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强,卢 玉,方新普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旅游融合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以安徽省为例
袁海强1,卢 玉1,方新普2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旅游的融合进行了一定深度的研究。研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不仅提高了域内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也为安徽体育旅游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伴随对经济效益的追逐使得旅游中的体育元素失真等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旅游;融合
我国当前正处于旅游大发展阶段,旅游热浪一年高过一年,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向的旅游,便成了“热浪”中的新尚和焦点。安徽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再加上自然生态资源与人文环境的丰富,由此引发着不同旨趣的旅游业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旅游融合旅游便是其中重要形式。“自2006年至2011年,全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共48项,省级235项”[1]。从皖南、皖中、皖北三大旅游板块来看,皖南旅游区中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达22项占45.8%、皖中15项占31.5%、皖北11项占22.7%,省级皖南97项、皖中75项、皖北63项[2]。近年来,嵌入这三大旅游板块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安徽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在此背景下,关注安徽体育旅游发展的业内人士及各路学者,秉承发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为更好地践行“安徽欢乐健康游”工程,提出建设体育健康休闲产业园的思路和建议,并被写入国务院“促进中部崛起规划”安徽实施方案,使得体育与旅游的融合有了更大的期盼。
然而,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与体育旅游融合并发挥出自身的“比较优势”,从而打造安徽旅游新业态?本文以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体育旅游融合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期为其作一客观的解答,旨在为安徽“中部开发”机遇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体育旅游融合抢抓机遇,提供有益的参考。
从实际形态上来讲,体育旅游可分类为“硬体育与软体育”两种结构。硬体育旅游指参加或观看竞技型体育赛事与活动,如国际山地车赛事等;软体育旅游则指参加娱乐性运动或休闲性运动,如徒步、漂流、游泳、登山、潜水、骑自行车、民俗体育等。十多年来,随着全国各地多样化的动态体育旅游消费的兴起,安徽省“硬体育与软体育”的旅游形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即以皖风徽韵中的自然生态、非物质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中介(旅行社)为链接,以体育活动的参与、观赏为主,已构建起运动与食、行、宿、娱等形态的体育旅游。
在硬体育形态旅游的融合方面,以自然生态为平台已形成具有国内外标志性的若干旅游赛事:如自2006年至2013年,安徽省体育局与省旅游局联动,连续举办7届黄山国际山地车邀请大赛(2010第四届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以及发起引导高端体育旅游消费的黄山高尔夫球运动;2006年开始,每年四月的第二个周末在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举办国际山地车大赛,汇集海外60多个国家和国内30多个省份的参与者、观赏者和记者[3]。如此每年一度人流如云、聚首胜地的体育旅游盛况,正是得益于安徽域内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越与魅力。
在软体育形态旅游的融合方面,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载体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活动:如“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该徽文化节自2004年创办以来,每年11月省体育局以此节期倡议并组织“黄山体育健身旅游节”;2010年来,以“万佛湖”非物质文化品牌为标识,举行亚洲铁人三项锦标赛和国际龙舟邀请赛、黟县篆刻文化活动中利用自然生态举办的自行车、徒步穿越、溯溪等体育项目旅游;亳州地方政府于2009开始,每年九月九举办“中国健身气功博览会暨华佗五禽戏养生健身节”;凤台县文体局举行的花鼓灯健身节、五河县举办的狮子舞健身节、池洲发起的傩技健身之旅、滁州的“自由行走部落”、大别山推出的红色文化健身之旅,以及岳西石关健身养生运动[4]等等不一而足的体育旅游形式,既彰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特色,又较好的展陈了与其融合的可行性路径。
上述安徽域内丰富的自然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展陈的体育旅游活动,十多年来在市场经济运作的大环境下,在游客们观赏、体验、参与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活泼的旅游项目尤其是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的文体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即,一方面不仅给安徽体育旅游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文化遗产的生存和繁衍培育了原生态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传承和挖掘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并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安徽旅游市场在其发育过程中处在了一个良好的旅游接待省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既培养了本省旅游接待的能力,也提高了域内居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兴趣。这从“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来说,这种因优秀的“皖风徽韵”要素所带来的混合型旅游态势,在很大程度上是安徽旅游产业在全国发展的“比较优势”之所在,也是安徽体育旅游借力融合的市场优势之基础。
