基础差、起点低,在现代化建设上,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步努力实现,在业务工作上积极参与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资源共建共享的活动,如参加联合编目,共享书目资源,参加数据库集团购买,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和周边地区院校资源,建立校园网和区域网,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逐步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加入全国网。

目前农业科研图书馆面积大多数不能达标,购书经费又有限,图书馆应根据科研人员的要求有针对性的收集网上信息,在信息资源建设上走实际馆藏与虚拟馆藏相结合的道路,积极加强虚拟图书馆的建设,这是解决实际馆藏拥有量不足的最好办法。

5、提升服务质量深化服务内容

当今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图书馆面对的是更加充满竞争的信息环境,科研人员的信息意识明显增强,特别是互联网的应用引发了科研人员对信息需求的变革,因而图书馆馆员首先在服务理念上要更新,不仅要提升服务质量而且要深化服务内容。主要是对科研人员加强信息素质教育,开设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以及电子文献资源、数据库利用等讲座,积极开展课题查新,定题服务等信息咨询,跟踪科研项目,提供快、准、全的信息服务。面向社会走进市场,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优势和现代技术,延伸并扩展服务领域。

6、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图书馆的主体是书,过去传统的思想观念是以书为本,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不再能适应图书馆的发展,必须以馆员对读者服务为中心,自始至终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规章制度上注入人性关怀,改变图书馆传统的刚性管理手段,领导应结合馆员切身利益如普升、福利、工资等,为他们创造条件,使馆员更多的接受外界新事物、新思路,拓宽知识面,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激发馆员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全馆工作人员有爱国、爱所、爱馆、爱人的高尚情怀,形成一种爱馆的精神凝聚力和对读者的人文关怀,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图书馆服务的需要。

7、加强图书馆专业队伍的建设,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信息化时代,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将直接影响图书馆教育和信息职能发挥,因此农业科研图书馆的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团队,这支团队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而且还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是一支不但懂得图书情报专业知识,还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及具有相应外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科研院所图书馆由于历史原因,馆员队伍的知识结构不尽含理,以致制约了图书馆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必须要在馆内建立一整套馆员进修培训制度,使馆员轮流培训,通过专题讲座、学术活动等多种形式拓宽馆员的知识面,通过继续教育、在职进修提高现有人员学历层次,鼓励馆员发表论文和参加学术讨论会,提高其理论水平。鼓励馆员强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外语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图书馆馆员具备知识管理意识,信息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终身教育提高自身知识形象,及时调整和扩大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科研单位图书馆的现代化需要。并对在学术上、工作上有成就的馆员在物质鼓励和职称评定方面给予优先,并采用激励机制,使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能和改革创新潜能极大的发挥出来。

总之,更新观念,准确定位,加速数字化,现代化建设,农业科研图书馆定能伴随高速度发展的中国经济而腾飞。

猜你喜欢
现状与发展农业科研图书馆
图书馆
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现状及改进方法初探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科研中的应用
浅析我国的音乐类选秀节目
浅析农业科研院所后勤工作的发展
青少年体育档案建设之我见
浅析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现状与发展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