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平(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及对策
丁建平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 要:最近几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为社会和企业输送了数量众多的职业技术型专业人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由于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受到企业和社会的欢迎。因此,我国的高职教育取已经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是,根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正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该文就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体质水平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体质下降影响因素解决对策
根据有关部门对我国公民的体质监测数据发现,高等院校毕业生的身体素质和过去监测数据相比,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的体质状况同样令人担忧。笔者针对高职院校在校生的体质问题展开了调查研究,发现高职院校中的体育教育是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专业技能培训是教育工作的重点,体育教育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处于附属地位。高职院校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体质锻炼,改革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成为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
1.1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体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当前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要求把对学生的竞技娱乐教育、生活健康教育融入到体育教育过程中。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观念,还处于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体育综合技能为主的传统教育阶段。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已经不能满足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并且违背了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的目的,不能实现对学生“终身体育”的目标,学生不会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严重影响了他们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同时,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低,会对专业技能的发挥起到消极的作用。
1.2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体质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缺乏协调
高等职业院校把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钻研能力相结合、人格培养和综合能力相统一、职业技能和知识智能相融合定位为职业教育目标。此外,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作为教育主体的高中院校绝大多数开设了定岗实习和社会实训的项目。以上这些要实现的目标或项目,挤压了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根据调查统计得出,国内高中院校中只有1/4的学校,能够开足四个学期的体育课程,有3/4的高等职业院校只开设半个学年或是一个学年的体育课程。由此可见,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学生的体质培养和职业技能培养之间的矛盾,非常有必要进行有效的协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提高学生体质的问题。
1.3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课程开展受到多种方面的制约,包括陈旧的教学设施,落后的教育理念,松懈的教育管理,毫无新意的教学方式,这些压抑了学生提升自身体质的动力,他们缺乏进行自我锻炼的主观能动性。另外,高等院校的体育课程的设置,应当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相一致,但是事实上,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的体育课程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相脱离,甚至影响到体育活动对学生人格、毅力、意志、健康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
2.1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认识不足
2.1.1思想松懈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入学之前的高中时期,学业非常繁重,缺乏体育锻炼的时间。虽然国家为了改善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强调学生每天必须有1 h的锻炼时间,但是能够落到实处的毕竟是少数。在升入高等职业院校以后,学生的学习压力减少,课余时间相对较多,但是没有有效的监督,他们逐渐养成了“宅”的生活习惯,经常长时间的熬夜上网,沉迷网络游戏,不重视身体锻炼,导致身体素质下降。
2.1.2观念陈旧
由于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设置中出现了问题,导致很多学生的体育锻炼观念受到很大影响。他们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从而浪费了青年时期宝贵的锻炼机会。随着年级升高,学业逐渐变得相对繁重,还要面临毕业、就业等问题,体育锻炼也就成了“可想不可为”的事情。
2.2高职院校对体育课不重视
2.2.1师资匮乏
通过对多所高等职业院校进行走访调查得知,很多院校中体育教师的数量不足。有限的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育教学时,受到大班教学的制约,普遍采用常见的体育活动形式,例如集体跑步、集体做操等。在有限的活动项目中,能够达到锻炼目标,实现提升体质效果的只有少数一部分人。
2.2.2体育设施不足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体制的改革,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数对现有的教育设施造成了一定压力,尤其是体育设施无论是在数量、质量、维修等方面,都不能满足高等院校学生的需求,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学生体质的发展和提高。
2.3传统体育教育模式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2.3.1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性不强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主要是以教授运动技术为重点的教学活动。在我国制定的有关高等院校的体育改革《纲要》中指出,提高学生体质,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是当前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总目标。高职院校在现行的教育活动中并没有把实现总目标作为教学工作重点,形成了学生体质普遍下降的现状。
2.3.2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缺乏特色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设置有自己的特色。在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活动中,学生可选择的锻炼项目非常有限,无外乎常见的羽毛球、篮球、足球等。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很少考虑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活动项目的选择通常是凭教师的主观臆断,而不是为了满足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需求。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应当具有一定的专业特色,要能为学生今后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专业技术和体能的和谐发展。
3.1加强体育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阵地,有义务对他们进行体育健康知识的宣传工作,帮助他们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健康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学生的锻炼身体的意识,帮助他们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3.2高职院校要转变体育教育理念,优化课程设置
首先,高职院校要树立以提高学生体制为目标的体育教育新观念,要把“终身体育”的思想充分的灌输给学生,为他们拥有健康体魄指引方向。高职院校要重新制定体育活动目标,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体育素养。其次,高职院校要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兴趣是最好的动力,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主动性。
3.3为提高学生体质创造完善的软硬条件
首先,高职院校要增加体育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配备完善的体育设备,为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支持。宽阔的活动场地,丰富的器材资源,能够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从而起到提高体质的目的。其次,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应当为体育教师创造各种进修的机会,鼓励他们进行同行业教学活动的技术交流,开拓他们视野,提高他们教育能力,从而最终促进学生体质的提高。
3.4制定完善的学生体质评价体系
首先,高职院校要制定合理的体育考核评价制度。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程的考核评价,要制定合理的制度,并以制度为导向,积极培养学生的特长,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育发展水平。通过提高评价制度的有效性,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其次,专门设立学生体质考核课程,参考其他课程制定学分制度,这样就能对学生参与体质锻炼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只有学生对提高体质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调动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才能提高他们的体质。
高职院校要改变体育课程的从属地位,给予充分的重视,要转变思想,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并不断的加大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才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高等院校要结合专业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有特色的体育活动,把体育锻炼和职业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将来参加工作提供良好的体能准备。
参考文献
[1]陈迪鸿.高职院校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及对策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12):15-16.
[2]孙鑫.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与对策分析[J].青少年体育,2014(7):120,129-130.
[3]许超,王力宾.学生体质与体质测试状况综合分析及对策——以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民营科技,2014(9):264.
[4]方丽华.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对策[J].中华建设,2014 (5):106-109.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3(b)-0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