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茹冰(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毕节 551700)
浅析青少年在体育运动中的运动伤害①
闫茹冰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毕节551700)
摘 要:青少年正值精力旺盛、活动量最大的时期,往往因为运动过于投入或者一时的疏忽而造成运动伤害。该文首先对一般运动伤害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青少年运动的特点分析了常见的青少年运动伤害:撞挫伤、扭伤、拉伤、脱位(臼)、骨折、肌肉痉挛等。针对上述运动伤害,该文认为PRICE处理原则是急性运动伤害的标准处理程序。在PRICE处理原则的指导下,该文介绍了青少年几种常见运动伤害的发病原因、症状、紧急处理方法以及如何恢复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该文从五个方面给出了预防青少年运动伤害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伤害运动伤害的处理和预防
运动使身体健康,并增强抵抗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青少年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和运动技能的培养,参加体育运动的青少年的数量不断增加。但随着运动人数的增加,运动伤害事件时有发生。正值发育期的青少年,身体发育不够健全、心智尚未成熟,判断能力不足,所受伤害状况和成人不同,对预防和治疗更要注意。
1.1运动伤害的定义
一般来说,运动伤害是指和运动有关的所有伤害。具体来说,运动伤害是指由于某一次运动或者某种运动技巧引起的伤害。运动伤害一般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仅在运动后产生疼痛,对疼痛部位的运动机能并无影响;第二期,运动中与运动后疼痛,对运动产生轻微影响;第三期,疼痛期长,形成运动障碍,甚至逐渐加重。
由上面的分类可知,当处于第一、二期的运动伤害时,由于伤害本身不影响运动活动,所以这样的小伤痛往往不被重视和处理,拖延加上继续活动,小伤害不断累积,从而形成更严重的伤害并转化为痼疾。
1.2运动伤害的分类
运动伤害按照病史或症状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1)急性运动伤害,即运动外伤,是指由瞬间的爆发力或者外来的冲击力所造成的身体组织的破坏。急性运动伤害往往需要正确的诊断和迅速的处理。常见的运动外伤有擦伤、扭伤、挫伤、撞伤等。(2)慢性运动伤害,即过度使用症候群,是指长期的多次微小的伤害,可能微感或无感,因而疏忽未去注意。受伤者往往无法指出伤害是何时何地发生,直到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或影响运动后才发现。因而在受到急性运动伤害之后,受伤部位也有可能转化成慢性运动伤害。
据该文调查,有一半以上的青少年在过去一年中曾经受到过运动伤害,在这些运动伤害中有七层发生在学校或者校内体育场。青少年运动最常受伤的部位是脚踝、膝盖和上肢,腿部受伤也很常见。青少年常见的运动伤害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撞挫伤:外力撞击肌肉或骨头所带来的伤害。最常发生在近距离肢体接触的运动中,在撞挫伤中,肌纤维断裂,毛细血管破裂,使受伤部位产生红肿出血现象。若处理不当,会产生受伤部位组织纤维钙化,最终导致慢性疼痛。
(2)扭伤:肌肉因突然强大的收缩作用,或者不正常的肌肉协调活动,造成肌肉纤维断裂的情形。轻微肌肉拉伤,因小部分肌肉纤维断裂,外部无明显症状,唯有在受伤部位上按压或者用力时,才会感觉疼痛。严重的肌肉拉伤,可能因肌纤维完全断裂,肌肉与肌腱交合处脱离断裂的肌肉两端因出血肿胀,而断裂处产生凹陷。
(3)拉伤:如果过度伸展或者撕裂肌肉,肌肉会发生痉挛,外部会肿胀或者凹陷,严重的可能导致功能丧失。
(4)脱位(臼):关节处骨骼移位,常发生在肩、肘、手指、下颚、膝关节等处。
(5)骨折:伤员可听到骨格断裂的声音,会有触痛,不能弯曲,外观畸形如变短或扭曲,皮肤变色等,严重会导致出血、休克。
