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启霞
(包头师范学院 内蒙古包头 014030)
健康体适能课程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中的构建
——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
毛启霞
(包头师范学院 内蒙古包头 014030)
健康体适能是一种有效的健康促进模式,它符合高校“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该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健康体适能课程在包头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中的构建,研究显示:健康体适能课程的开展不仅可以丰富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实现体育课程目标;而且可以满足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水平,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
健康体适能 课程 高校 公共体育 改革
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指导下,21世纪高校体育课程构建了新理念、新内涵,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定了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并把掌握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列入了教学内容。然而,全国第七次大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呈现逐年缓慢下降的趋势,但是下降幅度明显减小。随着大学生的健康状况逐年下降,国家和学校很重视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水平。健康体适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整个民族体质健康的发展,因此,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水平显得刻不容缓。
世界卫生组织将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定义为:个体在应付日常工作之余,身体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精力去享受休闲以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体适能可以分为运动体适能(sport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和健康体适能(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其中,运动体适能是运动员在竞技比赛中为夺取优异的运动成绩所追求的体适能,主要包括:反应、速度、爆发力、协调性和灵敏性等素质;健康体适能是人们为了预防疾病、提高身体健康指数,追求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所需要的体适能,它涵盖了学校体育所追求健康的目标,它涉及个体的心血管适能、体脂成分、肌肉力量和耐力及柔韧性等素质。健康体适能是从体育学角度评价健康的一个综合指标,它不仅反映了人体的健康水平,而且对于预防运动不足和防止疾病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心血管适能与现在的心脏病、高血压有必然的联系;当前学生中存在的肥胖症、营养不良与体脂成分等都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健康状况采取有效的锻炼方法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内容,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学校健康体适能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突出了一个“适”字,强调适量、适度,主要的教学内容是传授健康体适能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提高学生参与体育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态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课程,有助于他们适应社会的发展,并推动大众体育的普及。
高校公共体育在响应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号召,积极改革滞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体育观念、思想、内容、评价方法等,并有效建立发展的、适应时代步伐的学校体育体系。因此,高校公共体育课建立了新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要传授健康的生活方式、态度和行为,从而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那么,健康体适能课程不仅仅培养良好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心理健康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提倡一种健康理念,灌输终身体育意识。
健康体适能课程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健康和体育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健康体适能与体质在概念及范畴上容易混淆,健康体适能测试的范围包括身体健康水平(心血管适能、身体成分等),身体运动能力(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等)和机体应变能力(肌肉适能和柔韧适能等)方面;体质测试指标有: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方面。体质的测试更多的倾向于身体方面,而缺乏对大学生的机体应变能力的测试,因此对于大学生的健康监测,“健康体适能”较“体质”更全面,范围更广,针对性更强。因此,在高校开展健康体适能课程能有效的监测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水平,促进其选择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来增强自己体适能水平,以保持最佳的健康状态,同时,为体育工作者制定准确、合理、有效的方案和策略提供参考。
从包头师范学院2012、2013、2014年3次大学生体质检测结果看出,我校大学生身体形态生长发育水平良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体质状况呈下降的趋势,学生的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下降的尤为明显。更有甚者,部分女同学不能完成800m的测试,部分男同学引体向上竟然一个也完成不了。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堪忧啊!导致部分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可能有不良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的缺失和学习压力的共同影响,因此,我们更应该注重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意识和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
通过调查以及与多位专家的座谈,作者认为健康体适能课在包头师范学院公共体育必修课中开设是可行的,开设时间以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为最佳,共计32学时,每周一次课。这样不仅有助于大学生一入学就可以了解健身的知识、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而且能掌握健康体适能课程及理念,提高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养成健身的意识,为其它学期的选项课打好基础。
健康体适能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其中理论部分主要包括:(1)健康与健康体适能新理念。(2)身体成分的测量、评价。(3)心肺机能的测量、评价。(4)肌肉力量与肌肉耐力的测量、评价及改善。(5)柔韧性的测量、评价及改善。(6)运动处方的制订与应用。(7)运动营养应用。(8)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康复等。健康体适能的理论部分涉及多学科的知识,教学中可以融合到实践部分中学习及应用。
健康体适能课程实践部分可以选用健步走(学校周边很多公园是健步走的最佳场所)、跑步、跳绳、瑜伽、健身器械、健美操、体育游戏、游泳、滑冰(北方的学校均可以开展)以及各种球类项目如篮球、排球和小场地足球等等项目。心肺机能适能可以通过长时间的耐力运动加以改善,如健步走、游泳、跳绳;柔韧度适能水平的提高通过对关节与肌肉进行牵拉,其中以静态式牵伸较理想,如瑜伽;身体成分关注人体内的脂肪含量以便保持适合健康的体重;肌力适能是人体每个肌群都能得到适度和均衡的发展,轻松地完成日常工作与生活需要的能力;肌耐力最佳途径是阻力训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安排相应的实践活动。
健康体适能课程在实践操作中,应强调理论知识的渗透,使学生掌握健康体适能的基本原理和健身健心原则;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掌握制定运动处方技巧,在课上和课余时间按自己的运动处方进行锻炼;还有,教师可给学生提供发展同一种能力的多种项目、方法和手段,丰富学生锻炼的方式。这样有助于实现体育知识、技能传授的教学过程与锻炼、养护的健身过程以及体育意识、习惯、能力的培养过程和谐统一。
健康体适能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灵活多样,注重实效性、健康性。考虑包头师范学院地处祖国的北方,有其特有的气候和区域差异,而且师范学校女生偏多的特点,健康体适能课程应该以丰富的练习内容配以灵活的练习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参加健身锻炼的意识,通过体育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课程内容,使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参与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包头师范学院开设健康体适能课程是可行的,不仅可以丰富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实现体育课程目标;而且可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有利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有利于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
[1]任红桦,李勇.阳光体育背景下“健康体适能”教学之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33):86-87.
[2]张晓程.健康体适能教学模式对高职高专学生效应的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2(11):117-120.
[3]怀亮,周辉,孟慧.健康体适能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实验研究——以泰山医学院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5):97-98.
G807
A
2095-2813(2015)08(c)-007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4.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