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建平
下肢冰凉 动脉栓塞
80岁高龄的魏大爷原来就有心脏病房颤,这几天感觉左下肢发凉不舒服,以为是老寒腿又犯了。这天下午,魏大爷感觉左下肢疼痛难忍,麻木、皮肤发凉。家人陪他来到医院。医生看到他左膝关节以下肢体皮肤紫绀、温度减低,立即让他做了血管B超检查,随后接着做了血管造影。结果显示:魏大爷左侧股动脉主干栓塞,血流阻断。必须立即开通血管恢复血流,否则左下肢会因缺血坏死,面临截肢的风险。
经诊断,魏大爷这是急性动脉栓塞。是源于原来就有的心脏病房颤,房颤形成的血栓或斑块脱落,随血流到达下肢动脉,造成动脉管腔栓塞,导致肢体缺血。如血管不能重建逆转,肢体缺血后会出现坏死,则需截肢治疗。否则,释放的毒性物质被身体吸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和多脏器衰竭而危及生命。
动脉栓塞主要由血栓造成,此外,癌栓、空气、脂肪等异物都可能成为栓子,其中尤以心源性栓子最为多见。患者年龄以50岁以上多见,常合并心血管疾病。如风心病、冠心病、房颤、心内膜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等。由于该病特点是起病急骤,症状明显,进展迅速,预后严重。故现在公认发病6~8小时是治疗的黄金时间,手术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
介入治疗 下肢复温
急性动脉栓塞外科治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手术治疗,在全身或半身麻醉下,打开下肢的动脉,选用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跨过闭塞狭窄血管,进行下肢动脉搭桥术。另一种治疗方法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病人在清醒状态下,通过皮肤局部麻醉,从大腿根部或手臂上动脉穿刺,将一根纤细柔软的球囊导管插入下肢,置于狭窄病变处,通过压力泵缓慢加压,导管上的球囊膨胀扩张,将血管腔内的斑块挤压后紧贴至动脉管壁上,当球囊导管撤出后,病变动脉管腔得以通畅。为防止扩张后动脉管腔再狭窄,部分病例需在血管内置入支架,使斑块固定于动脉内壁上,从而保持动脉管腔的长期通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优点在于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有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除了碘过敏和极度危重病人外,几乎所有下肢动脉狭窄和闭塞的病人都适合血管腔内治疗。
分析了魏大爷病情,考虑到老人80岁高龄,有心脏病和其他慢性病,难以承受大手术的创伤,决定为魏大爷进行微创介入治疗急性动脉栓塞。
外科和介入科紧急会诊,在最短的时间里拿出手术方案。魏大爷被推进手术室,医生采用血管内植入覆膜人造血管的技术,为魏大爷固定血栓开通血管,仅用了1小时左右的时间迅速打通了阻塞的血管。血流疏通的那一刻老人在手术台上就激动地说:“脚热了,不疼了,脚能动了”。
冬季血栓病高发
下肢疼痛、肿胀是老人常见症状。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多以为是老寒腿发作。在此提醒大家,冬季气候寒冷,老人外出活动减少,是血栓疾病的高发期。中老年患者如果既往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病史及吸烟史,又突然出现下肢发凉、疼痛、麻木,要考虑存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缺血的可能性,应立即到医院进行血管彩超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