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特约记者 米杜
京城北郊,到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无数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四通八达的高架穿行而过,这里是北京发展最为迅猛的区域之一。在那些大厦的工地背后,在那些高架的四周角落,却坐落着几处并不显眼的废品收购集散地,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垃圾村”。
自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北京城区建设的加快,北京市的生活垃圾和废品也呈几何级数增加。这些垃圾和废品通常都运到城市周边的郊区分类处理和回收,东小口、后八家等“垃圾村”便在此基础上慢慢形成了。
进入“垃圾村”,满眼都是堆积如山的废品和在废品堆里劳作的人们。这些废品被三轮车、电动车、自行车汇集到此,然后分门别类,装上卡车,运往河北省的各个垃圾加工厂。最繁忙的时候,单东小口一处,就聚集了数万名废品收购人员。
随着北京市城区改造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北京郊区的许多“垃圾村”已经拆迁。在东小口,一名工人正在从拆迁的废墟中整理砖块。
后八家“垃圾村”里一名废纸收购商正坐在废纸堆里阅读书籍。
近些年,随着北京市城区改造和环境保护的需要,这些“垃圾村”开始日益萎缩。废品收购价格的下跌,也是导致“垃圾村”萎缩的重要原因。原来最为有名的东小口,现在仅存一条街,而以电子废品著名的后八家,更是只剩下零星的几家废品站。一些废品收购商开始纷纷迁往唐山等周边市县,有的则因为利润微薄,干脆转行不干。
不过从村口川流不息的车流来看,这些“垃圾村”的生意并没有太过冷清。这座千万人口的国际都市,每天也在生产着千万级别的垃圾。而这难以改变的事实,或许正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源。
在东小口“垃圾村”,一名收购员正在指挥卡车在堆积如山的废品堆里穿行。