但理性地看,安徽体育旅游在依托自然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融合中,正面临或依然存在着如下既有共性也有特性的问题。
2.1 经济效益的融合目的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育旅游失真
在谋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现实中,发展民俗旅游事业,开发民俗体育资源,成为许多人发展产业所努力的一种方向。这种产业化的努力是有其合理性的一面:首先表现为将其作为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一种手段,无可厚非;二是可以满足人们对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区域体育特色文化的认知需求,合乎情理;三是在这种产业化发展的努力下,人们通过参与体育旅游而了解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生存环境,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具有积极意义,同时给当地人民建设未来、创造未来提供有益的启迪与思考;四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安身立命的生存依据,因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当地居民生活和民众的精神世界是息息相关的,世代相传的身体运动形态之风俗习惯不但规范着他们的日常生活,熏陶着他们的行为举止,同时也慰藉着他们的精神信仰。然而,这种努力也问题重重,正如人们看到的,一些旅游企业和景点开发部门,为迎合游客的需求而采取一种简单的、无远见、超功利的做法,甚至不惜扭曲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来面貌而肆意开发,导致许多优秀文化遗产变味、衰落和失真——如凤台的花鼓灯健身节、池洲的傩舞健身之旅、大别山的红色文化健身之旅等,慕名而来的游客在村落中体验到的就是三件事——喝茶、跳舞、坐花轿。这些毫无品味和千篇一律之所谓的体育旅游活动,不仅令人乏味,而且会让游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认识上的误导和扭曲。另一方面,为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些民俗内容从现实中剥离出来,改变其身体技艺性的展示而带有一定强度的舞台化和商业化色彩,致使其原有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趋于空洞化。这种随意改造、滥用的结果就是把传统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奇异、原始、神秘、甚至野蛮、低俗的境地,败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同时也极大地戏弄和冲击了游客们稳定的精神信仰。
2.2 融合的履带作用发挥不足
对于旅游业而言,各大旅行社在市场和游客之间发挥着履带作用。目前,纵观安徽省16个地市“约856余家注册旅行社”[5]而言,尽管其总量在不断增加,但是由于集团性质的产业化发展缓慢,以致其有实力的大旅行社数量偏少,尤其是专营体育旅行业务的旅行社尚未产出。各种名称的旅行社,在依托自然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过程中,尽管时常带有“健身之旅、健身节”这类现代元素的主题口号,但因其无体育专业出身的导游以及导游没有因地制宜的引导或开发其健身的活动方式,致其游客们无法切身地体验当地人适应自然的——那种健身性的乐观生活状态。
2.3 融合的社会自发力量欠缺制度的有效保护
虽然社会转型在不断地改变人们消费行为以及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政府主导型的社会意识对民众文化生活中的影响依然十分强劲。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即便在某一特定日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标识举办某种体育旅游意义的活动——如黄山体育健身旅游节、花鼓灯健身节、华佗五禽戏养生健身节等——往往不得不依托于某一地方政府组织的号召或安排,而缺乏来自企业或民间社会自发力量的投入。理性地讲,这似乎是体育旅游难以形成长效机制的一个共性问题。但现实地看,民间开发的某种项目,大都又局囿于乡镇官僚利益的需要而难有大的发展,如泾县茂林乡镇托举新四军文化之旅发掘的“天下第一漂”,其实体的运作完全依托于民间力量的投入,但却因当地政府制度力量的保护不足,使其经营常常成为乡镇官僚(个别)的一种经济补贴渠道,而未能成为当地村民的一种产业优势,导致这种仅有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育旅游形态未能赢得当地村民或社会的价值认同。
2.4 融合的政策支持和规制环境尚不健全
随着国际国内大旅游业的发展环境,安徽体育旅游在域内多样化的动态旅游消费中,虽已初见端倪却因起步较晚,使其进程中不仅有着许多自身难以理顺的经营关系,而且市场的运营环境也还尚不明晰。如为大别山红色文化之旅创建的600余亩“六安南山体育健康休闲产业园”、亳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华佗五禽戏等等,因缺乏明确的产业政策、法规制度的支持和保障(至今没有一项关于体育旅游产业的规制文件),致使省体育局职能部门对该体育旅游的性质、发展措施、管理方式只有“建议权”,而对其总体规划、发展规模、投入与收益方式等问题都无法实现统一筹划,故而,相当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点中体育旅游项目的低水平融合十分凸显。
2.5 融合的观念认识尚未开启
依据笔者课题调研结果——在对20家“注册旅游公司”负责人和40名导游问卷调查统计后发现,90%的旅游公司没有做过与体育项目有关的旅游,10%的旅游公司偶尔做过与体育项目有关的旅游。如在导游的策动下鼓励游人“谁先登到山顶”等等带有竞争性的活动,这在体育特质的层面而言,导游对体育旅游的理解更多建立在“竞赛”性质方面,似乎一般意义上的爬山、漂流,景点中的跳竹竿、马术、上刀杆等,只被认为是纯属游客旅游的过程而非体育特质的旅游。正如多数公司负责人所说:“一方面,来联系旅游的团队没有这种要求;另一方面,游客们出游是为了玩耍、观光、度假,谁还会刻意跑出去搞体育活动”。更有甚者对体育旅游不理解,说“爬黄山、进村落哪能算是体育旅游,到那儿就是要爬山,这是最基本的过程,如果这要算是体育旅游,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走路’是否也可算作是体育旅游呢?”等等调研中了解的情况,使笔者深感“体育旅游的概念认识很多时候只是体育业内人士的一厢情愿”,业外人士的观念认识还尚未开启。这既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所在,也更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的难题之一。
3.1 注重体育旅游项目中的非物质文化表达物的开发与设计
