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奎龙
(宝鸡文理学院体育系 陕西宝鸡 721013)
目前,网络媒体、陕西省体育博物馆、陕西省体育局网站均没有发现独立的、专门的关于陕西省民间传统体育的数据库,通过陕西省体育局网站只找到14项民间体育项目的介绍:腰鼓、踩高跷、跳橡皮筋、跳竹竿、抽陀螺、拔河、舞狮、丢沙包、舞龙、滚铁环、踢毽子、跳绳、抖空竹、斗鸡等项目。可见,陕西省民间传统体育资源库建设处于不系统、不完善的状态,因此,本研究探讨陕西省民间传统体育资源库建设思路,为发展民间传统体育提供智力支持。
民间传统体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其内蕴的精神特质,是民族精神得以传承的途径。信息化技术为民间传统体育的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方法,通过资源库的建设,特别是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可以加快民间传统体育传播,达到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真实的、永久保存的目的。保护和利用好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陕西省民间传统体育资源库是对民间传统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梳理、挖掘与保护。了解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挖掘民间传统体育的健身、娱乐、教育、环保价值有助于传承与保护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
信息的快捷,有利于民众通过数字化平台了解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了解体育项目的特点,通过项目的视频进行体育锻炼,增加体育锻炼的参与性,弥补了缺乏建设教练以及社会指导员不足的状态。
借鉴屈植斌[1]、杨霞[2]等专家的经验,陕西省民间传统体育资源库主要包括体育实物资源库、人才资源库、民间体育数据库。体育实物资源库主要有:民间体育场馆、场地设施,如民间体育博物馆,还有各类体育实物包括体育书籍、体育视频、器材、民间体育雕刻、文物、项目研究文献,项目史料辑要、项目音像资料、项目口述材料、项目的资料图库、图书论著等。人才资源库包括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人、科研人员数据库,包括人员基本情况、传承方式、科研成果等;民间体育数据库,通过建设民间传统体育数字化平台,将上述材料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数据上传,建立民间传统体育网站,将民间体育项目项目介绍、保护计划、濒危状况、主要价值、传承情况、基本特征、主要特点、历史渊源、所处地域的地理及自然环境等软材料上传网站并定期对网站进行维护与数据更新。
借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库方法,通过成立资源库建设团队,对陕西省民间传统体育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制定调查的基本步骤、思路、原则,按照体育实物资源库、人才资源库、民间体育数据库以及民间体育项目项目介绍、保护计划、濒危状况、主要价值、传承情况、基本特征、主要特点、人文地理特征等分类收集与相关材料,采用层次分类和数字编码形式,在充分考虑到计算检索和数字化管理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编制民间传统体育的分类及代码。
按照博物馆学和《中国图书馆分84类法》,进行反复研究及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制定出了一套民间传统体育资料数据库著录的可行方法和管理规定。本研究借鉴宋彩珍[3]的分类方法,结合陕西省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把项目分为:走跑跳投爬类、球类、武舞类、水冰雪及空中类、角力类、骑射类、棋牌类、杂戏类、博弈类、其他类共10类。[4]
通过详细的论证工作,确立资源库建设基本步骤。首先,建立民间传统体育资源库的保存场馆,设置不同的展厅,编制不同的主题,如可以根据实物的种类、年代、项目的发展历程、功能等进行分类,然后进行文档的整理工作、实物的分类工作、建立数据库等工作。
第一,选取一些具有特色的民间体育项目,选拔与确立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人。另一方面,通过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进学校体育课堂,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班以及各种形式的宣传动员更多的群体参与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第三,建立民间传统体育传承人资格证书制度。制定标准,通过考核,建立传承体系。科研人才方面,通过成立科研研究所,培养与锻炼一批科研人员;建立科研课题资料库,引导民间传统体育发展的方向;另外,与高校体育院校合作培养研究生,培育科研群体;通过成立民间传统体育协会,开展民间传统体育方面交流、科研与培训活动,成立科研人员资源库。
3.5.1 建设理念
伴随着Web2.0的诞生,互联网进入了一个更加开放、交互性更强、由用户决定内容并参与共同建设的可读写网络阶段。民间传统体育数字化平台建设过程中应充分体现Web2.0的特征,界面设计上应注重简约化,功能设计上注重开放、共享、用户可参与互动交流,实时更新,按用户需求提供服务的理念。
3.5.2 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数字化预处理