(6)肌肉痉挛:也成为抽筋,当肌肉不受控制的强制收缩时就会出现这种现象。肌肉痉挛通常发生在长时间的运动或者游泳后,如果处理不及时,肌肉会造成损伤。
3.1一般处理原则
针对青少年在体育运动中的运动伤害,教师家长和监护人必须尽早给予正确的处理和治疗。急性运动伤害是常见的青少年运动伤害,在发生急性运动伤害的情况下,国际上通行的处理方法是PRICE处理原则。PRICE处理原则在急性运动伤害发生后应该立刻执行,并在48小时内都有效。PRICE处理原则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保护(PROTECTION)、休息(REST)、冰敷(ICING)、压迫(COMPESSION)和抬高(ELEVATION)。
保护是指正确的搬运、固定受伤的患肢,以伤者最舒服的姿势,保护受伤部位的稳定,并给予支持。保护环节可以防止进一步的伤害。
休息是指立刻停止受伤部位的活动,让患肢休息,少走动或站立,以避免因继续出血肿胀而加重伤害。
冰敷。刚受伤时不要采用热敷,要冰敷。冰敷能改善胶原纤维的功能,促使血管收缩,降低肿胀发生的概率和程度,使肌肉松弛,又能起到麻醉、止痛和消炎的作用。每次冰敷以15 min为宜,不要超过30 min。冰敷时不要让冰袋直接接触皮肤,可以用毛巾隔开。
压迫是指针对受伤部位用绷带包裹,然后轻轻按压,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红肿和出血。按压的力度应该适中,太紧会阻碍血液流动,太松效果不好。
抬高是指把受伤的患肢抬高,尽可能在伤后24小时内抬高伤部以减轻肿胀。抬高可以减少继续出血。根据受伤部位的不同,抬高要高于心脏或者盆骨。
3.2几种常见运动伤害的处理
3.2.1脚踝与手腕的扭伤
(1)发生原因及症状:运动时如果身体失去重心,落地时有可能踩到别人的脚或者被绊倒,这时就容易出现扭伤。至于手腕扭伤通常为手腕用力角度不对或是使用过度所形成。扭伤后,受伤部位通常会有发热感,并伴有疼痛和红肿,甚至出现水肿。
(2)立即处理方法:检查扭伤程度,并让伤员做移动受伤部位等功能性动作,如果伤员移动困难,就必须停止运动,并到医院或诊所治疗;如果活动没问题,即可以贴扎固定。
(3)如何恢复与预防:扭伤后,可以根据受伤的程度,采用冰敷
加轻微伸展的方法镇痛。严重时,可以使用拐杖等辅助工具支撑。扭伤的急性期一般是12 h~72 h,急性期过后,扭伤处的红肿热痛就会消退,这时就可以用冷热交替法或者热敷方式增加患处血液循环,帮助复原。欲预防再次受伤,可在运动时戴上护踝、护腕,且在运动前做好关节的伸展。
3.2.2膝盖与肘关节的擦伤
(1)发生原因及症状:皮肤和沙石或者地面直接接触发生摩擦,皮肤的浅层破裂,伤口不深,出血不多。
(2)擦伤的处理方法:擦伤后,可以用干净吸水的布在伤口部位直接施压。施压的目的是止血,一两分钟内就可以阻止血液的渗出。清洁伤口可以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再用弹性绷带绑住伤口,但勿阻碍血液循环。并于受伤24小时内注射破伤风预防针。若是严重擦伤,务必到医院进行包扎,以确认伤口没有受到感染。
(3)如何恢复与预防:通常伤口在修复后会产生疤痕,若开始有痒的感觉,代表新的组织在生长,最好不要碰生理盐水之外的水,避免感染,结疤后也可以停止包扎。若在乎伤口的外观,可使用除疤软膏。欲预防此类伤害可戴上护肘、护膝。
3.2.3腿部拉伤
(1)发生原因及症状:通常为拉伤部位过于疲劳或施力不当所造成。拉伤后,受伤部位一般会有刺痛的感觉,有时候会伴有酸麻感。被拉伤的肌肉轻触就会疼痛,肿胀和痉挛也有可能出现。拉伤时,肌肉内的毛细血管会断裂,可能出现从轻度的点状出血到整片的肌肉出血和淤青等现象。
(2)立即处理方法:一开始先依照PRICE的急救步骤进行治疗,在冰敷2天~3天后,可开始用热毛巾或热水热敷,治疗后需要用弹性绷带继续包扎。
(3)如何恢复与预防:拉伤后的康复要注意对肌力的阻力性训练,这样可以帮助肌肉力量的逐渐恢复。而要预防此类伤害,最重要的是运动前充分伸展肌肉,并对以往错误的运动方式做修正,防止伤害再发生。
3.2.4膝盖的撞伤
(1)发生原因及症状:大部分膝盖撞伤发生的原因都是人在高速运动中,跌倒膝盖用力碰地或是与人相撞。明显的病状有淤青、红肿热痛以致失去功能、局部肌肉僵硬、轻压受伤部位会疼痛等,更严重的可能会使膝关节的骨头碎裂或骨折。
(2)立即处理方法:发生撞伤后,要尽快检查是否出现骨折和脱臼,如果没有这两种情况,可以用冷冻喷剂或者冰袋暂时止痛。可以用手振动僵硬的肌肉,放松并轻微伸展,必要时以贴扎保护。
