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5年第31卷总目次

2015-12-05 12:17
体育教育学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体育研究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5年第31卷总目次

(括号内数字刊期·页码)

● 特约稿件

我国体育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漆昌柱(1·1)

电视体育媒介的变革与实践转向

——央视体育频道贺炜、洪钢访谈录

贺炜,洪钢(3·1)

● 专题研究

论欧盟体育治理基本原则的形成与发展

陈华荣(1·4)

治理现代化视野中体育赛事审批制度的取消

王润斌,肖丽斌(1·9)

国家体育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和广泛涵义

黄璐(1·14)

日本职业体育市场的公私治理研究

吴新宇,许晓峰,等(1·18)

体育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

赵欢(1·88)

“长尾理论”在退休居民体育消费营销中的运用研究

陶荣兵,顾海勇(1·92)

公民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陈家起,邵奇(2·1)

“兜底均衡”理念下县域体育公共服务指标体系构建

研究

刘红建(2·5)

公共体育服务中“公”、“共”和“服务”探析

汤际澜(2·8)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责任

李洪波(2·12)

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

研究

高奎亭,孙庆祝(2·16)

群众体育赛事的策划与营销

——“谁是球王”赛事的启示

曹彧(2·81)

我国女子排球职业联赛产品质量构成要素的研究

——基于现场观众满意度的视角

于晓明,许彩明(2·84)

我国直排轮滑市场的品牌状况与营销策略

姜嵘嵘,宋昱(2·88)

“环京津冀都市圈”体育旅游景观资源的分类与开发

何胜保(2·92)

体育伤害自甘风险与过失关系之解释论

——由上海新泾公园篮球伤害案展开

赵毅(3·6)

体育运动中“固有风险”的界定与体育伤害的归责

——上海新泾公园篮球伤害案判决评析

李倩(3·11)

运动技术考量在体育伤害责任认定中的重要性

——基于上海新泾公园体育伤害案的分析

黄璐(3·16)

基于GRA视角的中国体育产业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

陈颇(4·1)

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创新要素结构及其作用

机制研究

杨明(4·9)

体育场馆专业运营商发展研究

宋涛,陈元欣,等(4·15)

公共体育场馆利益相关者改革诉求研究

杨金娥,陈元欣(4·20)

2014年足球世界杯中国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陈传印,宋昱(4·25)

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行政许可研究

郭婷婷(4·28)

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现状与发展研究

陈元欣,刘倩(6·23)

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测度

任波,戴俊(6·32)

体育赞助的评估模型结构及测量研究

——基于品牌信任理论和态度ABC理论

郑桂凤,曹立,等(6·37)

论361°品牌营销策略

杨雄,曹立,等(6·41)

晚近的体育法教材写作与体育法方法论变革

——兼评刘举科、陈华荣主编《体育法学》

赵毅(6·44)

国内体育法学教材的学术史考察(1984—2015)

——从“思辨”到“实证”的转向

胡旭忠,汤卫东,等(6·49)

国际化视野下的体育法教学之探索

杨垠红(6·53)

● 国外体育

基于美国SPARK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构建

李成玥,邓琳,等(1·22)

中德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比较

张程锋,韩思音(1·26)

Actigraph及其信效度研究

赵壮壮,徐京朝(1·30)

泰拳职业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

尤慧君(1·36)

美国阿拉斯加州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及其启示

咸东进,陈金凤(2·20)

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之改革

——基于美国SPARK课程的比较分析

卓梦瑶(2·24)

论叔本华的体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谢正阳(2·28)

近代瑞典体操法的探析与思考

宋广成,陈晴(2·31)

美国初级体育教师认证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陈金凤(3·21)

英国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基础运动能力”研究

刘继宏(3·24)

中美高校竞技游泳外部管理机构的比较研究

赵淼(3·27)

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合作关系研究——基于澳大利亚“National Compact”的经验借鉴

郭帅,冯晓丽,等(4·31)

不同比赛情境条件下高水平足球运动队标准化比赛表现档案的创建——以皇家马德里队为例

刘鸿优(4·35)

远东运动会与东亚社会的发展

王妍,董鹏(4·39)

中美高校网球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比较研究

陕威,庹权,等(4·42)

中日关系史上的“乒乓外交”

张晓义(5·1)

巴西世界杯足球赛球员跨国流动特征研究

黄璐(5·5)