体育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项目设计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因素。因为,目前不仅安徽省也包括其他省域内的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危机重重,有的缺乏传承人,有的生存环境被破坏,有的文化空间被改变以及维护资金无着落等等。尽管这种状况背后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还不知道有这么多优秀、有内涵的非物质文化的事物,所以,对于很多非物质文化来说,首要的问题就是让更多的人认识他们、了解他们、珍惜他们直到自觉的保护他们为止。基于此,在开发体育旅游项目的同时就应尽可能地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达物和内涵性,通过体育旅游活动的形式为游客建立起一座桥梁,让体育旅游者在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接触、体验、学习、保护其非物质文化遗产。
3.2 坚持项目开发过程中非物质文化的原真性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地区、特定民族之精神文化的体现,他以其独特的文化形式呈现给世人,不仅展现出物质层面的原真性同时表现的更是精神层面的感染力。那么,对于从事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设计者而言,一是要坚持原真性原则。在体育旅游开发过程中,尽可能保持传统文化的原真性,任何过分修饰和改变传统文化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开发者不能简单地以仪式化的形式给游客一个简单的程序化的说明,而是要把具有体验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育精神内涵传递给大家。二是要突出地域特色。猎奇、喜新是旅游者共同的追求,因此越是与原来所熟悉的事物及环境区别大,就越有吸引力。无论在旅游内容和旅游形式方面,还是接待设施和导游服务方面,都要尽可能具有强烈的地方特点,努力反映出当地的文化特色,切不可盲目照搬模仿。三是要保护传承人。相关部门应建立有效的机构,完善传承机制,确立传承人等办法,鼓励有影响力的老艺人传授技艺,对那些生存境遇较差的非遗项目要通过生产性传承和政府扶持补贴相结合的方式传承保护下去。
3.3 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队伍
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需要具有体育与旅游能力的人才,这就需要融合体育管理与旅游服务两大产业,借助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树立体育旅游项目品牌。纵观当前旅行社的发展及导游人才的培养,已经呈现出“行业性饱合与竞争空间有限”的状态[6]。视此,体育旅行社及体育导游人才队伍的开拓与培养,亦显得尤为迫切,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旅游融合的策划,在一定意义上,则是突破行业性饱合与竞争空间受限的一种选择。当然,这种行业的开拓离不开专业人才——是否加强非遗保护知识教育与体育旅游的技能培训,亦成为其能否有效运作的关键所在。无疑,当地的高职院校以及体育学院开设的“旅游”及“休闲体育”专业,就必然或可能成为定向培养专业人才队伍的理想之所。有了这种专业的旅行社及人才队伍,才有望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力并与体育旅游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1] 黄涛.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境保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5):67-72.
[2] 姜同仁,钱杰.安徽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6).
[3] 钱杰,汪元榜.城市现代化、体育产业化与安徽省体育产业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9).
[4] 路志俊,李金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文化的传承[J].体育文化导刊,2006(12):19-21.
[5] 李远峰.旅游产业融合的安徽实践[N].中国旅游报,2012-02-22.
[6] 梁婷玉,左新荣.城市居民体育旅游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以安徽城市居民不同群体为视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Analysis of Current Integration of Im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with Sports Tourism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YUAN Haiqiang1,LU Yu1,FANG Xinpu2
The paper,depend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logical analysis and induction,makes an in-depth study of the integration of im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with sports tourism,believing that the integration enhanced intra-domain residents'interest i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promoted sports tourism of Anhui Province. However,the motivation of economic benefit has also led to the distortion of sports elements in tourism.Thus the paper suggests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comb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m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sports tourism;integration
G80-052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1-9154(2015)03-0060-04
10.15942/j.jcsu.2015.03.11
G80-052
A
1001-9154(2015)03-0060-04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3&ZD140);安徽省社科基金项目(AHSK11-12D64)。
袁海强(1980-)男,安庆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1.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芜湖241002;2.安徽工程大学体育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1.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Anhui 241002;2.Anhui Engineering University,Wuhu Anhui 241000
201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