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一部牢笼天地、博极古今之书

2015-12-04 19:51钟岳文
月读 2015年12期
关键词:淮南子刘安思想

钟岳文

刘安与《淮南子》

刘安(前180—前123)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武帝刘彻的叔叔。刘安的父亲厉王刘长在汉文帝时想造反,事情败露后被流放。刘长心里愤恚交集,在流放途中绝食自杀了,死后谥号为“厉”,要知道“厉”在谥号中可是一个不太好的字眼。不过,刘安并没有因为父亲的罪过而遭牵连,汉文帝反而宽宏大量,先封他为阜陵侯,八年后又封他为淮南王。此后,淮南王刘安组织宾客集体编撰了一部书,这就是

《淮南子》。

据记载,《淮南子》本来有“内书”21篇,“外书”33篇,另有中篇8卷,其中“内书”讲宇宙、社会、人的哲理与方法,中篇讲神仙方术,像驱使鬼神、炼金之法、修炼之术等等,“外书”的内容则不得而知。不幸的是,中、外篇后来都亡佚了,只剩下一些片断零星的文字,清人茆泮林和叶德辉各辑了一些,收在《梅瑞轩十种古逸书》和《观古堂所著书》中,用了一个名称叫《淮南万毕术》,其内容大多是讲神仙方术和巫觋之法的,很可能就是中篇八卷的孑遗。剩下完整的,就只有“内书”21篇,也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淮南子》。不过,仅仅从这21篇中,我们已经能够看出此书是一部“牢笼天地、博极古今”(刘知几语)的奇书。正如汉代高诱《淮南鸿烈集解》序所说:“言其大也则焘天载地,说其细也则沦于无垠,及古今治乱、存亡、祸福,世间诡异、瑰奇之事。其义也著,其文也富,物事之类无所不载。”大意是说,《淮南子》这部书,说大则上到天下及地无不包,说小则涉及纤小如牛毛的小事,关于古往今来治乱存亡祸福,关于人世间各种诡异古怪的现象也无不囊括在内,它的意蕴十分丰富,它的文采十分华丽,天下事物无所不载。正是由于这个特质,此书最初定名为《鸿烈》。据高诱解释,“鸿”是大的意思,“烈”是明的意思,合起来是说这是一部使宇宙间一切学问和奥秘大大明晰起来的著作。汉成帝时,刘向校书,将该书命名为《淮南》,班固在《汉书》中记为《淮南内》,《隋书·经籍志》著录为《淮南子》,即今日之通称。

说到《淮南子》的内容,可用“博”“杂”二字形容。它以西汉前期道家思想为核心,熔铸儒、法、阴阳各家思想为一体。有人指出它是随着《吕氏春秋》的思路与风格,却比《吕氏春秋》更精致、更宏大。因此,自《汉书·艺文志》开始,就将其列入了“杂家”之中。正是由于它的“杂家”性质,不少现当代著名学者对其价值持怀疑态度,认为《淮南子》驳杂不成一家之言。范文澜先生说:“《淮南子》虽以道为归,但杂采众家,不成为一家言。”侯外庐先生说:“其书意多杂出,文甚沿复。”冯友兰先生虽肯定《淮南子》的宇宙观,但认为此书“无中心思想”。如今看来,这些观点有失公允。《淮南子》虽杂糅众家,但绝非盲目拼凑、照搬因袭,而是有所改造、有所创新,有一定思想体系的著作。这也是当今越来越重视此书的原因。

大概而言,《淮南子》主要涉及的思想有:围绕“道”而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关于气的一元论宇宙观、“无为”观、社会历史观、祸福观、生命观(包括生命的起源、孕育过程、生命的构成因素、养生之道等)、人性论、鬼神观、军事观、认识论;以及天文、历法、地理、数学、文学、历史、逻辑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称其为一部百科全书实不过分。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书中提到的一些神仙出世思想、不可知论、唯心史观,是不符合当今时代的,我们在阅读时应该加以分辨地摒弃。

《淮南子》的编撰背景与目的

《淮南子》的成书,首先是与刘安生活时代的政治氛围、学术风气密不可分的。刘安处在文景之世,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黄老清静无为之术在政治生活中还在起主导作用,汉武帝继位之初的情况仍然如此。在思想领域,汉初黄老之学风行数十年,道家思想占优势。随后道、儒两家在激烈的争辩中成为两大学派,其他学派纷纷向这两派靠拢,而儒家尚未取得“独尊”的地位,学术风气比较活跃自由。加之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以后,统一的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统治者正在选择和确定长治久安之策,思想家们则在积极构造新的理论体系,以供统治者选用。这就为《淮南子》的编纂创造了客观条件。

