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瑛
新课改要求初中地理教师从教学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这一形势下,实施生活化教学就成为初中地理教学发展的关键。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进行探究,以推进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全面发展。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是当今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了地理教学的实用价值。这就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的构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此,教师要将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发展作为根本前提,将教学内容实用性的全面提高作为核心要素,推动初中地理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强调教学内容生活化,提高初中地理教学实用性
1.遵循实用性原则,有机结合初中地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
初中地理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和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以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形成全新的问题解决思路。因此,教师要将生活化教学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以生活实际构建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此,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提高地理教学的实用性,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这样就能对初中地理学科体系的有效构建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为生活化教学思想的全面落实提供帮助。
2.树立“生活即教育”理念,优化初中地理教学内容。
“生活即教育”理念强调一切教育都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根据这一理念,地理教师在教学时要对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进行全面分析,以使教学体现生活元素,从而对学生产生有效的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实用性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构建,以体现地理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内在联系。另外,教师还要从侧面引导学生有效认知地理教学内容,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趣味性。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思想,从而对“生活即教育”理念给予充分的诠释。
二、注重教学模式多样化,满足教学模式生活化发展要求
1.以探究式教学为基础,在教学模式中渗透生活元素。
作为初中地理教学的基本模式,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充分渗透生活元素,将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探究性问题,促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就能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调动参与初中地理教学的积极性,牢固掌握学习到的地理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培养探究性思维。
2.以合作教学为补充,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实用性渗透。
合作式教学的核心在于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与交流,以及学生与教师形成的紧密而有效的合作关系。因此,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沟通,增强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与互动。对此,初中地理教师要贯彻生活化教学思想,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地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另外,教师要对学生的不同观点进行全面了解,以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实用性,这是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实用性渗透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以提高地理教学的实用性为基础,满足生活化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而促进地理教学全面发展。
3.以互动式教学为关键,为教学过程生活化发展营造氛围。
作为提高学生参与地理教学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互动式教学是构建地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要从互动式教学的根本特点出发,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过程,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为生活化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对此,教师可将生活元素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营造和谐的地理教学氛围,通过问答等互动形式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讲授,为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坚实的基础,从而全面落实生活化教学思想。
总之,教师要以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为出发点,以生活实际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顺应当今初中地理教学发展的总体趋势及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