将体育实物资源库、人才资源库等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数字化平台建设的数据信息来源。数据信息数字化处理过程中,力求多种信息形式的表达,丰富数据信息的类型,实现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呈现。如对于实物资源库中的场馆、场地、器械等资源可采用3D仿真建造三维立体场景或模型,也可采用视频、图片、图形及文字等形式互为补充,人才资源库则可根据需要将原始资源转为数字化图片及文字内容。丰富的数据资源是数字化平台建设的基础,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不仅需要多样而丰富的信息内容,同时应注意数字信息内容的关联性、层次性和条理性,数字化信息处理过程中应按类存放,便于查找使用。
3.5.3 数字化平台的功能定位
作为民间传统体育数字化资源平台,该数字化平台应具备一下基本功能模块:第一,检索功能,可提供菜单式检索功能和用户按需检索功能,允许用户输入关键词,选择数据类型进行检索。第二,信息展示,根据陕西省民间传统资源具有类型多样、内涵丰富的特点,充分利用音频、视频、3D成像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达到图文影音并茂、多媒体的全方位展示效果。[5]第三,用户互动功能,设置不同权限的用户数据库,允许上传、下载或推荐资源,挂接论坛以供按不同主题进行交流。鼓励广大用户自主参与资源的收集与发布,增强用户体验;通过建立用户共同参与的学习小组、学术社区等社会化网络,加强用户之间、用户与建设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并实现相关问题的交流和知识共享。[5]
3.5.4 资源的整合与集成
陕西省民间传统体育资源库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将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民间体育项目的各方面数据进行集成和共享提供一个整合平台,既包括民间体育项目的实体数据也包括各项目的人文数据以及由此形成的价值文化等信息资源。数字化资源平台的可用性与该平台资源的整合方式紧密联系,有效的信息资源整合使得信息资源更具系统性、组织条理性、信息表现多样性及易获取性等特点,可增强资源平台的易用性。考虑到民间传统体育数字化平台数据库中包含大量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为了尽量简化客户端电脑负载,采用B/S结构构建网站资源平台。可使用清华同方TPI数字图书馆平台,也可使用Dreamweaver编写代码结合数据库管理软件(VB、VC、SQL SERVER等)构建数字化平台。整个平台系统可通过Dreamweaver网页制作工具进行集成,将网页功能分为前台功能和后台功能,前台功能主要包括:项目介绍、项目演示、资源展现、资源下载、互动交流、资源提供等,后台功能主要包括:用户管理、资源库系统维护(包括系统功能模块的增删等)、资源管理(包括资源审核、上传、删除过时或不良信息等)[7]。
民间体育资源库建设对于宣传、发展与传承民间体育意义重大,但体育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复杂与宏伟的工程,涉及到民间体育人才、民间体育实物、民间体育文献等方面,资源库建设的重点在于数字化的处理与数字化平台的建立,因此数字化平台建设思路与理念、网站内容与形式又是重中之重,最终目标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资源开放、共享、互动交流,实时更新,按用户需求提供服务的理念。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采用移动设备访问网络的用户越来越多甚至有超过PC终端用户的可能,因此陕西省民间体育资源库的功能应不仅能够满足PC机访问的需求,还应能够实现移动终端访问的可能,满足随时随地读取的需要,功能应用上满足当下信息阅读形式的需求。云技术则在资源容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为资源的上传、共享提供便利的技术平台。随着技术和理论的不断更新,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应在利用新技术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注重理论应用来完善内容的组织、后期维护和管理重视资源的开放性和动态更新。
[1]杨霞.云南省15个特有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库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1):96-98.
[2]屈植斌.黔南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库建设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3,32(2):14-17.
[3]宋立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数据库的建设和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6):83-86.
[4]宋彩珍,万义,白晋湘.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10):117-120.
[5]于奎龙.陕西省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分类与文化特征[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9):134-135.
[6]龚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路径探微[J].贵图学刊,2012(4):1-3.
[7]车鹏云,贺庆,霍蕾.针对地方特色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J].神州民俗,2011(176):16-21.
[8]张伟东,尹建璋.开放式教学资源库网站架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5):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