再说刘安本人,虽为王室出身,却不像其他王侯那样放纵淫逸,史书里说他“为人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誉天下”,也算是胸有大志之人。

上层统治者需要治国理论,而刘安又是博学有文才,且想将自己的治国思想表达出来之人,几种因素凑在一起,使刘安下定决心组织门客编撰一部可供统治者治国借鉴的书。正如《淮南子·要略》说的那样:“若刘氏之书,观天地之象,通古今之事,权事而立制,度形而施宜……以统天下,理万物,应变化,通殊类……故置之寻常而不塞,布之天下而不窕。”刘安认为自己的学说主张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有了这个真理,“则天地之理究矣,人间之事接矣,帝王之道备矣”。话虽有些狂妄,却足见刘安对《淮南子》抱有很大的自信。

书成后,刘安将其献给了当时的皇帝——汉武帝。史书记载,“上爱秘之”。“爱”这个字,有人认为是汉武帝对这部书十分欣赏,也有人认为“爱”通“薆”,是隐的意思,认为武帝对书中的思想主张并不感兴趣,干脆将其秘藏起来。无论哪种解释,最终的结果是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刘安的治国理念没有被采纳。更可悲的是,刘安最终也因所谓“谋叛”,被迫自杀。

《淮南子》的现实意义

《淮南子》一书可谓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中很多思想直到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首先,《淮南子》全书,始终贯穿着“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它说:“得在时,不在争;治在道,不在圣。土处下,不争高,故安而不危;水下流,不争先,故疾而不迟。”“是故圣人内修其本,而不外饰其末,保其精神,偃其智故,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也而无不治也。”这既是对老子“无为而无不为”思想的继承,也是自汉高祖到文景时期在社会治理理论中占统治地位的“黄老学说”的集中反映。什么是“无为而无不为”呢?《淮南子》解释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以此为理论前提,《淮南子》提出对国家最好的治理方法,就是顺应自然、社会和人性的规律,既不要任意违背,也不要强行干涉。顺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国家治理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顺应规律,应用到对民众的治理中,就是要顺应民性和民意。只有顺应民意来施政,才能使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达到惠民的目的;如果违背了老百姓的意志和本性,强行用各种约束方式来规范他们,不但是对老百姓的伤害,而且也达不到治理的目标。《淮南子》中提到,古代圣王制定礼义法度,其基本出发点均是“因民之所好,而为之节文”。正因为如此,老百姓才能够自觉遵守,使社会安定、生活和谐有序。这就给后世治国者以启示:在治理国家和制定政策的时候,要顺应社会规律和人民的本性意愿,而不是把个人或少数人的意志和权威强加于人民头上。“先王之教也,因其所喜以劝善,因其所恶以禁奸,故刑罚不用而威行如流,政令约省而化耀如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淮南子》带有强烈的“民本”意识,它明确提出“民者,国之本也”,把人民看作是国家的根本,进而指出“国主之有民也,犹城之有基,木之有根,根深则本固,基美则上宁”,这一观点实际顺接了孟子“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在政策措施上,《淮南子》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出发,主张勿夺农时、约减政令、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施政宽简,从而做到爱民、安民、利民;而这些正是得民的前提,得民与否,是治国成败的关键。当然,对于统治者“有天下之富,处人主之势,则竭百姓之力,以奉耳目之欲,志专在宫室台榭,陂池苑囿,猛兽熊罴,玩好珍怪”的行为,《淮南子》进行了揭露和批判,这是其最难能可贵而值得继承发扬之处。

第三,《淮南子》吸收了儒家有关义利观的基本思想,把义和利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它说:“人多欲亏义,……故治国乐其所以存,亡国亦乐其所以亡也。”意思是人多欲望就会有亏大义。因此,治国的人以维系国家存在的公义为快乐,亡国的人也把促使国家灭亡的私利作为快乐;进而把对“义”与“利”的取舍态度作为君子与小人的试金石。“君子思义而不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在这个基础上,《淮南子》提出治国者要行廉政,不可因为一点小利就舍弃大义、丧失原则。书中还提到“公仪休拒鱼”的故事,作为为官廉洁的典型事例。这种思想对当前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反对贪污腐败,反对奢靡之风有启发意义。

