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志 杨金
从昆明市看GDP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文/吕志 杨金
GDP和财政收入是反映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两个重要指标,两者相辅相成。GDP的规模、速度和质量决定着财政收入的总量、增幅和结构;财政收入决定了政府参与经济社会再生产和资源分配的程度,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1.GDP、财政收入的总量与速度
从总量看,2005-2014年,昆明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080.13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712.99亿元,净增量达2633亿元,年均增加293亿元。GDP的稳步增长带动了财政收入总量的持续扩大。昆明市财政总收入从2005年的220.90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942.65亿元,净增量达721.75亿元,年均增加80.19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2005年的90.67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477.97亿元,净增量达387.3亿元,年均增加43.03亿元。
从增速看,2005-2013年,昆明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虽然2014年回落至8.1%,但年平均增速依然达到了12.5%。期间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也保持了两位数高速增长,且均高于同期GDP增速,年平均增速分别达到了17.9%、21.4%。与全国27个省会城市比较,2014年昆明市地区生产总值居第16位,增速居第21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居第13位,增速居第23位。横向看,昆明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体量不大,增速不高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2.财政依存度
财政依存度指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它反映生产经营活动所形成的总价值中政府分配所占的比例。2005-2014年,从财政总收入口径看,昆明市财政依存度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处于20%以上的水平。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口径看,财政依存度除2014年同比下降外,其余年度均保持上升态势,2010年以后基本稳定在12%以上。这表明生产经营活动所形成的总价值中政府分配所占的比例在提升,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调控能力在增强。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口径看,与全国27个省会城市比较,2014年昆明市财政依存度为12.87%,居第5位,排位较为靠前。2010-2014年,全国、云南省和昆明市财政依存度分别在20%-22%、12%-14%和12%-13.2%的区间波动。昆明市财政依存度逐年上升,在省会城市中处于较为靠前的位置,和全省水平大致相当,但总体仍低于全国水平。
3.财政收入弹性系数
财政收入弹性系数指财政收入增速和GDP增速的比值。它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变动对财政收入变动的影响情况。由于GDP增速是按可比价计算,财政收入增速是按现价计算,为使口径匹配,计算财政收入弹性系数统一使用现价增速。
2006-2014年,从财政总收入口径看,昆明财政收入弹性系数在0.5-1.9之间波动,除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小于1外,其余年份均大于1;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口径看,财政收入弹性系数在0.6-2.2之间波动,除2012年、2014年小于1以外,其余年份均大于1。可见,GDP增长对财政增收的促进效应较强,GDP这一块“蛋糕”的不断做大在政府财政收入上体现了较好的分配效应。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口径看,与全国27个省会城市比较,昆明市2014年财政收入弹性系数为0.688,居第25位,排位较为靠后。2014年全国、云南省财政收入弹性系数分别为0.830、0.581。昆明市财政收入弹性系数虽然略高于全省水平,但低于全国水平和绝大多数省会城市水平。
根据财政经济理论,财政收入和GDP的关系本质上是反映“国”与“民”分配的格局。
1.财政依存度过高影响企业和劳动者在初次分配中的所得;反之会影响政府财政再分配的保障能力
财政依存度的下限要能够满足政府行政职能基本需要,上限要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和社会化生产的正常运行。因此,保证财政收入和GDP的协调增长至关重要。虽然昆明市财政依存度逐年提高,财政收入弹性系数也相对较大,但财政依存度都在8%-15%这一较低区间徘徊,财政收入弹性系数也自2011年以来持续减小,2014年更是下滑至1以下。而2005-2014年全国财政依存度处于15%-25%之间,显著高于昆明市。这说明昆明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不大,增速偏低,对GDP增长的支撑作用有待加强。
2.促进财政增收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
在当前着力促进财政增收,提高财政依存度和财政收入弹性系数是推动昆明市经济增长非常关键和必要的举措。
一是昆明市现阶段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资金积累需要政府出资承担。
二是教育、医疗和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及其均等化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保持较快的财政收入增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要途径。
三是昆明市要充当全省经济发展“排头兵”,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格局,建设面向南亚辐射东南亚的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更需要巨大的资金“蓄水池”作为保障,而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则是决定“蓄水池”中“储水量”的关键。
1.狠抓项目建设,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抓特大项目就是抓跨越发展”的理念,切实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
一是抓好招商引资,坚持项目带动,投资拉动,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二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保障要素供应,确保重点项目该开工的尽快开工,该竣工的尽快竣工,该投产的尽快投产,确保项目建设不断档。
2.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做大做强创税能力较强的二产、三产,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逐步降低低税率产业比重,提高高税率、高附加值产业份额。
一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钢铁、有色和化工等传统特色产业,提高实体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二是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税收贡献率高的产业,做大做强服务业,壮大信息服务、金融保险行业,合理引导扶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3.支持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纳税能力
一是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发展壮大,积极鼓励企业加强与大集团、大企业的战略合作,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战略合作、技术改造和品牌建设等手段,促使企业做大做强。
二是积极扶植小微企业的发展,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等各项政策措施,拓宽融资渠道和民间投资领域,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支持小微企业技术改造,提升创新能力,提高管理水平,推动其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使小微企业成为税收持续增长的源泉。
4.强化纳税管理,确保税收应征尽收
加强对各类税源的征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入库。
一是加大对企业审计、暗查力度,加强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的税收检查,实现以查促管、以查促收。
二是加强对纳税人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依法纳税意识。严厉制裁偷税、漏税和逃税行为,减少税收流失,全力营造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
■ 编辑:云霞
作者单位:(昆明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