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贺伟峰
(首都体育学院 北京 100191)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调查访问法等对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在国家及河南省大力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背景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无论是国家及政府政策方面的支持,还是经济方面的大力援助,都使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有效促进。但面临着重要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该研究首先论述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机遇,并指出其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河南省 体育产业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8(c)-0133-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4.133
河南省拥有着庞大的人口数量,但全省体育消费占整个国家的体育消费比重极低,人均体育消费水平更是微乎其微。这种现象首先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其次就是人民的体育意识与社会体育普及程度不高;最关键的就是该省体育产业发展不成熟,体育产业的发展是人民体育消费的外部环境,对人民的体育消费水平及消费意识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
1.1国家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11年3月14日表决通过了“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决议,确立了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线图,中原经济区被正式写入。2011年国庆前夕,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中原经济区拥有了纲领性文件。在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上,国家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支持。这对中原经济区,更是对河南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1.2河南省政府的政策扶持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2009年11月颁布《河南省体育发展条例》。《条例》在第五章第三十五条中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体育市场的引导、服务和管理,做好体育产业的发展规划,制定相应措施,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次年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又下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意见》。《条例》和《意见》为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作了纲领性的规定,指明了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和指导性意见。
1. 3河南省有着巨大的体育消费潜力
据不完全统计,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全省建立健全各级基层体育组织2283个,13个省辖市、101个县区、900个乡镇(街道)成立了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小组。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38188名,超过历年人数总和,总注册数达到71170名。省级和国家转移支付全民健身设施投入资金9000余万元,引导市县配套资金逾1.4亿元。新建行政村体育健身工程5082个、乡镇体育健身工程302个、全民健身路径505条,增建8个国家级和省级“雪炭工程”,并被列入2015年河南省十项重点民生工程。
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体育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体育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体育意识也会不断增强,伴随人民体育意识不断增强的还有人民的体育消费意识也会不断提高。
1. 4河南劳动力及物质资源丰富,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人力物力支持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劳动力丰富而廉价,所以在吸引外资方面有巨大的吸引力。随着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大批外资企业落户河南,大大促进了河南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也被纳入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之中,以此为契机,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招商引资,吸引有特色的,具有竞争力的体育品牌入驻该省,对该省体育产业的发展与提高是极大的推动。
2. 1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思想认识不足,民众体育消费意识薄弱
体育产业是新兴产业,也是朝阳产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对于河南省来说,对体育产业的思想认识还没有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业的发展仍占据主导地位,工业的发展亦比较成熟,但仍落后于东部省份,服务业的发展也是举步维艰。所以,在河南省的这种经济形势下,要想给予体育产业足够的发展空间,恐怕在近些年份难以实现。
2. 2体育产业市场发展不完善,缺乏积极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
河南省内的体育用品生产制造商大多处于小成本积累阶段,无论是在管理水平,还是在经营模式,还是在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工艺上,与省外其它同类体育企业相比相差甚远,与国外相比更是相去甚远。而且这些规模不大的体育用品生产商完全不遵循市场规律,盲目跟风,看时下流行哪些体育运动,便都一哄而上,造成同类体育产品大量积压。最后,这些企业为了生存下去,相互之间不得不打价格战,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体育市场上的恶性竞争。
2. 3体育经济开发领域有限,无法拓宽体育产业经营渠道
据调查,河南省的体育产业开发及经营渠道单一,过于弱化对体育无形产品及无形资产的开发。河南省许多有形体育资产和无形体育资产都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潜在的市场优势。但体育消费决定了体育市场,体育市场决定了体育经济,三者相互依存,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势必会对另外两个环节产生消极影响。在河南,首先体育消费水平较低,那么体育市场就不会繁荣,体育经济的发展亦会受到阻碍。
2. 4体育管理及体育经营人才培养落后
河南省体育人才的培养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有效的培养体系。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简单,人才类型单一,大部分为体育教学及体育锻炼等人才,缺乏对体育经济、体育管理等综合型方面人才的培养。学校体育人才的培养只是为学校培养体育教师,无法真正和体育市场对人才标准的要求相适应。
2. 5河南体育产品缺乏一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对郑州市体育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调查发现,无论是大型体育器械,还是一般体育用品,都见不到河南自主品牌。取而代之的都是国内国际的知名体育品牌,河南省内的体育用品生产制造商都是在进行挂牌或者贴牌生产,在其它品牌的授权之下,运用该省的廉价劳动力进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3. 1抓住国家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有利时机
大力促进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首先要从思想上对体育产业重视起来,加大对其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劳动力转移,为
3. 2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优化体育产业结构
在体育市场的自发调节功能无法正确发挥作用时,政府要作出合理的政策引导,将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发调节功能充分结合起来;另外还需下大功夫优化体育产业结构,转变体育产业经营思路,优化体育服务大众理念,尊重市场经济客观规律,不搞一刀切,不盲目跟风;加快体育产业由简单机械加工的第二产业向以服务社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转变,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民大众的体育需求为基础,真正走上体育产业服务大众的道路上来。
3. 3充分发掘体育资源,打造中原体育品牌
河南省得天独厚的地理及交通优势吸引了多项体育赛事,依托这些国际体育赛事,加大对河南省体育资源的宣传与推广,提升其在国内和国际影响力;利用河南积淀丰厚的千年文化资源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如焦作陈氏太极拳,登封少林寺,都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将体育产业的品牌塑造与这些国内乃至世界影响力都很大的文化传统结合起来,也是发展和振兴河南省体育产业的绝佳思路。
3. 4大力培养综合型体育人才
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综合型的体育人才。这种体育人才,不仅是要懂得体育运动的人才,更是需要既懂体育,又精通经济、管理、营销等各方面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体育产业的发展,根本出路在于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体育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关键又是人才素质的提高。因此,在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上,政府要加大力度。
3. 5积极努力争取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用赛事的影响力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虽然河南承办过一些国际或国内的体育赛事,但是,这些赛事的影响力远远不及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而且河南至今没有承办过国内大型综合型体育赛事。所以,未来几年内,申办大型体育赛事也是体育行政部门,包括政府在内工作的重点。大型体育赛事对社会经济、城市建设、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发展的作用巨大,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大型体育赛事对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巨大作用。
发展河南省体育产业,离不开国家对中部经济区建设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河南省自身的努力。体育行政部门需要大力推广社会体育;体育经济及体育产业开发领域还需继续拓宽;传统体育资源还需挖掘,打造中原核心体育品牌;继续坚持“科技兴业”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来发展体育产业;继续坚持“人才强业”战略,加大对体育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继续将该省现有体育赛事办好,办出特色,并在此基础上申办大型综合型体育赛事,真正发挥体育赛事在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上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卫华.河南省体育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对策研究[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1(4):15-18.
[2]吴隆基.河南省体育经济发展之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25):108.
[3]管勇生.河南省体育产业的现状评估与开发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2):29-31.
[4]杨呈杰.河南省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开发策略研究[J].体育科技:广西,2012,33(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