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提高国民素质、普及传统文化、诠释中华文明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教学在小学和高中之间具有铺垫和延伸的重要意义,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再满足教学需求。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能力呢?
一、初中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
(一)发挥语文学科的功能性
语文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更是人类文化的直观表现,而语文教师的工作任务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学会更好地表达、学会更好地理解。语文作为中国母语教育,语文教学应以语文为载体,深入传播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关注学生灵魂深处的感知和体会,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精神共鸣。学好语文是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
(二)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能够引领学生进入更好的学习状态,从声音、文字、影像多重角度理解教学内容,更入心、入脑。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积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化,培养学生的良好认知,允许不同观点的阐述。
(三)拓展语文教学的延展性
语文教学不仅是学校教学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就事论事,应该从基础教学入手,进行横向纵向的深入拓展,从教学背景出发让学生更加透彻的体会,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博大精深。教师通过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研究并掌握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进而促进语文教学对社会以及国家发展的改革完善。
二、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一)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体系
教育培训对象包括新入职教师、原在职教师以及高等师范院校学生。
一是新入职教师的培训。与长期从教的老教师相比,新入职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例如对课堂教学设计不完整,头重脚轻,单方面注重互动却淡化了对学生人文性的教育。应该利用新入职教师充足的理论知识,挖潜其创新思维,以新教师带动老教师教学模式的改革,以老教师带动新教师教学经验的传递。
二是原在职教师的培训。对原在职教师持续充电,根据教学需求及时、有针对性的培训,他们长期奋战在一线,已经建立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想要突破固守的模式很难,通过培训让他们能够逐步地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自主接受新事物,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把握好教与学之间的比例关系,营造轻松学习氛围。
三是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日常学习培训。高等师范院校是教师队伍的源头,在该阶段对师范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使其了解自身即将从事工作的重要意义,应提倡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探索和研究,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不断确立完整的教学体系,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已完全具备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因此学校应给予学生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二)重塑为人师表职业理念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职业灵魂,但是现今教师队伍中不乏受利益驱动而变质的教师。在课堂上敷衍了事,在课后补习班上才讲重点,诱导学生进行课后补习从而获取利润。导致学生课后压力大,严重缺乏自主时间,长期恶性循环造成教学效果的大打折扣。因此,重塑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理念刻不容缓,让每名教师明确认知每一个课堂的45分钟对学生来讲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教师定期的监督提醒之外,家长、社会机构、教育系统应该全力配合,为孩子打好这场攻坚战,还给他们自由支配的时间,不要将孩子的思维完全扼杀在无止境的补习中。
(三)强化教师学习提升意识
很多教师因为长时间从事某一科目的教学,认为自己已经轻车熟路,忽略对日常教学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针对此类问题,应该在学校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意识,常组织、常督促、常检查。一是提倡反思,不反思就会满足现状、停滞不前,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就是不断完善的过程,不断与学生磨合,不断与自己周旋,从而达到最完美的契合点,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二是提倡交流,包括内部交流和外部交流,内部交流涵盖与学生的交流以及校内教师的交流,定期组织分享座谈会,主动了解学生的想法,自主分享近期的教学感受,在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弥补自己的短板。外部交流包括与外地区、外校的交流,了解先进经验做法,对比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摄取和学习。
张义,教师,现居吉林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