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辛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辽宁沈阳 110122
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何辛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辽宁沈阳 110122
[摘要]我国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同时,职业教育体系格局却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文章就中高职独立发展中面临的难题进行了分析阐述,并从大职教战略出发,探讨了中高职一体化的优势及一体化过程中的障碍,在对中高职一体化模式肯定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的策略,旨在对创建新职业教育格局进行有意的探索。
[关键词]中职;高职;一体化;职教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模式一直类同于普通本科式的教育模式,“职业”特色不明显,这多年来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格局,导致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接受程度低,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所倡导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理念存在一定距离。本着教育改革立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思想,在职业教育办学方面要以大众愿意接受出发,有必要从中高职教育的薄弱环节入手,在协调两种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创建职业教育新格局。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目标上有共同之处。但是他们各自作为独立运行的教育主体分别在人才的“进口”、“出口”等环节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难题。双方只有谋求协调运作,相互间的促进、补充、强化,才是走出困境的最佳出路。
(一)中职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对中高职一体化的要求
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紧密相关的。现阶段我国正在向小康社会迈进,工业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就现阶段的国情对人才的需求来说,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中职教育培养的是中等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是将低素质人口转向优势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教育部在2010年11月制定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中职教育对服务国计民生的能力、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吸引力提升,就业贡献率等方面期望目标。然而中职教育与社会的对接方面存在先天劣势:(1)因学苗的文化基础薄弱导致毕业生技能能差;(2)中职教育期间的职业特色不突出,导致实践岗位对应性差;(3)中职教育阶段未积极开通学生持续受教育的通道,影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中职教育需要提升的通道,产生了与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二)高职院校招生面临的困境对中高职一体化的要求
进入职业技术教育高等阶段的高职教育,是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由政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高职教育主体的能力及就业等综合情况确定其年度招生计划及招生的相关要素的。高职教育招生面向的是以下三大群体:应届高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职高和技校毕业生。应届高中毕业生是高职招收主体,这一主体近年来日趋下降。原因是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实行高校扩招,高中毕业生普遍的理想是选择普通高校,在高考志愿的填报时以普通高校的国本、省本、高职依次填报,高职所招收到的学生是几经筛选后剩下的,可见高职教育招收对象是出于非主观意愿且整体素质低下。即使这样,随着生源的逐年下降,高职教育未来面临的生源危机还在增加。国外的高职教育是由政府以制度安排扶持的,需要国家在收入政策、教育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等进行系统、全面的改革调整。在我国,寄希望于这样的系统工程来实现高职教育的大众化是不现实的,弥补这部分生源不足的可行方式就是拓展招生渠道,其中与中职教育衔接即为重要渠道之一(即上述的后两大群体),于是产生了中高职的一体化的要求。在招生压力下的一体化看是似简单,实质上这种形式可带动职业教育升级:一来可以化解中职业教育先天不足;二来可缓解高职招生面临的市场压力;三在中高职的深入沟通交流中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运用和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
1.中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一体化优势
中高职在教育体系中属于同一范畴,他们有共同的特点:一是体现职业特点;二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都是从具体职业岗位的需求出发,培养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只不过中职教育定位于初级、中等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则定位于高等技能人才的培养,两者因有层次区别,继而有衔接的可行性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级次上的连续性。
2.中高职一体化更能体现贯彻终身教育理念的逻辑性
中职教育毕业生的继续教育可选择的途径有很多,但是主要途径是两条:一是通过普通高等教育实现现专业及能力提升;二是通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过渡,再进入高等教育的提升。相比较而言,第二条途径更有利于学生转换学习阶段的适应性,因为中高职学生在文化知识结构、领悟理解力、实际动手能力方面更便于衔接,相对于直接进入普通高等教育通道的学习跨度小,学生能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提高自信心和增强学习的兴趣。
