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712000)
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改革,全国高校开始进行体育选项课的教学,羽毛球课逐步成为高校学生主要选修项目之一。羽毛球运动在我国东部、南部地区和一些大城市的高校,几乎成为第一运动项目,已然成为普通高校主流体育教学课程之一。选修羽毛球课的学生越来越多,许多高校也都成立了校羽毛球俱乐部、羽毛球协会,拥有自己的校羽毛球代表队。相比之下,近年来,咸阳市普通高校羽毛球运动虽有较大的发展,但毕竟起步较晚,与上述沿海东部、南部地区高校仍有着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咸阳市普通高校开设羽毛球课的高校数量日益增多,在高校大规模开课的同时,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该文主要对咸阳市高校羽毛球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促进羽毛球在普通高校中更好地普及。
体育场地、器材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是开展各项运动项目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场地的质量与数量会直接影响到运动的开展规模、质量、活动方式与组织形式。咸阳市普通高校招生人数都在逐年扩大,学生人数也较多,可是有许多高校忙于自己学校优势专业的建设,对于体育场馆建设的投入寥寥无几,除了本科师范类高校,其他绝大多数的学校基本上是没有专业的羽毛球场馆,许多学校的羽毛球馆基本是利用原来的老篮(排)球馆或者旧食堂改造而成的。原来的老球馆改成新羽毛球馆也最多只能容纳4~6个标准的羽毛球场,同时还存在灯光、高度、地板等多项指标不符合羽毛球场地的要求。甚至还有很多学校没有室内场地,完全在室外进行,这显然不能满足羽毛球教学的要求。有些高校并不提供羽毛球拍以及羽毛球,学生需要自费购买,场地少,经费投入有限,场馆建设速度缓慢,这些原因都制约了咸阳市普通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技术掌握的快慢和掌握技术质量的好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都比较缺乏羽毛球项目的专业教师,在教授羽毛球课的教师中,主要都是从事其他专项的教师,为了适应羽毛球选项学生人数多的情况,从其他项目转移过来,大部分未进行专业系统的训练,缺乏羽毛球教学的实际经验,主要是通过自学或是参加短期培训班等,这样也更难以从事羽毛球的科研工作,因此相关高校应加大专业教师的引进力度,同时更要加强对羽毛球教师的培养力度。
体育锻炼作为人们强身健体的基本手段,从小学开始就开设了体育课。但到了大学,除了体育专业学生外,其他学生都只上两年公共体育课,大学的体育课程设置也影响到了学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必须为一、二年级本科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专科生不少于10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每周安排体育课不少于2学时,每学时不少于45分钟。所以绝大多数普通高校基本上就以最低线为标准开设体育课,每周2学时的体育课,对于需要有大量实践环节的体育课来说,无疑是无法保证学习的效果与质量的,而且通常每周都会有新授内容,学生往往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还没有消化,就进行下一个技术的学习,这种状况也严重制约了普通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在非专业体育院校中,绝大多数的管理层的领导都是由本校的强势或是优势专业的人担任,他们通常会将多数人力、物力投入到学校的特色专业中去,而忽略了体育教学中所需的场地、设施等。一些体育工作开展较好的高校完全是因为其领导较为喜爱,所以对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倾斜力度较大,其他高校中体育工作仍处于边缘学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也得不到相应的投入。
咸阳市地处内陆,经济上虽是陕西省第三,但由于地理原因,所辖区域整体经济水平不高,与沿海发达地区更是相去甚远。学生的生源主要来自陕西周边地区,学生整体家庭的经济收入较低,所以在体育消费支出方面就相对较少,更由于羽毛球本身就是比较“烧钱”的一项运动,一个羽毛球通常都在几元钱左右,通常打一次球就会消耗3~5个,开销也会比较大。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羽毛球的消耗是十分快的,因为羽毛球技术难以在短时间之内掌握,所以有时学生几个回合就会将球托上的羽毛打断,造成羽毛球不按原有轨迹飞行,也更加阻碍了学生进行羽毛球运动的热情与积极性,从而打消了课余进行羽毛球运动的想法。
(1)咸阳市普通高校羽毛球场馆设施严重不足,相比沿海地区差距较大,较难满足羽毛球实际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体育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体育教育作用的发挥。因此,应该加大高校体育经费的投入”。此外,在现有体育设施的基础上,有效利用现有场馆设施,除了保证正常的教学活动,还可利用早中晚和双休日对外开放,实行有偿教学,有偿健身,以馆养馆,形成良性循环。同时,为满足学生课外参与羽毛球活动的需求,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用地,建设一些室外羽毛球场地,学生的活动场所便有了保障,锻炼积极性也就更加高涨。
(2)咸阳市普通高校从事羽毛球教学的教师中存在个专业理论知识与能力水平不高的普遍问题。想要搞好羽毛球教学,首要问题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这也是推动普通高校羽毛球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各高校在人才引进工作方面,应对体育学科适当倾斜,对类似羽毛球这样的特殊专业要适当的放宽政策,不能局限于学历或职称的要求,而要重视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同时,对于目前部分高校在无法满足羽毛球专业教学的情况下,可通过相关途径在外聘请一些专业教师,提高授课的水平,保证高质量、高水准的高校羽毛球课教学。
(3)增加体育课的课时数量。充足的体育课堂教学时数是保证体育教学较好进行的基础。各高校在现有体育必修课的基础上,可以适量增加体育课的课时数量,通过给大三等高年级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等手段,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及锻炼。羽毛球趣味性强,身体接触少,必然受到学生们的青睐,从而更好的推动羽毛球在普通高校中的发展。
(4)应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咸阳市普通高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给予相关政策、经费等方面的专项支持。学校管理层要重视羽毛球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阳光体育”、“终身体育”不能只是喊喊口号,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与评估,而是切实的关心我们祖国年轻一代的身体健康,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5)各普通高校应重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对体育经费进行专门的管理与规划,设立专项体育基金,力争专款专用,为学生提供球拍与球的借用,以此保证羽毛球课的正常进行,为学生减轻一些经济上的负担,提高学生们从事羽毛球运动的热情与积极性。
[1]张燕.新时期影响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的因素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3,32(12):1100-1101.
[2]陈丽娟.安徽省高校羽毛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2):84-85.
[3]赵孟君.对湖南省高校羽毛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J].科技视界,2015(29):166,287.
[4]张守平.新疆普通高校开展羽毛球运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11,(4):84-88.
[5]常春芳,孙言铭.西安市高校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4):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