(3)如何恢复与预防:如果过了一些时间仍会疼痛,便可能是膝盖韧带内残存淤血或是筋膜发炎,这时仅贴膏药是没有用的。要寻求物理治疗师或运动伤害防护员的协助。预防方面,可携带护膝保护,减轻冲撞的力道。
预防是最好的保护。青少年在体育运动中做好预防可以大大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针对上面青少年常见的运动伤害,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安全的运动环境。如果是室外运动,运动前要注意天气是否良好,要关注天气的变化。如果是室内运动,运动前要了解运动场所的布置和规则,小心检查所使用的设备,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2)了解运动规则、正确使用运动器械与护具。在运动前都应确切的了解且确实遵守该运动的规则、运动器材的特性与使用方式,并使用适当的护具,避免运动意外的发生。
(3)正确的运动姿势与动作。姿势不正确或运动过度都会造成肌肉拉伤,要专心听教练与教师的指导,以正确姿势与方法进行运动和锻炼,降低发生运动伤害的可能性。
(4)热身伸展和整理运动相接合。大部分青少年都不重视热身伸展和整理运动。热身运动可以增加血液流量和心肺的摄氧量,促使神经传导加快和反应,这样可以降低关节的僵硬,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对于青少年来说,一般可以采用慢跑作为热身,持续时间以10 min~20 min为宜。伸展运动可以让关节缓慢到达活动的极限,促进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延展性,降低受伤的可能,提高肌肉活动的效力。要注意的是运动前要伸展,运动后也要伸展。现今的伸展运动大都是静态伸展,以较温和、缓慢的方式进行,让肌肉、关节伸展到有点紧的感觉,但不能到疼痛的程度,绷紧后持续约20 s~30 s,伸展效果就会十分明显。整理运动被大多数青少年所忽视,整理运动的目的是调理身体状况,也可以提早减轻运动后的疲劳,减低肌肉疼痛和保持肌肉弹性。同样的,整理运动也可以慢跑为主,唯一要注意与热身不同的是,运动的越激烈,整理运动便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做。
(5)避免长时间的运动,运动后要注意休息补充营养。青少年活力强,在运动中往往忽视休息,运动时间过长会造成肌肉骨骼和韧带的过度疲劳,最终可能导致过度使用症候群,所以不仅运动过程中适当的休息非常重要,也不适宜进行过度密集的长时间训练。青少年在剧烈运动后,应摄取足够的水分和营养,及时补充蛋白质和其他营养元素,在日常的饮食中,注意不挑食,不偏食。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由于自身的特点,相比成人,更易受到运动伤害的困扰。如果伤害已经发生,不要漠视或者惊慌失措,应该进行适当的紧急处置,把伤害减轻到最低,避免留下后遗症。家长和学校应该从青少年运动的特点入手,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青少年体育运动进行积极的指导和引导,避免运动伤害的发生,让广大青少年乐于运动,安全运动,为社会培养更多身体素质过硬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凯.浅析青少年运动性骨折的潜在原因[J].田径,2008(2):5 4 -5 5.
[2]刘桂香.青少年运动训练跟腱损伤之防治[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1):36-38.
[3]邓泳.浅谈大学体育课前的科学热身[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6):9-11.
[4]肖蓓.青少年学生运动伤害的预防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7):108-109.
作者简介:①闫茹冰(1980,5—),女,汉,河南项城人,硕士研究生,助教,医学护理系团支部书记,研究方向:体育学。
中图分类号:G4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6(c)-0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