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翠华,张 静,李丽萍,莫永华
(1.广西师范学院 教育技术系,广西 南宁530023;2.广西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530023)
伴随着那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爸爸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田亮的女儿森碟代替原来那个身着米色格子裙的小姑娘正式代言某品牌的点读机。而近日,某网站晒出了原代言小姑娘的近照,引发了网友们的点评热潮,大家在纷纷感叹小姑娘长大了的同时留言调侃称:“你要是考不上个清华北大,多对不起那句广告语啊!”“问一句,你现在学习成绩怎么样?”[1],折射出大众对点读机所带来的学习效果的关心。
进入21世纪以来,新兴信息技术不断涌现,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点读技术等产品相继来到人们身边。这些新兴技术产品的出现,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追捧,特别是点读技术(本文中“技术”等同于“机”)。一份北京等城市的中小学生群体消费习惯调查数据显示,40人左右的班级,将近75%的学生拥有点读机[2]。在各大商场和超市,随处可见关于点读技术的广告词。正如前面所言某点读产品广告“爸爸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然而,学生真正拥有了点读产品,学习就能提高了吗?
关于技术与学习的关系是教育技术专家面临的永恒难题。一方面,任何创新成果似乎都提供了无限制的潜力,它可能使教育变得更好,或者能解决一些特殊的问题;另一方面,滥用、误用和忽视新技术潜力的现象亦有悠久的历史。尽管这本应该成为大家吸取的教训,但技术支持者仍在继续描述技术如何带来积极的变化却很少关注它们的缺点;而批评者则继续指出技术的缺点(包括真实的和想象的),却忽视了技术所取得的成就[3][4]。在AECT2004年教育技术新定义中,明确采用“促进学习”这一术语来强调学习是由学习者自身控制和主宰的,该定义还强调了技术性干预与学习者能力变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5]。
为了更深层次地厘清技术与学习的关系,笔者拟以点读技术为例,结合表征体系四边形从构成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两个视角,深度剖析技术与学习的关系,以期技术有效促进学习,最终实现人与技术的有效融合。
文化研究学者W.J.米歇尔(W.J.T.Mitchell)认为,“一个表征体系为一个四边形,中间通过两条斜线作为轴线连接起来,一条斜线连接能指(sign)和所指(object),另外一条斜线则把表征的生产者(maker)和观看者(viewer)连接起来。连接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轴线叫做表征轴,而连接表征生产者和观看者之间的轴线叫做交流轴。”(图1,是笔者在米歇尔原意基础上拓展所绘)。相对于索绪尔(Saussure)的二因素模式“能指(signifier)-所指(signified)”以及皮尔斯(Peirce)的三因素模式“符号(sign)-对象(object)-解释者(interpretant)”,米歇尔模式的优点在于,它不仅包括传统的表征,且强调了交流[6][7]。该模式适合于深度剖析人机关系。
图1表征体系四边形:能指、所指、生产者和观看者
在中国,英语科目的增加主要是为了面对全球化、国际化。而中小学正处于打基础阶段,那么英语学习便成为了中小学学习任务的重中之重。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家长的辅导方式都不足以更好的提高英语学习,而点读机作为各种英语学习方式的补充之一,受到了极大的重视。虽然点读技术的发展时间不长,但在中小学英语学习中,教师、家长以及学生已经把它作为提高英语学习水平的有力辅助工具。
本文把表征体系四边形借鉴到点读技术与中小学英语学习关系分析中。通过从构成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两个视角,深度剖析技术与学习的关系。
就构成要素而言,表征体系由生产者、观看者、能指、所指等要素所构成。其中,能指可以看作是点读技术;所指可以看作是英语学科本体知识(含符合学科特点的方法);生产者可以看作是产品开发商;观看者是学生。此外,还有教师和家长这两个要素。
在我国,英语学习成为中小学学习任务的重中之重,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家长的辅导方式有时都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从表面上看,点读技术的产生,打破了这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学习困扰。但从图1可知,提高英语学习,不能单靠点读技术这一个要素,而是通过各个要素的相互结合。
从要素间的关系看,教师与能指(点读技术)之间为辅助关系;观看者(学生)与能指(点读技术)之间为盲学关系;家长与能指(点读技术)之间为盲从关系;生产者(开发商)与能指(点读技术)之间为生产关系。
笔者认为教师这一要素处于核心指导地位,除了与能指的关系外,还有与观看者(学生)之间为指导关系;与所指(英语学科本体知识,含符合学科特点的方法)之间为熟练关系,即教师具有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与生产者(开发商)之间为指导关系,指导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使产品更符合学科特点与规律;与家长之间为沟通关系,构筑家校合作的教育环境。可见,作为教师,不仅要熟悉学科本体知识、评判产品好坏,还要与家长沟通、指导生产者。另外,家长这一角色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家长不仅要清楚认识点读技术的利弊,而且应经常与教师、孩子沟通,了解一定的学科知识和孩子的特点,不要盲目的为孩子提供一些无用的学习产品。
要之,通过表征体系四边形,我们可以知道在生产、利用点读产品时,人人交互和人机有效交互尤为重要。通过图1,显而易见,点读技术是教师教学,家长指导,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但如若不通过各个要素的有效结合,则无论点读产品的外形、设置有多么新颖,功能多么强大,最终都逃脱不了“人机互动”潜在的一些负面影响[8]。
(1)教师运用点读技术(能指)来辅助教学工作(对应图1关系A)
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把点读技术引入课堂,为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条件和便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定的时间利用点读技术自主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部分改变教师教的方式,还时间给孩子。教师、课本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基于点读机平台,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建构知识、发展语用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履行“主导”的作用,做好教学的设计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帮促者,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就中小学英语教学而言,教师应充分创设自主和协作学习的课堂环境,利用点读技术的各种教学资源,采用听、说、做、演、唱、玩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这对提高中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培养他们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9]。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主题明确的问题解决任务让学生利用点读机自己去查阅一些生词、新句型,从而激励并促进学生的学习。
