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培养计划存在的不足的研究

2015-12-03 14:20王志华曹舒晴
关键词:培养目标方向设置

王志华 曹舒晴

摘 要:随着社会健身产业的不断兴起,以及市场发展的需求不断上升,高校对社会体育专业的设置也逐渐成熟,培养目标也逐渐与市场需求相结合。虽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相似,但是全国不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水平各有不同,因此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实践等方面发现社会体育专业培养计划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偏差,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使立足于市场需求的社体专业培养计划还需要继续改革,不断深化,以促进社会体育专业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培养计划

1 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培养目标确定培养人才的专业方向和要求,以及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方向”,[1]由于每个学校都有自身发展的优势,因此,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上,都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对象,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培养目标。受市场需求和不同学校的办学特色的影响,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1.1 培养目标“照抄照搬” 专业培养计划在高校各专业的发展中具有指导作用,它的核心是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确定决定了人才发展的方向。因此,在对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务必要根据本校的实际特点来制定。但是,由于社会体育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不少院校的该专业也才刚刚开展起来,因此,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往往容易忽略了自身的发展优势以及市场需求,只是对培养计划的“照抄照搬”。

1.2 培养目标过大、过广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专业介绍》中,指出该专业“主要学习社会体育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训练,掌握群众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各高校在教育部所指出的专业介绍的基础上,从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特色出发,制定培养目标。除此之外,存在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扩大、扩广,因为大多数高校将“厚基础、宽口径”作为共同追求的培养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素质,拓宽就业渠道。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上,容易出现将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细化处理,模糊专业方向之间的关系,使得同一个专业却有多个有关联或者相似的发展方向,“方向过多不利于专业核心目标的形成,无所不包会导致专业‘空心化”。[2]

2 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2.1 与体育教育专业存在相似 社会体育专业起步较迟,关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的制定的经验还十分缺乏,因此需要通过对相近专业的教材的选择,逐渐形成自身的优势。而体育教育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长,也不断地为中小学输送专业的体育教师,其课程设置是值得社会体育专业借鉴和思考的。梁旭鹏指出现如今的社会体育专业在对课程进行设置时,“拼盘式的课程体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宽泛、‘厚基础、宽口径理念的导向下,对体育教育专业、体育经营管理专业、体育社会学专业等课程进行‘杂烩式的简单组合,形成‘面面俱到、面面都不到的‘四不像课程设置。”[3]使得好多课程看似脱离了体育教育专业,实际又还在体育教育专业的范围内。因此缺乏对专业的认识,则课程设置无法凸显社会体育专业的特色,该专业也就得不到长远的发展。除此之外,还有教学资源的限制也对开设的课程产生阻碍,如无法开设专业方向特色的项目和传统的运动项目或者户外健身项目等。

2.2 专业实践课程条件不完善 从总体看,实践环节在社会体育专业培养中,还未受到完全重视,“社会体育专业没有规范的实习内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实习缺乏目的性,目标模糊等等。这些严重影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土壤,就很难生根、开花、结果,学校也就缺乏社会对这个专业的人才标准、规格、培养目标的有效信息反馈,使学校对这个专业的办学缺乏针对性。”[4]因此,就目前针对高校实践环节的实践基地、实践实践、实践指导教师等各个方面都会限制了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

3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也不断的发生更替,就业的市场所需要的人才呈现多层次。蒋钢强认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包括“指导能力、组织能力、服务能力、营销能力”。[5]夏贵霞认为基于社会需求,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研究型人才、复合型人才”[6],社会体育课程设置围绕“体育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三大主干课程,但是这三者之间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选修课、必修课、公共课,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7]如倾向于社会体育管理方向的,偏向由专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使得社体专业的学生失去了自身的优势。此外,由于专业课程的限制,导致的就业压力,不少学生转型,偏向于教师、政府部门的工作,长此以往,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4 对策

4.1 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必须建立在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教学特点以及社会需求的基础上,[8]从中不断发掘出具有本校特色的专业方向课程。对于课程设置,专业结构要合理,突出专业发展的重点。

4.2 突出社会体育专业特色,重点规划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专业发展的重点要突出,[9]重视对休闲、健身方向知识的学习。根据培养目标,在三大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在选修与必修课程、专业方向和公共课程的内容安排之间充分做好调整,课程安排上对相似或者相关的课程精简,增设通识课程的学习。

4.3 完善实践条件,指导就业方向 在实习的安排、实习基地的选择上,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就业意向,积累学生的经验。目的习惯明确的实习经历才是使学生能力提高的关键。对于学生的就业,建议院校组织专门的培训以及指导,正确引导学生进入适合的就业单位。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

[2]石岩,舒宗礼.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体育学刊,2008,7:38-41.

[3]梁旭鹏.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4.

[4]尹国昌,戴国清.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5.

[5]蒋钢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9年7月底30卷第4期:103-106+14.

[6]夏贵霞,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04:95-98.

[7]李启迪,邵伟德.体育教学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8.

[8]李启迪,邵伟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育课程理念的意义与实施策略[J].体育科学,2014(3):15-23.

[9]邵伟德,施鑫,李启迪.蒋南翔体育教育观及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6):102-108.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项课题(基于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浙江师范大学校级青年教师教学改革项目(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方向设置
2022年组稿方向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