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2015-12-05 14:01康峰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2期
关键词:体育竞赛体育锻炼体育课

康峰

(河南中医学院体育教研部 河南郑州 450000)

论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康峰

(河南中医学院体育教研部 河南郑州 450000)

现在体育课在大学的教育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大学老师也逐渐认识到它的重要性。随着学生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传统的大学体育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越来越乏味,这样,就失去了学校开展体育课的意义。在学校里开展体育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还能增强体质,保证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这样就需要老师改善一下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对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激起学生对体育兴趣等方面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体育 锻炼 习惯 体育课

1 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我们都知道,无论学习什么知识,还是做什么事情,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所影响的结果。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首要任务。一旦学生对某一项体育运动感兴趣,他就会非常主动地、愉快地去追求并体验这项运动。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成绩呢?

1.1体育教学要有目标

教学目标则是在老师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各种教学活动都要达到一个标准,在体育课上学生是主体地位。目标要有一定的难度,要有挑战性。如果难度过高,学生学不会,会产生放弃这个项目的想法。相反,如果设立的教学目标过低,学生会觉得没有挑战性,这节课就会变得没有一点意思,兴致全无。因此教师教学目标设置要细化,把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相结合,制定体育课程目标、体育竞赛目标、体育训练目标、体育活动目标。教学评价也要把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结合起来。并且根据预设的目标和学生的基础和实际能力存在较大差距进行及时调整。例:我在教投篮(男:单手肩上女:双手胸前)这个教材时,通过抽查(从不同层次学生中)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后,预设的教学目标是:(1)掌握技术动作,懂得练习提高的方法。(2)提高投篮的命中率10%~20%。(3)发挥体育骨干作用,加强同伴间交流与协作。考核标准是:1min投篮(罚球线为基准的半圆上任何点),3个为及格,4~5个为良好,6个以上为优秀,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目标。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每个小组6~8人,由技术好的体育骨干担任组长。学习中安排各种投篮比赛(个人挑战赛、双人赛、小组赛)。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外活动举行年段投篮大赛。学生在课外时间都积极参与练习,这样使体育课的练习在课后得到延续。最后考核90%以上学生都达成合格以上的成绩。

1.2优化体育课堂

现代的体育课堂结构分为实践课和理论课,在实践课中,教师总是以自己为中心,让你学生模仿,机械的重复,索然无味,理论课中,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理论课知识,然而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久而久之,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全无,认为上体育课就是熬时间的,不修没学分,就混个学分而已,这样体育课就完全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所谓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一种双向活动。这样的教学太刻板,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怎样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在遵循体育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尽量把每一节课的教学搭配得合理、有趣或设编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如游戏、组织竞赛等,克服单一运动技术教学,向运动技能迁移运用方面转变,让学生有新鲜感。例如:在上室外课之前,学生精神疲惫,注意力分散,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可以引入一些引人入胜的小游戏,“报数比赛”“高人与矮人”,或者其他能引起学生兴趣、贴近生活的小游戏,另外,强调失败的同学要表演节目,如猜谜语、唱歌、跳舞(健美操)、回答脑筋急转弯问题等形式,既集中了注意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有一个例子,如果硬让学生跑,只会让他们对长跑越来越害怕,越怕越不想跑,越不想跑就越会想办法逃避或偷懒。但是,如果踢足球,到球场上就没有这种情况了。同学们普遍喜欢踢足球,刚才还在叫苦,叫累的他们,一到足球场上就一个个生龙活虎,什么事都忘了。于是我就经常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踢足球比赛、对抗赛等等活动。而且告诉他们,耐力素质是踢好足球的基本保证,如果想踢好足球,并且赢得胜利,那么平时跑步练习就应该好好对待,并且要认真练习,这对踢足球绝对有好处。结果发现,在平时进行长跑教学中,学生就能较自觉练习了,学生的耐力素质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这样,耐力跑这个课时的教学效果好多了。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坚持做到复习铺垫要高效率,导入新课要新颖独特,传授新知识时引导为主,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课堂总结要高浓度;再次,以启发式教学为特征,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和相互配合,早在2000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学思结合,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强调,教育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引导学生独立探索与自学。