3.中高职教育在教学模式上的一体化优势
职业教育的共性决定了中高职教育在教学设计、教学规划、教学管理方面必须紧跟市场,从专业所对应的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出发,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制定教学计划、创新实践模式,以能力本位为核心调整教学与考核方法。中高职的教学及教学管理模式的共性可以保证中高职一体化的双向沟通教学,甚至可保证相同专业的无缝续接。
虽然中高职属于同教育范畴,但二者的架构不同,人才培养的目标、教育大纲及教育内容有一定的区别,产生了中高职一体化实际操作中的难题。
1.缺乏中高职生源衔接的意识。高职教育将生源的选择重点还是放在高考毕业生群体,对这部分群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而对中职教育毕业生的后续教育选择的引导、宣传意识薄弱,只是以较被动的心理接纳中职教育的毕业生,中职生源衔接不顺畅,中高职一体化只是空谈。
2.缺乏明确中职学校学生转入高职教育的提升点。目前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割裂办学是普遍现象。两种教育各行其事,在中等应用性人才和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设置标准上是模糊的,人才培养结果的提升也无准确的目标,“中”与“高”尽管在理论上是层次分明的,但实践中如何体现却无法衡量。原因在于中高职院校没有建立协调、系统的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机制,导致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体现不出教育的跨度。若中职教育毕业生感受不到进入高职教育后的层次提高,中高职一体化就缺少了内在驱动。
3.缺乏中高职对口专业的有效连接。所谓的中高职对口专业的有效连接,指的中职毕业生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深造,能实现专业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能力的自然跨跃。然而,往往出现的问题是:(1)专业不对口的课程衔接不上。(2)专业对口的教学计划难以衔接,容易出现与中职阶段学习内容雷同,课程重复学习现象。(3)实践环节对接不上,甚至中职的实践能力高于高职的实践能力。上述问题导致了中高职的错位衔接,不仅严重浪费了教育资源,也使中高职一体化失去了意义。
1.建立中高职生源对接的良性机制。生源是中高职一体化的基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提出“优先对口招收中职院校毕业生……”。时隔二十年,高职招生仍旧以招收高考毕业生为重点,严重制约了职教体系格局的形成。建立中高职生源对接机制不仅仅是解决高职教育扩大招生渠道问题,更重要的是实
现大职教战略,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对此必须从国家政策和中高职教育主体的主动联合两方面实现生源对接机制,为中高职的一体化奠定良好的基础。(1)从政策层面上积极推进中高职对口招生政策,由教育行政机构在整合中高职教育资源基础上实现对口中高职教育生源的有效对接。(2)从政策层面扶持中职教育,为高职教育的招生主体转化做准备。(3)强化中职自身建设,从中高职一体化角度抓好中职学生的培养,为高职教育输送优质生源。
2.建立中高职双向沟通的教学模式。中高职教育虽然同属于大众化教育,二者的一体化,需要找出二者的不同点,才能避免衔接中的课程重复设置和教学资源的浪费现象。因此,双向沟通非常重要。首先,高职教育要充分了解中职教育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目标提升的要求,对对口中职学校开设的课程、应用的教材、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要全面了解掌握,以便对中职毕业生有的放矢的实施高职教育。其次,中职教育也应本着为学生的后续教育负责的态度,主动了解掌握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根据高职教育的要求不断调整自己教学模式,在自己教育职责范围内保证向高职教育提供优秀毕业生。中高职的双向沟通要体现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
3.建立中高职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在中高职一体化过程中的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沟通合作是必须要做的工作。理论课程在双向沟通基础上实现一体化实施起来相对容易,但实践教学模式的一体化有一定难度。一般来说,中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某种程度上超过了高职教育,高职教育的理论教学更具强势,鉴于此,中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策略:(1)对于“2+1”的中职教育实行“2+1”高职教育模式。因为“2+1”的中职教育中的“1”指的是中职教育期间已经进行了一年的认知学习,在高职阶段的三年应该采取“2+1”模式,即用2年时间在校进行基础知识巩固和专业知识的强化,1年进行岗位和专业实习,也就是说认知实习、顶岗实习及专业实习分别在中高职教育阶段各1年完成,实践教学统一起来。(2)对于不设计企业实践环节的中职教育实施“3+3”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常见的中职教育模式是在中职教育阶段的3年基本上是传统的中专式教育模式,只是在校内完成一些实训项目,没有企业实践过程,直接升入高职教育3年,其实践教学模式应该采取“1.5+1.5”模式,即1后半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提升,1年半进行认知实习、岗位实习和毕业实习。当然,对于校内实训基地较为完善的中职教育的毕业生,进入高职阶段后的实践教学模式还可以更灵活一些。总之中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应该进行整体设计和统筹安排,保证学生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化,在中高职实践教学双向沟通基础上实现实践教学的一体化运作。
参考文献
[1]王家爱.悖论与辨证的交汇:中高职一体化的初步探索实践[J].经济师,2012(5).
[2]唐艳,杜祥培.中高职一体化教学初探[J].管理研究,2011(12).
[3]曹勇.简论中高职一体化专业建设[J].高等职业教育一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年(20卷5期).
[4]郑蔼娴,朱守锂.中高职衔接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J].广东教育(职教版),20ll(5).
[5]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