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时代》
编辑部
园林是一种生活方式
《中国新时代》
编辑部
园林,是心境的外化。在那里,人类巧夺天工的智慧得到了充分表达。
园林,是灵魂的栖息地。在那里,人这个物种得到了升华。
园林,是物我合一的经典。在那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园林是什么?
园林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
本期《园林 心之所往》一文,站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对望古今,和你一起寻找园林之根,体验园林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生活。
中国园林的起源如果从殷周时期囿的出现算起,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园林,在中国历史上也称作园、囿、苑、园亭、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山庄等。唐宋以后,园林一词才得到广泛的应用。园林的名称虽然有不同的叫法,性质和规模也不完全一样,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苏州古典园林就素有“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美誉。
园林发展到现代,外延十分广泛,包括了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又包括了森林公园、广场、街道、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
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工业化和城市化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因而园林的修建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甚至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不过,随着人们对“水泥丛林”——城市畸形发展的危害性的认识越来越清楚,一种寻求天人合一、宜居环境的诉求逐渐回归。于是,人们开始在公共空间和私家空间用发展园林的方式,来修复以往因城市发展的过错造成的影响,以至于建设“绿色城市”成为当代的时髦用语。
园林又开始以它特有的方式修复人类的家园,抚慰人心。
《园林 心之所往》一文在结尾处有一段对私家园林令人心驰神往的描述,也是对现代城市私家园林生活的向往和诠释:
古代造园时有句话说:不出城郭,能获灵泉之隐。山水、花木和亭台,构造出城市里的自然世界——诗情画意的林泉天地。门外是车水马龙,门内是桃花源,不用驱车到郊野,在家中就能感受青山绿水的自然之乐,邂逅花鸟鱼虫的生命之友,喝一壶清茶,品几篇美文,在喧嚣的浮生偷得半日闲。
此番园林生活,亦是我心之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