想象的共同体:地方体育文化迁移的价值范式探析——以西班牙足球运动为例

李艳杰,林军(5·10)

中日老年人抑郁程度与运动能力相关性研究

成丽,杨光(5·13)

全球化背景下的足球人才流动机制研究——以英超足球联赛为例

蒋涌才(5·17)

越南毽球运动的开展现状研究

李荣娟,李锋(5·19)

西方休闲体育文化的变迁研究

何青,林嫣然(5·22)

国际奥林匹克研究与教育的发展——第22届国际奥林匹克研究生讲习班学术见闻录

王润斌,贺冬婉(6·1)

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意义与国际经验

刘亮(6·6)

德国体坛预防性骚扰的对策及其启示

王一君,车旭升(6·10)

帕尔马俱乐部破产的原因及启示

龚迎春(6·14)

英超足球职业联赛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卞新芳(6·17)

中美体育法比较研究

高建新(6·21)

● 群众体育

县域体育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构建的理论探讨

刘红建(1·39)

新型城市化下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

苏进(1·42)

赣县胡村舞龙的流变及对民俗体育文化的启示

洪伦,潘桃铃,等(1·45)

闽台民俗“武阵”及其民间交流

周传志(1·49)

我国区域性业余足球联赛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以“回超”为例

张如甲(1·53)

清代镖师职业素质的当代启示

叶伟伟(1·56)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的国家战略思想

黄璐(2·34)

不同类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基于广西红水河流域的田野调查

沈柳红,杨海晨,等(2·38)

城镇化进程中赣南民俗体育开发与保护

姜封庆,李海龙,等(2·42)

基于办公室环境下女性职业病的瑜伽创编研究

徐俊英(2·46)

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文化研究

李开文,刘杰,等(2·49)

中国抗日战争对于武术发展的影响

徐泉森(2·53)

传统武术套路对戏曲审美元素的影响

葛超,陈霞,等(2·56)

论新媒体时代体育信息的服务创新

符翠(2·58)

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

研究

李铁,朱序伟,等(3·30)

社会性别视角下贵州少数民族妇女与民族传统体育

参与问题

谭小春,邓落霞,等(3·33)

明清时期禁蹴鞠令对中国现代足球发展的影响

张俊,孙开宏(3·37)

老年人抑郁情绪差异下的运动能力比较研究

王建君,杨光(3·40)

体育营销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鲁润梅,付群(3·44)

论海洋体育的基本特性

李明(3·47)

新时代体育类电视节目的特点及文化传播模式

——以《奔跑吧兄弟》为例

潘常青(3·51)

湖北省全民健身运动社会满意度分析

翟华楠,刘建(3·54)

黔东南苗侗族妇女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的

地位和作用

谭小春,王锦,等(4·45)

文化生态保护视域下土家族毛古斯的传承与发展

王庆庆,田祖国,等(4·49)

青少年健身行为研究的新视角——《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建构与量表研制》述评

陈瑞花,唐晓辉(4·53)

城市视角下暴走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刘秋月,张宇,等(4·56)

中国红色体育的发展进程与特征分析

李洁明(4·59)

16周有氧运动对NAFLD患者肝功能和血清胆红素

的影响

吴国梁,李娜,等(4·63)

八段锦、广播体操SDS和POMS心理效应的比较

研究

朱小宁,金丽(4·67)

群众体育、社会体育、草根体育概念辨析

刘艳芹,张矛矛(4·70)

社会转型与体育价值观念的互动关系研究

王宏,余华,等(4·73)

基于主观问卷调查的游泳馆热舒适性研究

马勇,徐晓歌,等(5·25)

在认识与顺应新常态中推进体育事业的新常态发展

胡科(5·29)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体验营销策略研究

王潇(5·33)

湖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业效率评价研究

李书娟(5·36)

内蒙古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现状与发展

贺新成(5·40)

基于多文化融合的湖北地区体育运动传播与发展研究

金赤(5·44)

通俗文化传播与游民群体对武术传播的影响

黄银伟,罗川(5·46)

鄂西乡镇社区体育生态化实现路径研究

牛丽丽,张娟,等(5·49)

“谁是球王” 乒乓球、羽毛球民间赛事探析

朱忠梁,吴鲁鲁,等(5·51)

关于《中国足球发展改革总体方案》的探析

——基于青少年足球视角

张帆(5·53)

● 竞技体育

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云知明核心竞技能力的评定

与监控

殷鹏,王志强(1·59)