由于点读技术的发展时间不长,有效的课堂应用模式还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在如何体现人机有效交互方面。
(2)学生(观看者)利用点读技术(能指)的学习(对应图1关系B)
当前中小学生承受很大的课业压力,主要体现在作业量大、有难无助等方面。特别是在英语学习方面,一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家长往往也爱莫能助。点读技术俨然像一位形影不离的教师,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不仅如此,点读技术的使用,教材成了图、文声像多位一体的英语学习环境,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灵活性。学生利用其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同时融入一定的娱乐成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课业压力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虽然点读技术提供了大量不同形式的信息资源,但仍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学生容易点读迷航而使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点读技术应用于英语学习看似简单,学生想听什么就点什么,想学哪里就点哪里,但学生容易沉浸在一些娱乐游戏中,忘记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对多数学生而言,对点读技术的兴趣程度会随时间而减退,当接触时间长了,新鲜度便会降低[10]。如何减少甚至避免人机交互过程中出现的这些偏离,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凸显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意味着学习者能够自主获得确定的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选取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监控并调节学习的过程:节奏、时间、进度等,并对学习效果做出合理评估。
(3)家长对点读技术(能指)作用的认识(对应图1关系C)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在孩子的学习上,家长可以不计代价来支持、帮助孩子。点读技术的出现,让家长多了一位能更好地辅助孩子学习的帮手。点读技术不仅具备了学习辅导功能,还能让学生体味学习的乐趣。然而,作为家长,不能一味地相信孩子能通过一个点读产品就可以提高英语学习成绩,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赢取重点中学或重点大学的门票。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自我时间的管理、学习方法的掌握、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更是需要家长关注的问题。点读技术只是一个技术工具,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一种资源选择,它的恰当使用,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家长需要理性地看待和认识点读技术的作用及其局限。
(4)开发商(生产者)与点读技术(能指)的生产关系(对应图1关系D)
目前市场上的点读产品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然而不少产品存在发音不标准、内容与教材不同步,甚至出现发音以及语法错误等重重问题[11],更谈不上内容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要等高层次的要求。作为产品开发商要考虑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问题,不能盲目地为谋取利益而生产各式各样的点读产品。在产品内容的设计上,要寻求专业人士(如教学设计专家、英语教师、教研员等)参与设计,分析学科知识和结构,促使学科知识能完整并合理地通过技术来呈现和展示。同时也要注意结合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学习特征,有针对性地生产点读产品。要知道,点读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技术进步对学习方式转变的影响,最终要聚焦在人身上,尤其是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上[12]。笔者结合表征体系四边形,以英语学习与点读技术为例,从更深层次阐述了技术与学习的关系:技术的真正作用是在于充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辅助工具,而人(即学习者)才是学习过程的主体。面对点读技术,教师应巧指导、学生应不盲学、家长应不盲从、开发商应不盲目。在学习过程中应是“人为主技术为辅”。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在技术与学习之间都应该把学习放在主体位置,合理的使用技术作为辅助工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只有树立了这样的思想,才能做技术的利用者,而不是做技术的跟随者。
[1]点读机女孩近照曝光网友关心:你成绩如何?[EB/OL]http://ent.qq.com/a/20131108/003277.htm,2013-11-08.
[2][11]黄旭,郎朗.有了点读机学习没烦恼?[N].经理日报,2009-8-30,B01.
[3]James E.Gall.Book Review s[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8,56.
[4]莫永华.论教育技术的乌托邦[J].教育评论,2011,1.
[5]艾伦·贾纳斯泽乌斯基,迈克尔·莫伦达.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Keith kenney.Representation Theory[A].Ken Smith,Sandra M oriarty,Gretchen Barbatsis,Keith Kenney(Eds.).Handbook of Visual Communication:Theory,methods,and media[C].London: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5.
[7]M o Yong-hua,WeiWen-zhan.A Framework of the Layered Grammar for Visualization(从一见钟情到心有灵犀:可视化分层语法框架) [A].2011 15th Global Chinese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C].New York: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nc.2011.
[8][9][10]季晓华,李高明.点读技术进入小学英语课堂后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0,B.
[12]盛群力,马兰.现代教学原理、策略与设计[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