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开拓思维

2015-12-03 07:30戴丽丽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高三创设教学法

戴丽丽

暗示教学法从学生的心理层面出发,强调暗示在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和潜能方面的独特作用,这对教师贯彻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本文从高三政治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借用暗示教学法的一些思想,开发学生的潜能,以提高高三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新一轮的高中政治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这一形势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仍然存在消极的学习心理,满足于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不去主动学习。这主要是因为教师习惯于向学生灌输知识,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进行学习。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从暗示教学法中获得了一些启发。

一、运用暗示教学法的要点

暗示是人或环境在有意或无意的情况下,以间接的方式发出某种信息,从而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暗示教学法就是教师对教学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是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创立的,目前已在国际上形成了一大教学流派。乔治·洛扎诺夫认为,传统教学以灌输知识为主,造成了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导致学生厌恶学习。根据暗示教学法的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注意以下方面。

1.创设和谐、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学生来说,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是难免的。因此,教师要利用音乐、讨论等多种方式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疲劳、紧张、恐惧等感觉和情绪,以发挥心理暗示的最大作用。正如乔治·洛扎诺夫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这种状态出现于心跳、呼吸频率和脑波流畅的同步之时,此时身体是放松的,而头脑的注意力却是非常集中的,并随时准备接受新的信息。

2.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将自己的思维模式教给学生,忽视学生自主意识的开发。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展自我、开发自我,激发学习的动机,增强记忆力、想象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充满乐趣、没有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的良好状态下学习知识。

二、运用暗示教学法的措施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暗示教学法,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有效性。

1.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过程,还是师生交流情感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没有学生心灵的唤醒和精神的参与,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作为教师,我们应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这是暗示教学法注重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体现。

2.创设情境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高三政治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紧密联系社会时事热点,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重大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运用暗示教学法的过程中要贴近学生生活,在情境中对时事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敏捷的思维力和良好的综合分析能力。

3.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高三政治教学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对于这种抽象性的理论教学,如果教师不注重方法的引导,就会使学生陷入思维僵化的误区。因此,要想提高高三政治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面对新形势,高中政治教师要全面贯彻新课改精神,学习全新的教育方式。因此,在高三政治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暗示教学法创设教学环境和情境,促使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

猜你喜欢
高三创设教学法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我把高三写成诗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