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芝栋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体育系 河南郑州 451400)
人文关怀在大学生素质拓展运动课程中的应用①
梁芝栋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体育系 河南郑州 451400)
该文利用文献法,逻辑思维法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对待体育课的态度,并结合大学生素质拓展运动课程来论述人文关怀在其中的应用,具体途径:树立健康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适时调整适应学生和社会需求的教学内容以及实施人性化的评价策略,以便对体育教学的深入开展和目标的实现发挥作用。
人文关怀 大学生 素质拓展运动课程 应用
近年来,美国著名教育家诺丁斯的关心理论备受教育界关注。她认为“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1]”。这一教育理念对体育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启迪。素质拓展运动由于其自身的优势,现在已经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学课程的重要项目,是进行大学生体育教育的新课堂。作为课程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如何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教学的过程中,满足学生被关怀的需要,培养学生关怀他人的素养,以真爱育大爱,这不仅是大学生公体课教学的重要方向,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当代大学生基本大都生于95后,由于受社会、时代、家庭和学校等因素的影响,使他们具有前所未有的思维形式、行为特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1.1有雄心和抱负,却又急功近利,好逸恶劳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信息获取的多元化的时代,他们每天接受着各种新生事物,信息量巨大。但是他们接受的基本上是文化快餐,真正塑造人,完善人的优秀文化,涉企很少。再加上从小一直被关注,养成天之骄子的性格特征。他们喜欢被重视,可望实现自我价值,希望获得万众瞩目的成就。他们在追求自己价值的时候,总会考虑对自己是否有利益,利益有多大,并且要求立即有回报。在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太依赖于现代物理和信息技术手段,喜欢走捷径,喜欢安逸的生活,动手能力差。由于体育课程目标具有隐性的特点,以及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会造成他们不重视体育课程,害怕上体育课以至于经常逃课。
1.2勇于挑战,但抗压抗挫折能力差
当代大学生个性张扬,对事物和现象极具批判精神。不喜欢别人过多的干涉和打扰,喜欢用独特的方式去获得关注,喜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甚至追求挑战。由于他们一出生就备受父母的追捧,“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点。在素质拓展运动课程中,一旦完成项目失败,就会找很多客观原因。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就会造成心理失衡,沮丧,失望,焦虑甚至自暴自弃,从而和体育课程分道扬镳。
1.3自信心强,但往往过于自负,团结协作能力差
当代大学从一出生都倍受父母的鼓励和关注,往往他们充满自信、激情和活力,社会和家庭条件也允许他们发掘更多的自身潜力,并且拥有更多特长,使他们对自己所干的事情充满信心。但是他们会过分强调主观感受和个体意识,习惯了更多的关注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尊重他人,集体观念淡化,缺乏团结协作能力。例如,当和同学们发生问题和矛盾时,只会从个人角度看待、分析问题,不进行换位思考,做事走极端,不留余地[2-6]。
1.4接受新事物强,但缺乏坚持不懈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
当代大学生每天都被各种新事物和新信息,充斥着头脑,使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但是他们的创新意识在某项事情上,不会持续很久,往往刚开始,就又关注其他的事情了,同时在实现创新和创业道路中缺乏坚持不解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因此取得的成绩不明显。这在素质拓展运动课程表现的很突出,他们基本都喜欢用新方法来完成项目,但是所想的新办法,往往都是省力省劲的,并不是最好的,因此项目的完成并不出色。
当代大学生这些特点既是他们的优点,也是他们的不足。其中,由于从小备受关注,自我意识强,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欲望强烈,如何在素质拓展课程中进行恰当的引导?这值得我们思考。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亲其师,信其道”,可见古人对人文关怀的重视。为了更好实施大学生体育课程的目标,全面推行大学生素质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拓展运动课程中应该推行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
2.1树立健康目标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课程观
大学生素质拓展运动课程,要坚持科学的健康的三维度。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是关于个体生存质量与生活状态的多角度评价,也是大学生体育课程目标中所要求的。完整的体育教学过程不仅要以塑造健康的体魄为目的,还要兼顾完善健全的人格的任务。所以,在大学生素质拓展运动课程目标的实现上,要坚持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行为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结果目标和生成性目标相结合的原则。不仅要重视直接体育文化的传承、更要重视运动技能这一间接体育文化的传授,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高尚的情操。只有这样,人文关怀的理念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
