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佳怡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湖北武汉 430070)
农村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楚佳怡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湖北武汉 430070)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青少年占据全国青少年人数的一半以上,且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学校及家长观念落后,体育运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校体育课学科地位较低,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程和体育师资力量重视程度不够,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相对比较落后,无法满足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现状应引起重视。
农村中小学 阳光体育运动 现状与对策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学生睡眠和体育锻炼的权利,我国教育部于2007年4月颁布了《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该项通知中第一次发出中小学生进行“阳光体育运动”的倡议。
为了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有效开展,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一股体育锻炼风潮,简称阳光体育运动。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至少掌握两项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使其深入人心。
自“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全国各地各级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体育总局的号召认真实施“阳光体育活动”,通过大课间、运动会等体育活动形式,积极营造学校阳光运动的氛围。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9亿多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村青少年占据我国青少年人数的一半以上,全国85%的学校开设在农村,而且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学校以及家长观念落后致使体育运动得不到重视,体育课与需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科相比较来说学科地位较低,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程和体育师资力量重视程度也相比较低,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场地、器材等设施相对落后,设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农村中小学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情况是我们关注的焦点。“阳光体育”活动的目标还没有真正实现,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持续发展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为了有一个好前途,学生所面临的学习压力巨大,升学考试是学校、家长、学生最为重视的升学选拔方式。农村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主要影响因素是应试教育下的学习和升学压力大。由于升学考试中体育成绩的分值不大,体育课时少,以至很少有机会进行体育锻炼,造成体育锻炼意识不足和习惯不好,导致健康状况下降。体育课作为人们眼中的“副课”还经常要面临被占用的问题,体育老师即使不愿意被占课,但因现实因素依然不断发生。剥夺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影响了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广大农村地区体育观念落后、体育意识淡薄,农村家长不允许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他们认为学校进行体育活动是浪费时间,是没有好好学习,更不支持孩子参加体育训练、体育比赛。加之农村学校体育场地不足、设施器材陈旧,安全隐患较大,家长担心孩子的人身安全。
校领导是学校的决策者,同时是经费、场地和设施修建的决策者,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影响着阳光体育运动的持久开展。一些农村学校领导只把学校工作重点放在升学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上,学校以及家长观念落后使得阳光体育运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体育课与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科相比学科地位较低。
为了更好的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需要弥补农村学校体育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在理念上、认识上、知识水平上都要有更高的要求。师资力量是保证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必要保证。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老师大部分学历都不高,相较于城区,其体育素养和水平不足,且优秀教师流失严重,教师队伍不稳定,年轻教师多低职称。教师进修、竞赛等问题难以迅速解决。只有加强体育师资力量,阳光体育运动才能持续发展。
农村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缺乏充足的场地与设施,这是由于农村地区因为受经济条件以及领导不重视等原因造成的。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不足,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缺乏,这些物质因素严重的制约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活动项目、组织方式较为单一,一般只有跑步和广播操,由学校统一进行活动。城区中小学的体育训练队、体育兴趣社团、俱乐部等形式很少,武术、气功、太极、健身健美操、户外拓展等形式在农村中小学几乎看不到,单一的活动形式、组织方式无法吸引学生兴趣并参与其中。
县乡监管机构监督体育课程、阳光体育开展力度不够大,对农村学校的体育发展和重视程度远不如城市中小学,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管理作用。各县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要按照制定的相关要求,对下属的各级各类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进行及时检查,查看开展情况,成立监督机构,对体育课、课外活动的情况进行记载和监督,促进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健康发展。
在校园中要大力进行宣传阳光体育运动精神,建立正确的阳光体育导向,加深学校老师与学生对阳光体育内涵、作用的了解。要把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家长统一起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锻炼环境。具体的措施可以通过校内的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标语等途径传播给学生。农村中小学的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要转变应试教育观念,建立素质教育观念,加大体育成绩在升学考试成绩中的比重。改变应试教育下学生重文化轻体育,身体素质下降的事实,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开展。
学校阳光体育的发展取决于校领导对阳光体育的重视程度,校领导要加强对阳光体育运动各项工作的重视度,要将阳光体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进行,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开足体育课课时,及体育经费的合理使用,杜绝体育课、体育活动时间被占用的情况发生。
体育教师要在教学方法和自身技能水平上提高,上好体育课,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要经常向学校和家长反映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体育教研室要做好落实工作,班主任和体育老师要做好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以确保阳光体育运动持续健康发展。
家长要树立科学的成才观,鼓励和支持孩子参加阳光体育运动,提高学生家长的体育意识。学校要让家长掌握孩子身心健康的最新动态,利用家长会、家访等机会尽可能了解孩子的动态。可在成绩单上标明体育成绩,来让家长定期了解自己孩子的身体状况,同时学校老师要多向家长宣传讲解体育锻炼和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倡导家长配合学校一起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体育老师是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领导者和实施者以及组织者,为了加强体育师资力量,要实现体育教师编制到位,配备充足的体育教师,以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对学生身体素质都起到重要的作用。要在体育教师职称评审、绩效工资、津贴标准、外出进修、教学比赛等方面改进,体育教师组织早操、大课间、课外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等工作都应该给予相应报酬,从而完善体育教师的福利保障制度。激励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促进教师队伍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
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资金投入,各级政府与主管部门要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改善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农村中小学的体育经费需要当地政府给予大力支持才能正常开展,在场所修缮与器材增加上要求各级部门给予一定的帮助,对体育设施较差的学校安排专人负责,争取做到专款专用。根据学校地形构造,合理规划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对场地、器材设施进行合理的规划,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器材设施,增加他们的使用效率和时间。
校方在保证体育课时,避免侵占学生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的行为,同时要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结合农村中小学校实际情况对课内外体育活动做出改变与创新,如特色课间操、足球进校园、篮球赛、运动会等,同样可以将俱乐部、社团等城市中小学运动项目引入农村中小学校。还可以引进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活动,如轮滑,跆拳道,健身操等等。开发大课间体育活动多元化教育功能,更新体育活动的形式,使学生对体育活动充满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呈现校园体育生机勃勃的景象。
农村中小学没有合理完善的监督机制,大部分监督体制都是由学校内部确定施行的。所以这部分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投入还非常欠缺,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的投入与监督,相关部门及不同学校也应当建立完善机制保障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及长期稳定开展,使阳光体育活动得到充分发展。各级教育监督部门要将阳光体育运动工作纳入到对各中小学的评估指标体系中,与合格性评估、示范性评选和先进性奖励工作挂钩,如此建立评价体系可以使阳光体育运动在农村中小学健康持续发展。
农村中小学应该积极举行各种课内外体育活动,让学生能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通过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和坚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确保阳光体育运动健康持续发展。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Z].2007-04-23.
[2]王诗阳.中职学校开展“阳光体育”的现状及措施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22:87-88.
[3]伍炼.长沙市城区与乡镇小学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比较研究[D].吉首大学,2014.
[4]詹丽娜.鲁西南农村中学阳光体育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
G807.02
A
2095-2813(2015)08(c)-016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