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研究①
郑宏伟
(徐州医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4)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对徐州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徐州市的体育活动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市政府等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稳步推进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44 m`2一定程度上的保障了体育活动的开展;组织200余场次体质监测活动,社会体育指导员也逐年增加。建议:应贴近群众需求,提供体育知识的宣传、场地设施的建设及服务、科学的健身指导,更好的拓宽资金渠道,保障体育组织与活动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公共服务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徐州市 现状研究
作者简介:①郑宏伟(1980—),男,江苏徐州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8(c)-0148-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4.148
Abstract:Using literature data and interview, investigate and stud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ports public service system in Xuzhou City , the study found: Xuzhou City sports activities with their local characteristics,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unveiled a series of policy documents, and steadily push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 sports venues per capita area of 144 square meter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prot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activities; organization of more than 200 screenings physique monitoring activities,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also increased year by year. Suggestion: should be close to the people’s needs, provide sports knowledge, the construction of facilities and services, scientific fitness guidance, better broaden the financing channels, to ensur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sports organizations and activities.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ports Public Service System in Xuzhou
Zheng Hongwei
(Xuzhou Medical College, Xuzhou jiangsu, 221004,Chian)
Key Words:Public service;Sports public service system;Current situation research; Xuzhou city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于生活的要求不只局限于温饱问题了,而是怎样生活的更健康、更舒适、更和谐。体育锻炼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但锻炼的地点、形式、项目等等都是实际存在的问题。2011年4月1日国家体育总局制定并发布的《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体育事业的总体目标之一是加快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切实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我国群众体育发展迈上新台阶。该文将就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7个子系统进行现状分析,即公共体育管理、体育活动组织与服务、政策法规、场地设施服务、体育社会指导员队伍建设与服务、公共体育资金供给及体育信息服务与监控,促进徐州市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以徐州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对徐州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进行调查研究。
2.1体育组织与活动
体育组织与活动是通过组织和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包括健身项目的教学、娱乐性活动的开展、竞赛性比赛的组织与开展、健身
常识及运动基础知识的教育类主题活动的开展等等,让市民能够身临其境的参与其中,更好的感受体育带给自己身体、精神的不同的感受,推动全民健身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全市分布着超过3900个晨练晚练点,有些地方还有自己特色的健身项目团队,在传统的民族节日的时候,还会组织特色的文体活动。健身气功就是其特色项目,徐州市健身气功老师国家一级裁判员马平老师及全国健身气功先进个人郝敬枫老师,多年传授《八段锦》和《六子诀》两种健身气功。“大汉之源 武术之乡”鼓楼区武术进社区活动在琵琶街道万寨社区隆重举行,共有16个武术节目120人参与汇演,“中国梦-舞动彭城迎省运”社区健身操(舞)大赛,旨在为广大市民搭建全民健身展示平台,营造全民健身氛围,该活动的举办广受市民欢迎,吸引了130支社区健身操(舞)代表队踊跃报名。
每年8月8日为全国“全民健身日”,徐州市全民健身活动的项目、形式丰富多彩,在较大程度上推进了徐州市公共体育的开展,表1就列举了徐州市体育局联合各体育协会、健身场馆、健身俱乐部等在2015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开展的活动。
2.2体育政策法规
徐州市政府根据国家、省政府的文件制定了一系列的体育相关政策法规,《徐州市全民健身计划》《徐州市体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徐州市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省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除了这些文件,徐州市政府在执行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布的《江苏省城市社区“10 min体育健身圈”建设实施方案》的同时,更是以政府的名义出台了《徐州市城市社区“10 min体育健身圈”建设实施计划》在很大程度上给全民健身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2.3体育场地设施
场地设施是体育活动的基础,任何一项体育活动都离不开它,所以体育场地设施服务是整个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最基础的一部分。我国出台的《体育法》中就指出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向社会开放,方便群众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体育设施的数量、分布、维修和保养、使用方法的介绍、开放时间都是体育场地设施服务考量的要素。
徐州市现拥有体育场地9514个,其中室内场地1195个,建筑面积75.61万平方米,用地面积27891.89万平方米,场地面积1239.31万平方米。健身路径器械数量29146件。奥体中心和全民健身中心建成,总占地面积709.2亩、总建筑面积205513平方米,成为徐州市新的地标性建筑。逐步建成环云龙湖、大龙湖、金龙湖健身步道,全市健身步道总里程超460公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44平方米。
2. 4体育社会指导员队伍建设与服务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推进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公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社会体育指导员,系指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部队体育以外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令第16号《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中指出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不以收取报酬为目的,向公众提供传授健身技能、组织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等志愿服务,并获得技术等级称号的人员。
徐州市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承办全国排舞教练员(裁判员)培训暨省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排舞(广场舞)等技能再培训班6期,组织51人参加6期国家级指导员培训、90人参加17期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689人参加22期省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再培训。培训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400余人、新增三级指导员2000余人,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超26000人。针对健步走火爆的实际情况,培训发展50名健步走团队社会体育指导员,对云龙湖健步走活动开展进行科学规范引导。
2.5体育信息与体质监测
公共服务体系离不开“服务”这两个字,信息的发布、宣传等等也是服务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让市民了解体育的发展状态、健身常识的普及、健身技能的培训等等。体育的公共服务,当然也包括对居民的身体体质的监控,也就是国民体质测试,通过体质测试,了解国民的体质健康水平,为他们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指导市民进行正确的、科学的身体锻炼。体育公共服务网站的建立及相关体育信息的公布,对市民进行体育活动也有一定的帮助。
徐州市编印《市民健身指导手册》,开通“徐州市全民健身服务网”提供健身电子地图、健身服务活动等一体化的健身服务网络平台。吸纳在校大学生组建高水平监测队伍,组织200余场次体质监测活动,采集监测样本量20000余人。人们可以根据锻炼标准的对应的项目进行自测,了解自身身体素质水平,也可以参加体质监测,通过测试并评分,可以让专业人员给予健身指导,根据出具的运动处方,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2.6公共体育资金供给
在《徐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中应包括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经费,并要将其列入本机财政预算;要把体育彩票公益金主要用于全民健身事业,并加强监督管理;改革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建立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和重大全民健身活动的经费投入;对向公众免费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适当给予财政补贴,并为其办理有关责任保险;鼓励、支持社会各界捐资、投资兴办全民健身事业,并按照有关规定实行相应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为满足市民的锻炼要求,在政府的指导下,通过各式各样的途径,为市民提供各种体育公共服务,推动全民健身更好的发展,这些体育公共服务构成了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徐州市的体育活动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如健身气功、“汉风舞韵”徐州广场舞、舞龙舞狮、健步走、健身舞等活动项目多样化;推进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更好的发展,相关部门应该在各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务;在体育法规的制定上,应更加的贴近市民的锻炼需求,使在政策法规的支持下,能够更好地的投入到锻炼中去;增加晨、晚练点,规范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使之更好地为市民服务;开发,建设与改造体育场地设施,使市民能够有更多的活动场所,推动全民健身的热潮;大力宣传体育信息,使市民能够了解体育知识,掌握体育知识,科学的健身方法;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使其能够科学的引导市民进行锻炼;拓宽资金渠道,保障体育组织与活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概念开发及其结构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6):472-475.
[2]易剑东.中国体育公共服务研究[J].体育学刊,2012(2):1-10.
[3]刘玉.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转型与现实选择[J].体育科学,2013(2):11-21.
[4]周曰智,韩冬,张基振,王芹,郝起.山东省体育公共服务现状及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4):5-12.
[5]杨明.我国实施体育公共服务标准化的研究[J].体育学刊,2013(6):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