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点评:实施“三个”要点 凸现评课功效

2015-12-05 08:55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师教学

专题点评:实施“三个”要点 凸现评课功效

评课是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是看课教师对授课教师所讲授的课进行全面分析与客观评价,其目的是让参与课例研究的教师了解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扬优改缺,了解同行的教学理念,集思广益,达到提高参与课例研究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但在实际的评课过程中,存在着思路不清、重点不明、方法老套等现象。基于此,本栏目策划了“如何把握评课重点”的专题研讨。

本期来稿较多,选登的来稿,对优化评课方式,把握评课关键,提升评课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较大的借鉴意义。但是,来稿在如何根据不同层次的授课教师来确定评课重点,如何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确定评课重点,如何放大课例价值,凸现评课功能,如何调动更多群体参与评课等方面,缺乏优质来稿。评课因为对象不同、目的不同、课型不同、场合不同,评价的标准、方法、内容和侧重就有所不同。如果一味按照“客观公正、有一说一”的原则去点评,其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为此,在评课议课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明确评价的关注点,深思熟虑,合理取舍,灵活施策,才能达到预期的评课目的。具体说来,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点,评课标准因对象不同而有所侧重

从教学经验看,评课的对象可能是新教师、中青年教师、老教师。他们由于教龄不同,其课堂呈现出来的特质也有所不同,寄于其专业发展的期望也应不同。

对新教师的课,由于其从教时间短,对其要放低起点,以勉励为主,评课主要侧重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把评课的关注点放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评其教学过程安排是否合理,讲解示范是否规范,教学策略及方法选择、教学的程序结构是否合理,课堂常规是否规范,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安全措施是否到位等,评课的目的重在鼓励和引导他们尽快入门,帮助他们尽快掌握教学的基本技能。

对中青年教师的课,由于其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其要高标准、严要求,评课主要侧重于对单元教材的整体把握,把评课的关注点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评其执教的理念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站在单元教材乃至学段培养目标之上,全面评议本课教学目标制定的合理性,其他课时目标的递进性与科学性,各课教学重点与难点的选择与突破是否准确,围绕课时目标采取的方式方法是否科学灵活,教学推进与学情是否切合,评课的目的重在提高,帮助他们形成个人教学特色,使他们的教学精益求精。

对老教师的课,由于其教学时间长,有一些已经成为学科带头人或专家型教师,评课主要侧重于典型经验的提炼,把评课的关注点放在教学特点或者教学风格的推广。评课时,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景,如果是专家型教师,要准确诠释其教学思想和执教理念,介绍其教学风格;如果只是年长的教师,要善于提炼其教学特点,挖掘其内涵,帮助他们将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引导他们追求与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当然,在肯定优点的同时,也要剖析不足,避免“小年轻”盲目崇拜,导致教学价值观的混乱。

第二点,评课方式因目的不同而有所取向

从评课的目的看,评课可以分为随堂诊断、主题研讨、教学评优、示范推广等四种类型,不同的目的,评课方式也应有所不同。随堂诊断是以教学诊断和指导为目的的听评课活动,其特点是随堂听课,不预设主题,基本反映了教师教学的“原生态”,如果当作“示范课”来评,就有失公允。

所以,评随堂课时应实事求是地评价,关注课堂教学的要害问题、倾向性问题、本质性问题,提炼其中的优点、长处,指出不足,提出可操作的改进建议,引领教师“常态教学”再上新台阶。而不是游离于表面,或纠缠于枝节末梢。主题研讨是围绕一个教学主题,以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的听评课活动。评课时要聚焦研讨的主题本身,鼓励教师对问题多维思考,大胆发表言论,达到集思广益、共享智慧、共同提升的目的。而不是过分关注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避免评课变成“批斗会”。教学评优是以比较评比为目的的评课活动。评委专家面向听课教师进行点评时,要站在一定高度梳理、总结本次大赛选手的表现,结合具体案例,抓准点评各个选手的教学特点与出色表现,准确把握并认真分析教者的教学思路和教法特点,做到客观公正,同时也要旗帜鲜明地指出不足,褒贬得当,让授课教师和看课教师均能从思想到行动有所启发。示范推广课目的为推广某种教学思想而进行的听评课活动,一般由当地成熟型教师执教。评课时应当结合课堂教学环节,提炼概括课的亮点,解析其蕴含的先进理念,总结推广教学理念和思想。

第三点,评课人员因网络加载而更加多元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需要各种领域人士一起携手努力。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目前评课更多局限于教育系统内成员进行互动,缺乏“圈外专业人士”的介入与互动。在信息技术应用广泛的今天,采用“互联网+评课”的方式,将课堂教学全程拍摄下来,上传网络,可以同步接受管理人员、教研人员、学科教师、其他学科教师、学生及家长以及其他各界层人士的讨论与评价,让他们结合各自的专业视野,从不同角度和认识水平交流与思维碰撞,这样得到的信息最广泛、最真实、最深刻、最有效。如将课堂教学视频上传网络,就可以吸引学生与家长的加入。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可是传统的教学评课,却忽视了这一群体的真实意见。如笔者曾执教的五年级跨越式跳高,采取“逐层推进,趣练结合”的教学策略,把动作技术进行分解,将枯燥单调的跳高教学设计成“鞋盒游戏”,在练习中技术要求逐层加码,让学生在细节完善过程中提高动作质量。整节课由若干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游戏组成,让学生在玩乐游戏中练习跳高技术,在愉悦的气氛中达成学练目的。但是课后学生反馈的意见却给我“当头一棒”,原因是课的设计忽视了学生从来没有学过跨越式跳高这个学情,教学设计违背了动作学习“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

由此可见,多倾听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内心想法与技能学习的真实情况,才能真正落实“以学论教”的理念。再说家长评课,由于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各自的专业背景不同,就可以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提出不同的意见,跳出学科看体育,就能站在更高处审视体育教学,收获别样的启发与精彩。

教研活动的真正价值,不是取决于执教水平的高低,而是课后评课效率的如何。评课是 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如何玩转这门艺术,需要根据教研活动的宗旨和类型,根据听课的目的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创新评课议课平台与方式,调动更多领域专业人士参与其中,积极地、睿智地、个性化地说属于自己的话,有所针对性地发表意见,献真言,出实策,有的放矢地评课,评课才能真正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花”。

点评人:孙建顺 (“学体名师专家库”培养对象、江苏省常州新北孟河实验小学,213138)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