1.3“美”化教学环境

体育教学环境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和“学”的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制度、集体氛围、物质等。体育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体育课具有以下几个功能:(1)导向功能;(2)陶冶功能;(3)激励功能4.健康功能。主要分为物质硬件环境和心理环境。在硬环境方面,研究表明,体育教学场所内器材设备、场地布局、装修色调、活动的空间范围、光线、空气等都对教师和学生的生理产生直接影响。例如,运动场中光线充足、空气清新、场地布置井然有序、运动器材完备,这不仅为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使师生心情愉悦,精力集中,必然会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学生的心理环境影响最大的是心理情感,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体之间的感情状况,如教师对学生谆谆教导、关怀备至;学生对教师尊重与信赖等,由于体育教学是面对面、手把手进行的直观教学,建立良好的情感对取得优异的体育成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4“强”化体育竞赛

体育竞赛具有激励作用,具有凝聚力作用,对在体育课上表现不好的学生具有束缚的功能,还可以愉悦身心和享受成就的作用。体育竞赛是体育的核心,它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公开、公正、公平。加强学校体育竞赛也是培养兴趣的一种途径。利用学生喜欢竞争的这一特点,促进体育教学效果。心理学研究证明,社会性奖励比物质奖励更能激发竞赛的热情。因为竞赛是表现自己的机会,在竞赛中能得到大家的称赞是参赛者最大的愿望。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竞赛法进行练习时,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点来激发学生参赛的热情。在运动会中设立很多奖项,参赛的人和比赛项目也很多,这样,不但能赛出好的运动成绩,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还提高了全校的“达标率”,由于学生都有好胜心理,因此,强化体育竞赛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对实现体育教学的现代化教育具有促进作用。

2 加强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2.1使学生明确锻炼的目的

运动应该回归到运动的真谛,奥运会最初举办的目的是为了展现人类的力与美,商业和竞技并不是体育运动的全部,我们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正确的体育文化的传播。让他们知道:(1)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能让学生劳逸结合,改善情绪;(2)体育锻炼的目的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还能促进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3)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4)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能力;(5)体育运动可以加强团队意识,总之,没有受到体育课的熏陶、导向、激励等的作用,一个学生要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是几乎不可能的。

2.2强化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

首先学校本身应增强对体育锻炼的认识,然后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培养学生自主体育锻炼意思。积极组织各类趣味运动,调起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比如,成立体育俱乐部,组织校园体育活动,举行体育竞赛,演讲赛等等。学校应该通过一定的理论知识传授和相应的体育教学,使学生明白身体素质的中要想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积极肯定的态度的目的。此外,我们还应抓好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校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很大程度上这样学生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强烈参与体育运动的愿望。

3 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锻炼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力求创新,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丰富学生体育锻炼的知识,教师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学生的身体经常会出现疲劳、懈怠、无精打采等症状,我们不应让学生放任自由,进行错误的锻炼,正确科学的方法应该是教师应该详细的讲解如何让减少运动负荷、运动疲劳的判断方法,进而消除运动疲劳,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做到更加科学的进行自我锻炼。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都是大部分时间用于理论讲解,然后让学生模仿自己的动作,机械的进行反复练习,而新型的教学方法是减少讲解技术和示范的教学时间,多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增强,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变成体育锻炼的主体而不是载体。让学生自主锻炼,在快乐中运动,吸收老师新的体育锻炼的方法,学以致用,充分发挥自己的运动潜能,让自我锻炼水平逐渐得到提高。

4 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学是一个工程,一个培养人的工程,一个漫长的工程,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工程中,需要我们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去塑造一个个有用之人。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时时处处都做个有心人,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培养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良好思想品质都会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1]乔玉成.青少年锻炼习惯的养成机制及影响因素[J].体育学刊,2011(3):87-94.

[2]郭丽梅.不同锻炼习惯学生群体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才智,2013(23):53.

[3]郑道海.谈大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与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59.

G807.4

A

2095-2813(2015)11(b)-011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2.112

猜你喜欢
体育竞赛体育锻炼体育课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体育课
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开展管理现状研究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北京市高校校内体育竞赛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体育竞赛规则的本质主义症候
“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天津市高校校内体育竞赛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