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伟娟
(山西大同大学煤炭工程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0)
试论我国排球竞技人才的培养
史伟娟
(山西大同大学煤炭工程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0)
加强对排球竞技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排球技术水平保持并发展的根本要素。虽然,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国排球水平一度又回到颠峰时期,不过竞技人才的后续力不足始终是一个牵绊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排球竞技人才的培养现状入手,对排球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并从中小学、大学及俱乐部层次形成针对性调整策略。
在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完善的今天,对于竞技体育人才选拔并培养的选择也正在发生变化。在我国,排球运动是主要的竞技运动之一。培养竞技人才主要是通过各级体育学校来层层推报,层层培养。从业余体校到省市青年队,再到体工队,这种培养模式的长期存在,使得排球运动人才的输送途径单一,人才的阶段性培养衔接严重不够。“五连冠”伟业曾经成为许多国人的骄傲。然而市场经济体制、金牌战略等因素的干扰,以及培养体制的缺失,让排球竞技人才培养饱受诟病,国家统一规划,运动员统一训练,计划性明显,连续性不够,系统性有差异。
2.1 市场经济体制冲击
从1996年赛制改革开始,我国相继对排球体制进行了尝试与改革,并设立了主、客场排球俱乐部联赛,逐步让其运作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不过由于俱乐部与企业本身不是对等关系,故而经济上的独立性受到极大挑战,自负盈亏难以保证。俱乐部的生存只能倚靠外来投资。这样再进行二三线球队的建设与完善工作,俱乐部确实心有余力不足。而排球竞技人才仍然倚靠各地方体育部门,倚靠计划、指令来完成。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职业俱乐部产生;竞技人才的培养则仍然逃脱不了计划体制的干扰。政府体育部门在经济体制发生更变的前提下,对于青少年人才的选拔、培养与竞赛投入在逐步降低。而政府性质的培养体制里,外资注入受到限制,故而影响了人才培养的突破性与灵活性。
2.2 社会环境迁移冲击
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社会大环境的迁移对此影响很大。“举国体制”确实对竞技人才培养的制度性倾斜起到推动作用,不过这种培养方式一直是国家为全权代表。到20世纪末,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政策因素,对就业、职业培养等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是十分大的。
进入21世纪,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的扩招,社会上传统将体育训练当作进入大学深造的补充途径已然不再成立。这让不少青少年不再选择进入职业体校进行培养,这对排球人才培养的后续性造成严重影响。
2.3 学习训练发生冲突
“体教分离”是我国竞技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由此排球人才是学生与运动员的双重角色。这种特殊性,让人才培养拥有了双重目标,一是以体育竞技、金牌争夺为主导思维,二是必须以必要的文化知识为目标。如此复杂化的运动训练目标,让青少年在生理、心理发展的最佳时间,难以兼顾排球训练的技术性、文化学习的基础性。一旦将来作为排球运动员的生涯告罄,那么在社会上他们既错过了竞争的
最佳年龄,又无竞争的实力,其二次就业极其困难,极大影响了正常生活。
2.4 培养渠道限制性大
在我国,体育主管部门是排球人才培养的主要投资方。其他社会力量对排球人才培养的投入并不多。相对受到限制的培养投资,让排球竞技人才培养难以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李宏达教授认为,目前我国体育投入经费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人均投入量的差距上。且政府在技术理念的更新与培养方式的革新上,显得尤为不足。另一方面,无论是社会力量投资还是政府包办,排球竞技人才培养也需要对经济效益、产出等进行考量。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所秉持的政府主导模式,使得教育资源无法与竞技资源相融合,忽略了个体人的发展性,可持续性很低。这就造成了我国目前排球竞技人才培养,投入较大,经济效益较低。这也是目前排球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所在。
2.5 训练培养成才率低
笔者通过调查后,发现不少排球教练员对于学员的培养仅仅停留在基本功的反复训练上,并不能够将技战术全面化应用于实际比赛中。即便教练员有着丰富的比赛经验,但是由于文化程度的限制,难以将其直接转化为理论成果得以传承。
同时,在各层次运动队中,不少地方存在着“近亲繁殖”现象,即运动员在退役后直接进入到各层次运动队中任职教练员,从而形成教练整体素质的恶性循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教练员在对学员进行培训过程中,缺乏理论的运用与互补能力,仅仅靠自己作为运动员时候的经验来维持其训练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这种训练层次的限制,使得大部分学员在经过培养后,不得不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从目前来看,我国排球竞技人才培养的层次主要有3种,即:中小学排球队、大学排球队及俱乐部排球队。当然,这些排球队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依然沿袭着地方体育主管部门的包办做法,很少关注球员个体的发展与挖掘。
3.1 中小学设立排球队