心率、血乳酸联合监控在女子500 m四人皮艇赛前

集训中的应用

翟延东,代宝珍,等(1·65)

中国式斗牛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黄延春(1·69)

中国男子高尔夫球员的技术运用分析

——以2014世锦赛—汇丰冠军赛为例

杨华峰(2·61)

优秀男子拳击64KG级运动员李泉龙技战术特征分析

王坤(2·64)

亚洲田径赛场上的运动员归化

杨志仙(2·67)

2014年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德约科维奇的技战术

分析

付建(3·58)

2014年羽毛球中国公开赛林丹的技术运用分析

姚华杰(3·61)

等速肌力测试过程中肌氧饱和度变化特征研究

蔡前鑫,赵之光,等(3·64)

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协作配合研究

韩青(3·67)

对退役运动员总体幸福感的多维分析

倪婷婷(3·70)

新型无缝塑料乒乓球的变化及影响

何剑康,白银龙(3·73)

CBA 2014-2015赛季总决赛辽宁队与北京队技术统计

对比

冯守东,习雪峰(4·89)

对我国体育明星违规违法现象的思考

刘艳伟(4·92)

试论“体熵”——从茅鹏训练思想核心范畴的发展说起

蒋德龙(5·55)

朋辈咨询在运动员心理咨询中的应用与思考

祝大鹏(5·62)

NBA总决赛球队战术配合和应用研究

——以2013—2014赛季的传球技术动作为例

汪超(5·66)

我国职业体育中的软法问题研究

蔡骞(5·69)

我国体育明星崇拜现象研究述评

李新威,徐剑平(5·72)

第53届世乒赛与苏州城市形象传播

毋张明(5·76)

从第53届世乒赛看运动员跨国组合的意义

尚力沛(5·79)

举国体制与运动员权利的保障

张凌云(5·81)

我国足球外交的历史回眸与当代构建

浦义俊,戴福祥,等(6·71)

奥运会运动帆船船体外形测量的实验性研究

郑勤振,马勇,等(6·76)

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研究

刘振英,李雪慧(6·81)

教练员训练理念的培养途径探讨

依惠琴,李赞,等(6·84)

唐代前期军事体育中的狩田礼制

查圣祥,张立敏,等(6·86)

墨家思想与齐鲁侠义之风

周建东(6·90)

● 学校体育

体育专业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马强,殷恒婵,等(1·72)

长跑猝死频发背景下我国高校的体质测试工作研究

楚海月(1·76)

从文化传承创新视角审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魏涛(1·79)

地方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建设的探索

——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健身保健专业方向为例

王刚军(1·82)

MOOC在我国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发展策略

赵常红,马艳芬(1·86)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误差分析及改进

焦亮亮,张玉超(2·69)

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

杨会燕(2·73)

课程改革背景下运动技能学习的理论分析

张秀丽,董翠香(2·76)

体育院校图书馆自建数据库的研究

张弦(2·79)

香港学前教育体制下的幼儿体育

黄永森(3·75)

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教学范式的反思与重建

——从“预成”到“生成”

刘延波(3·80)

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行为观察与教学理念反思

颜丽丽(3·84)

将移动教育技术应用于体育理论教学的探讨

李娜,吴国梁(3·87)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发展历史与趋势

田祖国,李玲玉,等(3·90)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探讨

王利春,蒋东升等(3·93)

我国基础教育中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

刘苹,侯海燕(4·75)

常规培训背景下“首席培训师”必备的意识

——以2014年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为例

韩兵,黄春秀,等(4·78)

体育行业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工作机制分析

——以江苏省高校体育院系为例

刘会平(4·82)

“十二五”以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立项统计分析

王建龙(4·85)

学校体育思想效力的优化

江文奇(5·84)

体育院校术科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建构

牟东亮,初宇驰(5·88)

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缺憾和思考

孟凡花,尤传豹(5·90)

体育教育专业实习中“四段式”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刘少英,覃英,等(5·93)

从身体到人格——大学体育功能探微

陆炎(6·57)

从简单性到复杂性: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应然

转向

刘红建,张宏伟(6·61)

易筋经功法锻炼对肥胖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

王华军,吕晓龙(6·64)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罗婉红,王庆庆(6·67)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的

研究

吴鲲,李海(6·69)

猜你喜欢
体育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近年来体育认知研究进展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2016年最佳体育照片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