2.2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当代中国,人的发展趋势是由依赖性的个人走向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7],这也是人的自我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因此体育课程必须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性的解放,要承诺学生人生境界的润泽与提升,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完善。这不仅体现了课程“育人”的本质属性,也是课程“更人性”的文化使命。教师在课堂上所面对的是一个个年轻的,鲜活的,充满朝气的学生,因此要鼓励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允许和包容学生犯错,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他们在宽松,放松,自由的课堂气氛中,不断激发潜力,实现自我价值。
2.3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适时更新适应需求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与传统体育课程注重运动技能的传授不同,大学生素质拓展运动课程在安排课程内容的时候,应当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当前和未来需求。课程培养的目标,不是通过这次课让学生们掌握多少体育科学知识,而是通过自主探索和团队协作,使学生获得对他现在及未来生活有用的东西,也就是学习和生活的基本技能。这种考虑问题角度的转变,就会极大丰富了课程内容。传统上认为体育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就没有必要固化的坚持了。也就是说,课程内容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年龄特征,符合学生的社会和生活经验,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也让同学们爱上体育课,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目标。
2.4重视课程中的教学互动
传统大学生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模式,学生大多是被动的接受,从老师做示范,学生跟着练,到老师纠错,学生再继续练,使体育教学等同于机械训练,枯燥而且乏味。叶澜[8]认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因此体育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交往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有着特殊的运动认知、感受和体验,从而诱发学生丰富想象力和惊人的创造力。作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务必要洞察学生的心理期望,务必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并与他们真诚的对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体现智慧、精神、人格等多层面的碰撞、激励、感染与共鸣,追求一种沟通、和谐、温暖的课堂氛围,以彰显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师生之间不但有言语的沟通,还要有眼神与举止的交流,这些都要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师生要共同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地探讨、反思、以达到和谐共进、教学相长,使体育课程真正融入人文情怀。真正做到每次的课,都是能够上成触摸到学生心灵的一课,这样才能改变学生对体育课厌学现象。
2.5以人文关怀的理念实施人性化的评价策略
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的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要体现人文关怀,务必要摒弃以运动技能为唯一评价指标传统评价体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注重对学生生成性目标的评价,要注重对学生获取知识的动机、能力、态度、精神状态以及形成过程的评价。应该建立和完善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数据库,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学会正确归因和规划,使素质拓展运动课程的评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良好形成和人格的不断完善。
大学生素质拓展运动课程是以有生命、有情感、有精神的人为对象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交汇渗透的综合教育活动。因此,学校体育必须为培养完整的、健康的身心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和谐完美的人服务。在大学生素质拓展运动课程中,教师不仅注重传授体育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渗透人文精神,尤其要做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大学生素质拓展运动课程要结合自己的课程特点和优势,要自始至终坚持人文关怀的理念。
[1](美)内尔·诺丁斯,于天龙.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王肇飞,彭家龙,王丹.“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J].甘肃科技,2009(16):152-153.
[3]李晓雪.浅谈“80后”,“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2):146-148.
[4]林良盛.“90后”大学生特点及其教育引导对策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77-79.
[5]陈蕾.“9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9(4):107-110.
[6]王广虎.健康理念内涵的把握与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31.
[7]韩庆祥.人学是时代的声音[J].中国社会科学,1998(1):19.
[8]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32.
G807.6
A
2095-2813(2015)11(b)-015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2.157
2016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生存能力培养探究》(2016zd097)。
梁芝栋(1982—),男,河南社旗人,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素质拓展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