在我国,中小学生数目众大。可以说这是排球项目上潜在的人才群体。从我国中小学“减负”改革来看,目前学生们在体育锻炼上将会有更多的时间,这将是排球运动入校成为体育锻炼项目的最佳时机。据有关数据统计,日本中小学各级排球队超过25000个,这是日本排球发展的重要支撑。当然,这其中日本政府也对排球项目的宣传与普及做了大量工作。发展青少年广泛地投入兴趣,是排球项目走入体育锻炼的有利保证。从日本经验来看,我国中小学应该担负起小中高大各阶段排球竞技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任务,并着力对其技术基础、理念基础等进行科学教育。要引进高素质专业教练员,为排球项目的基础夯实做好第一步。
3.2 大学设立排球队
在大学教育中,排球项目是体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相对于各俱乐部来说,大学组建高水平排球队是需要,更是必然。这是从理性化角度来平衡竞技体育、教育及个体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教育投资呈现跨越式增长态势。适应这种形势,大学体育教育中所需的各类基础设施、场馆、体育器材等,也在不断填补与完善。且有些高校所配备的体育设施能够达到世界大赛级别的器材要求。在高校设立排球队就是为了让这些先进的体育器材及设备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在防止体育教育资源流失的同时,也为国家培养出排球竞技人才。
3.3 俱乐部设立预备队
排球俱乐部是目前我国排球人才得以重点培养的重要平台。我国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对于俱乐部都有这样的要求,即在其所属区域建立起高水平的二三线队伍,担负起为自身一线队伍选拔培养人才的重任。可以说,这在排球运动还未完全走入校园时,是十分重要的人才培养途径。不过虽然这种培养方式投入较为充足,但是俱乐部下属球队的设立,完全依赖于地方体育主管部门的支持。这就需要从政策法规上来为俱乐部培养人才的自由流动行为,松绑减负,对于俱乐部注册、审批等减少限制,加强监督,真正为俱乐部、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排球竞技人才。
4.1 从制度上创新优化中小学排球人才培养模式
排球竞技人才的培养,可否拓展范围、多渠道地进行,需要与相关行政单位进行协调。从排球协会角度来看,要从排球本身这个项目的性质入手,争取进入市场经济体制中,并加强对社会力量的鼓励性引进,尤其在排球竞技人才的培养方面。要时刻对排球发展的现状进行理性规划,并在社会需求与要求中不断规划与调整。各排球主管部门要形成对排球运动的科学性认识,突破地区束缚,搭建公平、平等、自由、竞争的排球人才流动机制。
要对排球人才培养现行制度进行理性认知,突破传统意义的人才培养体制与模式,促进“体育与教育”的融合,构建适应竞争特质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的模式,既要对排球本身发展有着适应性调整,更要从青少年本身素质全面培养的角度来做出转向。通过宣传与推广,邀请社会人群参与,让家长及社会人群高度理解并认同中小学排球理念与教育价值。对于排球项目竞技人才,要从高校招生、学业完成方面予以一定照顾,打造中小学—大学完整的竞技排球人才培养模式。
4.2 从宏观上构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俱乐部排球人才培养体制
在教育新时期,我国排球项目在体育中的发展,符合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需求。我们要紧抓这一重大机遇,将排球竞技人才的培养上升到社会健康度及经济发展的高度上来。《中国排球协会关于排球俱乐部管理暂行规定》中,对于排球俱乐部有着明确的责任要求,即要做好一线排球运动员之外的人才储备工作。从联赛职业化,到人才培养职业化,这是排球竞技人才培养模式的进步。国家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对人才培养的市场化、专业化基于有力支持。这样也能让我国排球竞技人才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提供了条件与法律保护。
4.3 从竞技比赛角度优化高校及媒体合作理念
排球主管部门要对我国各高校排球发展现状有清醒的认识。要不断提升高校之间、体校与高校间的排球竞赛层次。原则上,要求全国性青少年各阶段排球比赛每年一次,全国性高校排球竞赛每两年一次。以职业联赛的标准与组织方式为蓝本,提升比赛举办能力、举办水平,争取为体校青年运动员、高校高水平排球人才搭建更多竞技、展示的平台,以提升社会媒体关注度。
借助电视、广播、书刊等传统媒介,加大排球竞赛、排球发展理念的宣传力度;借助互联网的快速传播,建立中国排球专业网站,并加快排球新闻信息及其他理论知识的甄选与传输,让更多人更深认识排球,体会排球运动精髓、魅力。要依托排球运动项目的品质形象,拓展排球市场,不断吸引赞助商注入资金,以推动排球运动发展,提升排球竞赛水平,为排球竞技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排球运动不断职业化的今天,排球运动融入市场经济体制是必然走势。我们不仅要扩大排球人口范围、数量,更要在排球竞技人才的培养水平、培养质量上下大工夫。作为基层教练员,更应该紧紧把控排球学员的心理认知、生理特点,创新方法,提升经验向培养理论的转化率。同时,对国内排球运动所覆盖或未覆盖的区域要加以准确定位,并合理地提出科学策略,提升排球关注度,形成排球“全民运动”,从而推动排球运动良性发展。
[1] 吴澄清.中国排球优秀运动队15年动态发展状况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1,23(5).
[2] 郝勤.当代中国专业竞技体制的特征与评价[J].体育科学,2009(3):29-32.
[3] 张红松,张锡庆.高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比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23(6):36-38.
G842
A
1674-151X(2015)07-033-03
2015-05-15
史伟娟(1986 ~),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排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