第四,《淮南子》肯定了儒家人性本善的主张,强调教化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天性中有仁爱的资质,而教化不仅可以引领民众趋向正直,而且会使刑罚悬而不用。这是对儒家“德政”与“德主刑辅”理论的继承。另一方面,在重“德治”的同时,《淮南子》还十分重视“法治”的作用,说道:“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在法律面前要人人平等:触犯法律的人,即使是贤德之人也必须加以惩处;遵守法度的人,即使是不肖之人也没有罪过。这样就会正道通达而邪道堵塞了。它甚至提出“立法禁君”的主张,这在当时是有较大进步意义的。当然,仅仅制定法律是不够的,“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等”,关键还要官员带头执行。“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式仪表,故令行于天下。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故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矣。”可见,《淮南子》非常重视各级官员的率先垂范作用。法治和德治作为两种不同的治国方式,从来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法治以德治为基础,德治以法治为保障,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是完善的治国之道。《淮南子》中提出的“德治”与“法治”思想足资借鉴。

最后,此书务实、严谨的文风也值得学习。编撰者认识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务实文风,并落实在全书写作之中。第二十一卷《要略》说:“总要举凡,而语不剖判纯朴,靡散大宗,惧为人之惽惽然弗能知也;故多为之辞,博为之说,又恐人之离本就末也。故言道而不言事,则无以与世浮沉;言事而不言道,则无以与化游息。”意思是说既要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又要联系实际,用事实来阐明观点,避免空洞的说教。谨严则主要指全书精心的构思和缜密的结构。本书虽是众多宾客的集体创作,其内容又博大精深,但绝不是材料的简单堆砌和胡乱拼凑,更非敷衍了事,而是策划周密、主线明确、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梁启超说此书“博大而有条贯”,是十分公允的。

《淮南子》神话寓言故事四则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天文训》)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部落首领之位,(共工在大战中惨败,)于是共工一怒之下用头撞击不周山,支撑着天的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大地的绳索也断了。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运行了;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向东南流去,泥沙在东南沉积。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览冥训》)

远古时代,四根擎天大柱倾倒,九州大地裂毁,天不能覆盖大地,大地无法承载万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滥不止,猛兽吞食良民,凶禽捕击老弱。于是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下鳌足当擎天大柱,斩杀黑龙来平息冀州,堆积芦灰来制止洪水。苍天补好,四柱擎立,洪水消退,冀州平定,凶恶的野兽被杀死,这时善良百姓有了生路。

罔两问景

罔两问于景曰a:“昭昭者,神明也b?”景曰:“非也。”罔两曰:“子何以知之?”景曰:“扶桑受谢,日照宇宙,昭昭之光,辉烛四海。阖户塞牖,则无由入矣。若神明,四通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化育万物而不可为象,俯仰之间而抚四海之外。昭昭何足以明之?”故《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应训》)

a 罔两:影子外层的淡影,即影子的影子。 景:“影”的古字。这里将罔两和景当成寓言中的虚拟人物。

b 神明:指无所不通、圣明如神的“道”。

罔两问影子:“那明亮的日光就是神明么?”影子回答:“不是。”罔两又问:“你怎么知道的?”影子说:“太阳每天从扶桑升起又从西边落下去,它照耀在宇宙间,那明亮的光辉,照耀四海。可是门窗紧闭的地方,阳光就无法照射进来了。但神明却能四通八达,无所不及,上至九天,下居大地,生育万物而不露痕迹,仰俯之间便能抚及四海之外,明亮的日光哪有这样的神通呢?”所以《老子》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穿冲破天下最坚硬的东西。”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人间训》)

靠近边塞的居民中,有一个精通术数(多指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如看相、占卜等)的老人,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邻居都来安慰他。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邻居都来祝贺他。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坏事呢?”老人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邻居又都来安慰他。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境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了。边境附近的居民十分之九都战死了。唯独这家人因为儿子腿瘸的缘故而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猜你喜欢
淮南子刘安思想
鸡犬升天
嫦娥奔月
柔软的惩罚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蜡像女友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论《淮南子》的治学观
《淮南子主术训》之法律起源观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蜡像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